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梁小民:通向法西斯之路,由通胀铺就
本頁主題: 梁小民:通向法西斯之路,由通胀铺就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马凡舒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81
威望:88 點
金錢:450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9-07

梁小民:通向法西斯之路,由通胀铺就

货币增长率只有49%,而通货膨胀率却高达228%”(第176页)。

1920年后,德国经济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但“要改革马克是否必然崩溃,1920年3月至1921年5月这段时期至关重要”(第201页),因为在这一时期中,通货膨胀加剧了。而其原因在于财政赤字严重。“赤字的居高不下最终导致通货膨胀,而引发赤字的核心因素不是逃税,也不是对新税制不满,而是财政支出政策。”(第207页)引起支出增加的并不是战后赔款,而是国内的社会政策,包括提高政府资助企业提高薪酬的支出增加,对失业人员的救济,住房建设补贴,食品价格补贴,以及给予商船队的补贴,而且“补贴项目一旦启动,就很难再停下来”(第211页)。通货膨胀加剧的另一个原因是货币供给的迅速增加。引起货币扩张的部分原因是财政赤字,但部分则是市场流动性高,而央行贴现率一成不变。这就是“德意志帝国银行已经在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市场中的流动性”(第217页)。通货膨胀加剧的第三个原因是混乱的对外贸易。自由贸易给国内带来两种影响,一是出口增加,国内物资短缺,二是进口品物价飙升,这两者就加剧了通货膨胀。最后一个原因是劳工运动高涨,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尤其是工资的推动。比如,1921年“钢铁价格实际降低了16%,工资却上涨了81%”(第225页)。

​膨胀在经济方面无疑弊大于利——尤其造成了一些结构性问题,如错误投资和货币疲软,极大地破坏了资本市场”(第311页)。

通货膨胀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在1919-1922年间,通货膨胀政策使工资和就业增加,改善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确对大多数人更有益处。但用通货膨胀来实现这个目标,“也只是推迟了一场必然会来到的经济危机”。德国1924-1932年的失业就高于其他国家(参见第314页)。而且,通货膨胀显然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工资,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工资。但“实际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生活水平提高”,例如食物匮乏,消费品质量低劣,住房长期短缺。而且,收入平等引起两个恶果,“其一,通货膨胀把收租人的收入转移给了工人,从而降低了储蓄能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后来德国货币和资本市场疲软。其二,如果实际工资的增幅超过了生产力,那么后者就会受到侵蚀,降低整体经济的增长率”(第317页)。

这种收入分配平等使中产阶级的收入和财产减少。这就使社会不稳定,所以,“我们之所以质疑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平衡作用,原因之一是它没有促成社会的稳定”(第318页)。

通货膨胀还改变了传统的文化。“19世纪,‘资产阶级经历了一场沉默革命’,其依据是自由市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精神以及建设公共领域等原则,然而通货膨胀却吞噬了这场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社会提倡勤奋工作,但通货膨胀却打破了生产效率和报酬之间的关系,勤奋程度和收入高低无关。资产阶级社会强调节俭和简朴,但通货膨胀却剥夺了储蓄者的利益,让那些过度借债和过度消费的人获益。资产阶级社会结构以财产的所有权为基础,但通货膨胀却促使财富所有权被彻底打乱,债券和其他纸质资产变得一文不值。资产阶级社会民法典的精髓是契约责任,是平等和诚信,但通货膨胀彻底颠覆了这些原则,债务人用贬了值的马克来偿还债务。资产阶级社会坚持法治理念,但通货膨胀却引发了犯罪,同时让法庭不再有威信。除此之外,资产阶级社会渴望‘安静和秩序’,而通货膨胀时期充斥着混乱和暴力。”(第322页)总之,通货膨胀打乱了使社会稳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法律,这就预示了社会动乱和政权更迭。通货膨胀这种对文化价值观的破坏远远要大于它对经济的破坏。

​经济与价值观的动荡也使德国政治斗争加剧,政府无法采取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同时代表各阶级和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派别和党派兴起。这时希特勒出现了,“希特勒早已营造出一种反对通货膨胀的形象”(第347页)。而且,面对通货膨胀所引发的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德国人民也盼望有一个强人来结束这一切。希特勒的出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希望,因此就通过合法的选举程序上台了。希特勒的上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的政治经济,从而消除了导致从前那些问题的三个制约因素——集团组织的权力,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软弱无力,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带来的外部限制”(第348页),使德国经济发展,物价稳定,这就为他发动二战创造了条件。


法西斯的出现当然还有更多、更广泛的因素,但通货膨胀是最直接的。所以,可以说,一战后的通货膨胀使德国走上了通向法西斯之路。


我们来看世界历史,恶性通货膨胀尽管不会总引发法西斯,但总会使经济崩溃和政权更迭。1949年蒋介石政权的崩溃,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斯拉夫的瓦解,都源于这种通货膨胀。当然,按美国经济学家卡甘提出,并为经济学界所接受的定义,恶性通货膨胀(或称超速通货膨胀)是每月通货膨胀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通货膨胀。通常的通货膨胀很难达到这样的程度。但别忘了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话:一旦坐上滑梯,下滑的速度就不由自己控制了。用在通货膨胀上就可以说,一旦开始通货膨胀,以后不断加速,最后达到恶性的程度,就并非政府本身可以控制的。所以,从善良的愿望出发用财政赤字和扩大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是相当危险的。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稳物价永远是稳定经济与社会的基础。离开了物价稳定,一切繁荣都是泡沫,都是未来之祸。


《纸与铁》是经济史的经典之作,其中的许多奥妙之处还要自己在阅读中去体会,书评仅仅是一种分享。

赞(3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17 08:0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29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