.:.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转载]如何评价大象公会的《袁隆平神话》?
本頁主題: [转载]如何评价大象公会的《袁隆平神话》?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枣庄跳跳糖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374
威望:273 點
金錢:9290 USD
貢獻:586 點
註冊:2020-06-27

[转载]如何评价大象公会的《袁隆平神话》?

在某个帖子下面讲,要说黑某个人黑到点儿上,还得看大象公会这种。没想到刚刚发现有大佬转发了

那我就转一些对于这篇《袁隆平神话》的评论。

观点来自他人,尽量选择有论据、信源的东西,但也不能保证。

还请大佬们自行评判。观帖愉快。

其一:

鹿鼎记中韦小宝讲说谎要做到九真一假,这文章虽然达不到这样的级别,但是掺着真东西来扭曲事实,倒是学到了几分。

因为扭曲事实的地方太多,我也没精气神来全篇驳斥,毕竟没人或者机构给我钱,让我靠这个吃饭。

随便挑几点

举例来说,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当然与粮食产量有关,但是粮食增产,不是光用化肥就行了,还有水利灌溉、机械、良种等多方面因素,是多因一果

而且增产是总量来看,在具体细节上,也可以有其他因素让其减产

假设说耕种面积如果减少,那么就会减产,但是如果化肥、良种、灌溉、机械等东西搞得好,就算总的亩数减少了,亩产量增高了,也有可能让总量增加。当然也有可能减少或者不变

他光讲化肥增加,然后讲粮食增产,不讲别的因素,然后用苏联大量使用化肥,但还是要大量进口粮食,以及中国化肥大量增加,但是粮食并没有同比例增产

试图扭曲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重要性

讲苏联要大量进口粮食,苏联解体后,俄国粮食反而有剩余能出口,这是事实,但是苏联进口粮食为什么?是为了提高苏联的畜牧养殖业,保证肉、蛋、奶的供应,俄国能出口是为什么?是俄国人的实际食物水平下降了。

如果不能理解,那么可以参看今天的中国与印度,中国是有粮食缺口,需要大量进口粮食,也是为了养殖业、保证肉、蛋、奶这些副食品的供应

印度则是有剩余粮食出口,因为印度人是受到压榨,被迫少吃。

当然了回头他会用印度人食用奶的量超过中国人来诡辩,不过只要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现在到底中国人吃得好,还是印度人吃得好。

另外化肥不光是用来种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糖料这些作物哪个不用化肥?

不光是吃的东西,还有棉花这类做为纺织原料的作物

而且这些东西光要用化肥,还需要占用耕地、灌溉等各种东西。

他还吹捧美国玉米种植业有多么好,多么挣钱。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迈克尔·波伦 Michael Pollan的代表作《杂食者的两难》《烹》《为食物辩护》里面有一些章节,怎么批判当前美国玉米种植业


其二:
by: Ent_evo

每个人都知道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粮食问题的大功臣。很少有人意识到的是,他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环保英雄。

表面看来,他的成就和环保好像不沾边。他没有发明能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没有找到分解塑料污染物的办法,也没有拯救什么濒危的野生生物。但这是因为,他的贡献更加底层。他开发出的水稻杂交系统,经过千千万万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亩产——也就减少了我们对农田面积的需求。

换言之,他直接命中了环境破坏的根源。

——

人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麦浪稻海的田园风光是“环保”和“自然”的。恰恰相反,农业本身是最大的不环保。自然生态系统需要物质实现内部循环,而农业要求农田源源不断向外输出粮食。自然生态系统要求物种和种间关系的多样性,而农业要求一切资源供给农作物,其他的全都是杂草和害虫。农业的本质,就是把作物塑造成工厂,这在所有层面上都和自然背道而驰。

最初的农业根本无法自我维持,只能以刀耕火种的方式连续制造破坏。后来农业逐渐发现了耕地、轮作和有机肥,但也往往要靠休耕才能苟延残喘。现代农业用化肥弥补物质缺失,用农药驱逐其他生物,勉强维持了持续生产,但只是将它的不环保和不自然放得更大更明显。就连关注土壤质量和生态的有机农业,也只能对造成的破坏稍加弥补,远远比不上真正的自然生态系统。

