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断门诊外,刘静正带着自己上初中的女儿轩轩接受治疗。医生检测后发现,轩轩体内含有苯丙胺类物质,俗称摇头丸。
谁能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就身染毒品?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把轩轩引入毒品之门的竟然是自己的妈妈……母慈子孝的画面总是在辅导孩子作业的那一刻变成鸡飞狗跳。此时若是有人说:“有一种‘聪明药’,吃了能让孩子注意力集中,成绩优秀。”家长们会不会心动?刘静就心动过。事情的起因是,刘静朋友家的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医生给孩子开了一种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药。孩子坐不住,老走神儿。刘静发现自己家孩子也有这样的症状,中考临近,看着孩子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望子成龙的她十分着急,就动了给孩子吃药的心思。
在上网查找的过程中,刘静发现这种药品被叫做“聪明药”,很流行,甚至被称为“学霸必备”。据说,吃了这些药,孩子的精神更集中,熬夜备考也不困,原本只能勉强考普通一本大学的,现在上“985”“211”不成问题;这药还特安全,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孩子都在吃……但是这种药在药店买不到,医生在没有明确诊断证明的情况下也不给开,刘静就在网上找到海外代购高价进口药,她想要在中考的紧要关头,助力孩子一把。轩轩对妈妈拿来的药片没有怀疑,妈妈说这是“聪明药”,能提升她的学习状态,想想自己经常没法静下心来学习,又想想不断下滑的成绩,轩轩很决绝地把药片吞了下去。
最初,轩轩每天吃一片,觉得变化不大。一段时间后,服药量变成了每天两片。轩轩确实感觉自己的课堂专注度提高了,听课不容易走神,好像各种知识很容易就能学会。服药后的一次月考,轩轩成绩突飞猛进,老师请她分享经验,她心有戚戚。两个月后,事情的走向发生了变化,轩轩开始掉发、严重失眠。刘静发现了异常,让轩轩马上停药。可停药后,轩轩开始头疼、恶心,上课注意力更不能集中,成绩严重下滑。她想要说服妈妈让自己重新吃药,但被拒绝。为了吃药,轩轩和妈妈发生了最严重的争吵:当初是你给我的药,现在为什么不让吃了?!轩轩忍不住,自己到网上找药、买药。和以往的白色药片不同,她买到的药是粉红色的,卖家说因为药品批次不同。
渐渐地,轩轩离不开这种粉红色的小药片。只是粉红药片,没有提高她的成绩,却让她上了瘾,直到轩轩连学都上不了,刘静这才意识到出了大问题,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检测后发现,轩轩吃的药根本不是“聪明药”而是摇头丸。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滥用药物,把孩子推向了吸毒的深渊。
网络上盛传的“聪明药”其实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药物,它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一类药物,包括很多种药品(为了保护读者我们不显示药物名字)。这些药物能提高患病儿童的注意力,在中国,此类药物被卫生行政部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是严格的处方药。
这几年,“聪明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原因是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人数大幅度攀升。内卷严重的大环境下,一个人专注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要求也卷到了生性好动的孩子身上。今年年初,王先生过得十分郁闷,缘由是与儿子班主任的一番谈话。王先生的儿子在一所普通公立小学读六年级。班主任说,他儿子成绩很不稳定,经常坐不住,非常好动,精神不够集中,如果孩子能改掉这个坏习惯的话,还是很有潜力的。怎么改呢?王先生也曾在网上了解过儿童多动症问题,在老师的屡次反应下,他才下定决心带儿子去医院检查。但是检查后,他却陷入了更严重的纠结之中。
不同于其他生理疾病,多动症诊断有实验室检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各种量表进行诊断。表格有很多份,一部分是孩子填写,但是因为儿童的特殊性,还有很多测试表格是靠家长来填写的。王先生觉得,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比如明明两个孩子调皮好动的程度差不多,但一个细腻敏感的家长和一个大大咧咧的家长,填出来的量表可能差距甚大。
就算同一个孩子,在开学和放假的不同时间,家长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放假时,生活节奏慢下来很多,孩子们有时间玩,学习时间减少,家长可能没有太多关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疑似多动症的担忧。而到了开学季,孩子在学校坐不住,学习成绩下降,班级表现不佳,老师投诉,家长也跟着紧张起来。王先生儿子的诊断结果不是多动症,但也处于边缘。在他身边,有症状相似的孩子,一些家长最后选择了用药。到底吃不吃药,王先生很纠结。因为用药后,孩子确实各方面表现优秀,更听家长老师的话,学习专注。但是王先生感觉到一种恐惧,抛开副作用不谈,孩子吃完药后变得乖巧、听话、爱学习,这真的是好事吗?如果想让孩子优秀、听话,是不是以后都可以用服药解决?鸡娃的尽头难道是吃药?
其实关于精神药物的使用,一位精神科医生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候也表现出担忧。首先给没有患病的孩子吃所谓的“聪明药”,一定是弊大于利的。此外,他也自述,因为儿童精神科患者激增,门诊平均四分多钟看一个患者。这样短的时间,也只来得及开药,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交谈,不可能了解患儿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扰,而只能用“开药”这样一个“一刀切”的方案。
而成人和儿童精神治疗差异巨大,儿童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表现都比成人更差,心理治疗是轻度和中度精神疾病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但是由于我国心理治疗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对轻度精神疾病的孩子可能也会予以药物治疗。可精神和心理难以真正分开,目前在中国所有精神科里,心理治疗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即便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心理治疗挂号难度比精神科难得多。给没病的孩子吃药,用吃药的方式让孩子“变聪明”,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可还有大批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这种“怪现象”背后折射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焦虑。前几天“儿童精神科爆满”词条频上热搜。我们都在探讨,为什么这么多孩子病了?其实在我们关注孩子之前,可以先问问,大人是不是已经先病了?在很多忙碌的家长眼里,理想的人生之路,恐怕只有这一条:好好学习、考好大学、找好工作……
然后他们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忙得像陀螺一样,严格规划孩子的时间,因为家长们也正在经历996、007和一不小心就失业的生存危机。而在学校,老师也似乎被逼疯了……前不久,郑州管城区建兴路小学一女教师留遗书自杀,遗书写道,“除教学工作外,应对上级检查,拟写材料等课外行政工作压力,每天都提着一口气上班。”
她说得没错:“不幸福的老师和家长,怎么能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呢?”现实种种,让我们看到一个残酷真相:可能每个人都身处一个密不透风的压力网。在一个容错率极低的社会里,家长时刻忧心自己的饭碗,老师每天被各种非教学任务压榨,层层传递的压力最后都落在孩子身上,形成了今天的热搜——“儿童精神科爆满”。
所以与其说是孩子有问题,不如说是社会压力严重超载,一根无形的缰绳,套在了每个人身上。孩子们没有病,他们可能只是遇到了学习难题、人生困境或新的挑战。但是最爱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却没有心境和能力看到孩子的心声与需求,没人关心他们在乎谁、爱谁或恨谁,他们的动力在哪、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到底卡在哪里?成绩才是唯一的标准。
而这样的结果只能变成,遭遇困境的孩子被“打发”到病人的位置,大家都去吃药吧。把人生困境医药化,看似快捷,却永远治标不治本。孩子甚至所有人,需要的是松弛、关怀和爱,而不是吃药。
赞(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