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演绎大明王朝末期的影视剧片段,崇祯派出洪承畴作为五省总督,去打农民起义军。洪承畴以滁州为引诱点,牺牲了其中的 5 万官军,把他们作为诱饵,在引得 40 万农民起义军进城后,围城屠杀。
影视剧中的演绎是,洪承畴在屠城时下达的死命令是,见一个男人便杀一个男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最后获得滁州大捷。
40 万农民起义军,逃出去的只有零星一丁点儿,其他全部被杀了。
崇祯高兴坏了。原本愁眉不展,形容枯槁,在听到这个大胜仗后,马上又精神起来。当然,农民起义军是斩不尽杀不绝。在崇祯做了一些骚操作决策后,起义军马上又来了几十万。
在看完这些影视片段后,我发现一个问题:
即我们的多数历史剧,都是站在上层统治者或权贵的视角,去拍摄的,主要围绕他们的想法、决策、内部争论、斗争等展开,而不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去拍摄。
比如,在上面所述的影视剧中,没有人关注过被杀的 40 万起义军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些人,也是活生生的命,但是如同蝼蚁一般,没有任何存在感,唯一存在价值是被当作了死亡统计数据。
甚至,连大名鼎鼎的李自成、高迎祥,也只是配角。
镜头给到他们时,基本是一些比较粗浅的人物形象,有时甚至一带而过。相反,当镜头给到明朝上层统治者时,会十分详细地刻画他们的心路历程,不同人物不同性格,内部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以及如何决策等,非常详细。
拍摄视角不同,给观众的潜在感受和影响,也不同。
在大明王朝 1566 中,也是如此。这部剧主要是描写上层极少数统治者内部,如何分工,如何博弈,如何决策,以及各个不同人物的心路历程如何等。这部剧要更纯粹一些,几乎连普通老百姓都没有。
改稻为桑的国策下来后,几十万老百姓流离失所,但是镜头几乎没有给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还有比如,《汉武大帝》这部剧也是如此。主要讲汉武帝的成长过程,视角完全站在了汉武帝以及周围少数权贵身上。
讲康熙或雍正的历史影视剧,一般也是如此。这些剧很多,但不管是更偏向于历史,还是更偏向于偶像剧情的,一般也主要以描述上层极少数统治者的各种心路历程等为主。
讲隋唐演义的历史影视剧,也是如此,主要是讲李世民、李渊、李建成以及其他几个身边人的故事为主。
在这些大量的历史影视剧中,基本都是以上层权贵的视角,作为影视剧拍摄的主线,所有或大多数的镜头故事,都围绕着这些视角展开。
当这些剧看多了之后,观众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己代入到这些统治者视角,有时看得心潮澎湃,想要向天再借 500 年。但其实,这种代入属于被有意引导的错误。因为当你进入到这部剧中时,你的角色可能只是某个站岗的小兵,或者种地的农民,外面一箭射来或者上面一个政策下来,你便死了。
通俗来讲,如果用游戏术语来替代的话,你只是 NPC。
像在开篇提到的演绎明朝末期的影视剧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镜头,给到过这些起义的农民个体,用镜头给观众们展示一下,这些农民个体为什么要起义,是因为吃不上饭,还是因为遭受了什么特别严重的困难?
这些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大家是否有办法可以共渡难关?
没有一个镜头,去演绎了他们的心酸、痛苦、不堪、饥饿等。反正,只要他们用行动表达了不满,便是朝廷眼中的叛军,需要统统被绞杀。40 万人,只是一个数字,不会得到任何的镜头展示或演绎。
而很多观众在用这样的视角去观看了这段历史后,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带入到这样一个心理状态,即觉得洪承畴真厉害,居然能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力挽狂澜,扭转战局,但其实,如果你站在这 40 万农民视角去看待的话,洪承畴是一个典型的不折不扣的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自己明明活不下去了,却得不到救济。开了朝廷粮仓吃上饭后,被当作叛军,需要被镇压。但问题是,朝廷粮仓里的粮食,本来也是他们种的,是他们交纳给朝廷的。
在被围城后,无差别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站在这些农民立场的话,估计对洪承畴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
崇祯找了这样一个人,下达如此残暴的指令,且在听闻 40 万人全部被杀后却如此开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大家有没有发现,演绎和观察的视角不同,你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但由于我们长期受到此类影视剧的影响,有些观众在看到因崇祯的优柔寡断、决策摇摆或错误,导致农民起义军卷土重来时,可能还会为崇祯感到惋惜。
这便是从不同视角进行演绎的厉害之处。
赞(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