人不能没饭吃,人类不能没有农业。不需土壤、不用占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很多都在开发中,但每一种都离我们相当遥远。

不能消灭的,只能控制。提高亩产,提高农业的效率,就能在维持粮食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对农田面积的需要。

——

人们不太容易意识到农业有多占地方。地球的陆地面积有将近10%用来种植作物,如果把包含畜牧等等的广义农业算进去,这个数字会变成30%。而且,这些土地大多都是非常“好”的地方,本来可以承载十分丰盛繁荣的自然生态。

EO Wilson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纲领,为了让地球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我们至少应该把半个地球留给人类以外的生物。从哪里去找这半个地球?最大、最有前途的可压缩空间,就是农业。

在这个意义上,正是因为有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学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才成为了可能。正是因为他和他们,14亿中国人才不需要把每一寸土地都变成光合工厂,才能让无数森林、草原、湖泊和山丘维持原貌。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我们当然不希望耕地减少得太快。但是耕地竟然能在逐渐退耕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人吃得越来越好,这是个了不得的奇迹。

——

一万年前,熊猫曾经广泛分布在从华北到西南的广大土地上,最低海拔不过几百米。后来人类逐渐繁盛,农业占地越来越多,耕地海拔日渐增加,像潮水一样淹没了熊猫的栖息地,终于把熊猫逼退到1500米以上的山岭,分割成几个断裂的山头,无法彼此沟通,数量锐减,才因此成为了濒危物种。

也许会有一天,人类农业的巨浪将能够退潮,留下一小部分农田就可喂饱所有人,让大部分土地回归山野。那时熊猫、华南虎、金钱豹和穿山甲就能回归它们数万年前的古老家园,无需额外保护就能自由生存。那时环境运动将会迎来真正的胜利,而袁院士和他的所有同行,将会为这一胜利打下最根本的地基。

袁隆平院士千古。

其三:关于大象公会
中国的招牌为什么这么丑?
https://cul.qq.com/a/20160705/023430.htm

这个说中国招牌字丑不丑的,我们就不打算说中国字丑不丑,我们就单单就它这篇文章来说。&oq=这个说中国招牌字丑不丑的,我们就不打算说中国字丑不丑,我们就单单就它这篇文章来说。

首先它的观点是

第一,大陆招牌的字都很丑。
第二,台湾招牌字也很丑
第三,日本招牌字很漂亮。

其次,论证,大陆招牌字丑的原因是(原文):
第一,1949年后,品牌概念成为“资本主义的腐朽遗毒”,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惨遭清洗,文革“破四旧”运动中几乎扫荡殆尽。
第二,经过彻底的公有化改造,“地名/小区/商品/商店”这种计划体制的典型命名也保留至今。
第三,首先在于简化字的短暂历史——汉字简化虽在1950年代就已开始,但直到1965年简体汉字规范才最终确定,较晚起步的中文简化字设计和庞大的中文字形工程量,让中国从铅活字排版到电子排版的过渡中,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黑体、宋体、楷体和仿宋四种简体字字形,这也成为了Windows简体中文版操作系统中最早的预装字体。
第四,冠名招牌在中国的大范围流行,反映了大部分个体户的现状。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个体户也拿不出多少钱装点门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201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万元,而个体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仅为2.7万元。

但是你们要注意到一个问题:
台湾没有搞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台湾也没有破四旧
台湾也没有彻底公有化改造
台湾迄今为止还是使用繁体字。
台湾比泰国要富裕。

所以还是问题:台湾的招牌字为什么那么丑?

这个逻辑上下对不上。

这稿子前几天还在的,现在删了。
===============

有一次黄章晋在微博上评论,大意是西方(比如德国)的高铁站都在城市当中,而中国的高铁站在城市远郊十分不便,西方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有一种人本的优越

我评论说第一其实西方的火车站也在城市远端,只是久而久之被扩张的城市吞并了。第二是城市当中的铁路分割了城市的土地,使得城市公路道路只能通过高架或者下穿的方式通过,算上噪音以及安全距离,是城市发展的紧箍(参照郑州)。第三拆迁、规划、建设成本及高,没可能往城市中心塞。

不到两分钟就被删评+拉黑了。

我真的是个傻逼跟这种人对线。

(他当时配图还把纽约中央火车站当成了柏林新中央火车站,十几年的新站被配成百年老站,柏林人笑中带泪。)
========
此外,还有关于各国抗疫差异、高考制度……之类的评论,此处就不多贴了。毕竟之前发一个《如何评价大象公会》的合集帖子,被删掉了…


其四:关于大象公会、回形针、混乱博物馆…

 


欢迎留言。最后,放几张成人论坛必备图片。祝看贴大佬们好心情。

 

 

 

 

 

 

 

 


赞(1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23 02:52 發表評論
花心八戒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1
威望:2 點
金錢:1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8-09-05

1024
TOP Posted: 05-23 03:12 #1樓 引用 | 點評
一起买醉吧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14671
威望:14205 點
金錢:2104077 USD
貢獻:1715 點
註冊:2020-10-30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23 03:18 #2樓 引用 | 點評
徐公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434
威望:172 點
金錢:43081 USD
貢獻:3000 點
註冊:2011-06-06

这里的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巴不得中国人都吃不饱,然后起来推翻共产党呢。

你以为他们真的想讨论问题?

别闹了~~~


點評

    TOP Posted: 05-23 03:23 #3樓 引用 | 點評
    yangly3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9062
    威望:1095 點
    金錢:358 USD
    貢獻:5530 點
    註冊:2014-01-31

    第一,他算不得坏人,没有做过什么恶

    第二,当然也没有哪个人会是完人

    第三,人死为大,得容人处且容人罢


    點評

      TOP Posted: 05-23 04:07 #4樓 引用 | 點評
      颓废的大叔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545
      威望:355 點
      金錢:281814 USD
      貢獻:2800 點
      註冊:2014-02-11

      感谢分享,还是有点东西
      TOP Posted: 05-23 04:13 #5樓 引用 | 點評
      miao_yi2000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4326
      威望:433 點
      金錢:266827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4-08-12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23 04:41 #6樓 引用 | 點評
      s56909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056
      威望:238 點
      金錢:20642 USD
      貢獻:100 點
      註冊:2021-05-08

      楼主刚开始的内容似乎和这篇2018年的类似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6255.html
      黄章晋 | 袁隆平神话:杂交水稻之父是怎样升起的?
      05/22/2021
      原文
      编注:本文于2018年8月发表网络…“黄章晋”不久遭删除

      以下是部分章节
      杂交水稻提高单产20%,多养活了7000万人这个说法,会让人产生一个错觉,其他谷物不曾像水稻一样,因为育种技术进步而大幅提高单产。

      玉米和小麦,是否有过育种技术带来单产的大幅提高?

      当然有。

      先说玉米。

      1950年代初,中国的玉米亩产大约是在70公斤左右,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亩产提高到了115公斤左右。接下来,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在玉米育种上经历过六个阶段的技术进步,玉米亩产量稳步上升(文中所有亩产都是指单产)。

      img

      今天,中国玉米单产约在360公斤(2016年),为1950年代初的70公斤的5倍。

      那么小麦呢?

      小麦因为品种改良,单产提升同样惊人,见下表

      img

      小麦的单产成绩最让人惊异的地方在于,美国是农业生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它的小麦单产,平均每亩174公斤,大大落后于中国。即使考虑到中国农产品的数字都需要打折扣,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中国大部分地方的谷物种植,都是靠劳动力高投入的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人工再加上土地成本,即使中国劳动力便宜,并且小麦单产大大高于美国,小麦成本依然高于美国。中国小麦每公顷的生产成本为13710元,而美国小麦每公顷的生产成本只有4770元。

      写到这里,其实只是为了强调这样一个事实:

      中国粮食总量和人均消费量的增长,是所有谷物单产大幅提高的结果,而不只是推广杂交水稻的结果。在这三种作物中,按单产的提高幅度看,水稻反而是贡献最小的。
      。。。。。。


      [ 此貼被s56909在2021-05-23 05:18重新編輯 ]
      TOP Posted: 05-23 04:55 #7樓 引用 | 點評
      佬鬼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4121
      威望:1433 點
      金錢:99689 USD
      貢獻:8888 點
      註冊:2020-10-10

      支持楼主一下!!

        美图很不错! 
      TOP Posted: 05-23 05:17 #8樓 引用 | 點評
      我鸡巴六米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75
      威望:8 點
      金錢:87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4-01

      我在看笑话,连联合国都发讣告了。单凭国士无双这四个字,是他们发篇文章说几句话就能抹掉的?
      TOP Posted: 05-23 05:36 #9樓 引用 | 點評
      广州浪子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457
      威望:65 點
      金錢:132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5-05

      其实他跟钟南山一样,不过是生意人。

      我跟你们讲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你们会有全新的认识:

      美国人在印尼发现杂交水稻可行性。
      日本人首先提出三系培育法。
      1972年颜龙安研究出杂交水稻珍汕97,大面积推广种植,袁隆平无作为。
      1975年袁隆平研究出南优2号。导致湖南地区数十万亩水稻绝收。袁隆平第一款种子产品彻底失败。但是这次失败的“成果”却莫名成为袁隆平最大的功劳。
      1981年福建农科所谢华安培育出汕优63,成为杂交水稻研究受阻大环境下的救命稻草,汕优63横扫大江南北。
      直到1997年,江苏农科院邹江石研究出“两优培九”并在2002年以后代替汕优63成为首选杂交水稻种子。
      2004年袁隆平团队的金优207和2010的“Y两优1号”才开始正式推广。随后在2014年全国范围内袁隆平种子两优0293全部绝收,从此退出市场。

      颜龙安,谢华安,邹江石才是真正的先驱和带头人。
      袁隆平只是个技术官僚。

      推广袁隆平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个听话且会来事的技术官僚,宣传袁隆平等于宣传杂交水稻。因为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才让粮食增产,而不是包产到户政策性激励,化肥农药的大范围使用,日本优秀稻种的引进。

      宣传杂交水稻,就是掩盖人民公社和大锅饭的彻底失败。


      點評

        TOP Posted: 05-23 05:44 #10樓 引用 | 點評
        没刹车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4384
        威望:350 點
        金錢:1008037 USD
        貢獻:7213 點
        註冊:2017-04-10

        感谢你的分享
        TOP Posted: 05-23 06:14 #11樓 引用 | 點評
        徐公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434
        威望:172 點
        金錢:43081 USD
        貢獻:3000 點
        註冊:2011-06-06

        引用
        引用第10樓广州浪子於2021-05-23 05:44發表的 :
        其实他跟钟南山一样,不过是生意人。

        我跟你们讲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你们会有全新的认识:

        美国人在印尼发现杂交水稻可行性。
        .......

        还全新认识,你认识个屁。


        袁隆平是没什么。

        水稻三系配套方法育种理论创始人不是袁隆平,虽然国际遗传学界对杂交水稻持否定态度,虽然三系法一直没成功;
        他研究杂交优势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人还在嫁接西红柿和马铃薯;
        他只不过是“偶然”在1960年于早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的第一代;
        他只不过用了2年,在湖南的水田里逐穗检查了14000多个稻穗,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

        他不过在1965年写了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只不过恰好被国家科委看到,又得到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支持,科委发函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责成他们支持袁隆平的研究;
        他只不过作为三人小组负责人,带着学生李必湖、尹华奇到海南育种,湖南、云南、海南、广东乱串,结果失败了3000多次;
        他只不过在失败后,开始寻找野生稻,发现者是他的助手李必湖,“野败”只是他给的命名;
        他只是将研究成果和发现毫无保留的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做了报告,并将“野败”材料发送给大家,开启了全国范围的杂交水稻系统性研究;
        他的育种技术也不怎样,结果当年“野败”的种子只有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技术员颜龙安种植成功。他在一年后才育种成功;
        甚至三系中的强恢复系也不是他发现的,发现人是广西农学院教师张先程,来自东南亚稻种;

        为此在81年申报新中国发明特等奖的时候,有人因为奖状上写着“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而专门找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农业部党组副书记朱荣反映问题:团队的贡献,怎么能只写一个人名;

        在当晚紧急召开的协调会上,老爷子一句话都没说;
        说什么呢?

        后来的甚至都不用怎么提了,
        比如他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担任世界粮农组织顾问;
        向世界推广杂交水稻,用10%的土地种出了20%的粮食;
        提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研究超级稻不断提升水稻的产量极限;
        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有人就跳了,说这些有屁用,两系法比三系法产量高多了;
        对哈,两系法发明人和稻种发现者是石明松
        育成籼型光敏不育系的是湖南所的邓华凤
        你们觉得这两系法就成了  可以靠着嘴巴去种了
        那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水稻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及光敏核不育基因研究”项目负责人是袁隆平你知道?
        1989年的异常低温对两系法毁灭性打击后提出选育新思路的是袁隆平你肯定也不知道
        1995年两系法才获得突破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你知道?
        你们更不想知道1973年-1988年,三系法已经增产了1000亿公斤你知道?
        杂交水稻——真正由他开启、推动的事业,从1975年到2006年,在中国已累计推广3.76亿公顷,共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产量还一直在刷新;
        你们就知道嘴巴一张说 两系法创始人不是袁隆平

        当年听了他的报告领了他的种子的人,后来陆续加入研究的人,很多人和他一样都成了院士,有的还是中科院院士
        老爷子只知道杂交水稻,只知道育种,87岁了,还在田间地头;
        他到71岁时才买了辆10万的车,以前下田、刚开始是步行,后来骑自行车,再后来骑摩托车,最贵的豪车也就是沃尔沃S60;

        那么,你们说他被过誉了
        这个过誉中的“誉”到底是什么呢?这个国家和人民给了他多少?
        他三次落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成立后,才于1995年当选工程院院士。
        袁老说,是我水平不够。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是“历史误会”。 袁老说,十分幽默。
        过誉,是给的钱够多,还是给的地位够高?还是给的权利够大?
        不过给了个“杂交水稻之父”的虚名
        就这样还有人不高兴

        最后,说杂交水稻不好吃的
        你穷的只吃得起早籼稻吧
        早籼稻口感是差点  你们就叫唤着是给猪吃的
        它耐旱、生长期只要50天  懂50天是什么意思吗? 只有粳稻的1/3
        另外,晚籼稻吃过吗?米中之王丝苗米吃过吗?顺便告诉你们现在都是杂交选育
        东北大米 是粳稻 黑土地好  纬度高日照长  好吃
        它亩产1000斤  产量占全国16% 养得活多少人  几乎可以肯定这16%里不包括喷子们
        东北大米正在做杂交选育
        说东北大米是日本种子的  我觉得你可以去洗洗脑啊
        五优稻1号、稻花香2号(五常米)这些稻种  是你们日本祖宗留下来的?
        你们要脸吗?

        大众需要图腾和象征 
        就像大家只记住了加加林、阿姆斯特朗、杨利伟
        有人为后面的航天员设计师工程师怼他们吗?
        媒体宣传杂交水稻的成就  不可能报菜名一样列人名
        成绩是集体的努力  但总要找个代表性人物 
        重大的研究成果、重大的历史进程,当然不只是一个人的努力
        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个人
        他在关键时刻的关键位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那晚紧急召开的协调会并没有做什么改变
        最后的发明特等奖,还是颁给“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
        国家最后还是认为那个关键人物是袁隆平
        你们不要傻逼一样问我 “你知道谢华安是谁吗?”
        我知道啊,我还知道颜龙安、李家洋、陈温福、罗锡文、张洪程、宋宝安、朱英国、刘旭、万建民、……
        这个名单以后还会继续增加
        他们都有贡献  也被广泛宣传过
        他们都是“等人”


        點評

          TOP Posted: 05-23 06:18 #12樓 引用 | 點評
          东方燚


          級別:俠客 ( 9 )
          發帖:761
          威望:102 點
          金錢:1409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2-27

          他是好人,填饱肚子是大事,环境是小事,没有人哪来环境,其实也没破坏多大的环境,世间多是福祸相依的,苛责过深没有意义。
          TOP Posted: 05-23 06:37 #13樓 引用 | 點評
          wipac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806
          威望:81 點
          金錢:81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1-06-0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23 07:53 #14樓 引用 | 點評
          广州浪子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457
          威望:65 點
          金錢:132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5-05

          引用
          引用第12樓徐公於2021-05-23 06:18發表的 :

          还全新认识,你认识个屁。


          袁隆平是没什么。
          .......

          你就是个臭傻逼,北方人口数量和密度比南方人口高多了吧?
          食用小麦的人口数量够多不多?
          凭什么说袁隆平救了中国人?
          淮河以北的几亿人口吃你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才活下来的?
          吹了尼玛半天,你说他哪个稻种长期大范围种植并救了中国人?
          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安徽有多少吃你妈袁隆平的大米活下来的?
          吹逼吹到自己都信的地步。
          2014年隆平高科的种子事故,湖北有多少亩绝收?
          农民被打烂多少脑瓜子?赔了多少钱?抓起来多少?
          带头要求赔偿的农民被黑社会组织罪名判刑算不算?
          为什么极力掩盖?为什么淡化事件?
          老百姓种粮完全绝收,能跟你们农场有拨款旱涝保收比?舔舔管教的卵蛋,给你多加半个茶叶蛋?
          本人亲历隆平高科绝收事件,而你不过是个吹捧到死的臭傻逼罢了。


          你说了半天内容不还他妈的是个技术官僚,所有杂交水稻的功劳全是他一个人?
          连你妈反映问题的场景感都出来了,这他妈的自问自答的套路你们可真是活学活用。
          所有杂交水稻都是因为他“领导”才出的成果?这他妈就是你们土狗的经典套路呗。

          共产党每个时代都要创造英雄,他只不过是时代的幸运儿。
          不过他终于死了,终于可以把人民公社和大锅饭的问题彻底洗白了。


          凡是共产党吹嘘的,绝对没有一个好东西。


          點評

            TOP Posted: 05-23 07:59 #15樓 引用 | 點評
            南宁王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568
            威望:257 點
            金錢:741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9-09-02

            内容精彩
            TOP Posted: 05-23 08:00 #16樓 引用 | 點評
            三甚三工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0136
            威望:1079 點
            金錢:399 USD
            貢獻:259 點
            註冊:2015-02-08

            引用
            引用第1樓徐公於2021-05-23 03:23發表的 :
            这里的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巴不得中国人都吃不饱,然后起来推翻共产党呢。

            你以为他们真的想讨论问题?

            别闹了~~~

            赞成…这些人目的不是想讨论问题。甚至,他们想搞混水,越多人争论就越高兴因为带来流量。


            點評

              TOP Posted: 05-23 08:03 #17樓 引用 | 點評
              menster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3410
              威望:342 點
              金錢:70 USD
              貢獻:330 點
              註冊:2021-02-11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23 08:06 #18樓 引用 | 點評
              炮神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0210
              威望:2047 點
              金錢:63568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1-09-11

              我是来看防水图妹纸的
              TOP Posted: 05-23 08:28 #19樓 引用 | 點評
              第二次初恋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6001
              威望:1601 點
              金錢:32572 USD
              貢獻:60 點
              註冊:2016-06-1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23 08:30 #20樓 引用 | 點評
              开车达人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8846
              威望:795 點
              金錢:4396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4-19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5-23 08:49 #21樓 引用 | 點評
              一心一亿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790
              威望:280 點
              金錢:602 USD
              貢獻:1254 點
              註冊:2021-02-11

              为什么中国的种子进口还得靠进口?为什么东南省份种的水稻从来没有湖南系?那个什么高科上市公司老板是谁?爆出腐败都没下文的?
              TOP Posted: 05-23 08:54 #22樓 引用 | 點評
              落叶G根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6507
              威望:726 點
              金錢:1673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12-26

              1024
              TOP Posted: 05-23 09:03 #23樓 引用 | 點評
              一片云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2053
              威望:2212 點
              金錢:301999 USD
              貢獻:34117 點
              註冊:2011-06-06

              只看了开头,化肥是高产的主因!后面就不用看了。
              TOP Posted: 05-23 09:17 #24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2, 06-22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