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转载]成年人的猜忌、自私与狭隘,却让孩子成了代价
本頁主題: [转载]成年人的猜忌、自私与狭隘,却让孩子成了代价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歪脖和尚


級別:俠客 ( 9 )
發帖:444
威望:221 點
金錢:5079 USD
貢獻:3000 點
註冊:2019-11-11

[转载]成年人的猜忌、自私与狭隘,却让孩子成了代价

11月26日,新京报官微发了一篇推文,名叫《那些失去了课间十分钟的孩子们,流行起了“厕所社交”》,文章以纪实手法描述了当下学生们宛如“圈养“般的在校生活,其中种种桎梏让人倍感窒息与沉重。
课间十分钟,本是学生们身心放松的休憩时间,但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强了对课间时间的管束与封禁,不允许学生出教室、不允许离开座位,唯一能出去的理由“上厕所”,也需要报告申请。
孩子们想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只能像地下党似的,咳嗽几声、对视一眼,然后心照不宣地同时起身,打报告去上厕所,在厕所里完成“接头”。
 
为何如此?何以至此?

问及原因,校方和老师最多提到的,就是“安全”。比如不让学生们进校门后说话,老师的解释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走路时专注,避免分心发生危险。”
孩子天性喜闹,又不知轻重,在一起玩耍,磕磕绊绊是常有的事,一位老师在网上列出了许许多多孩子在校受伤的实例:
一个孩子走班里两排桌子间的过道,另一个孩子脚欠绊了他一跤,结果位置已经离讲台不远了,孩子往前一扑嘴巴正好磕在了水泥台子边缘上,门牙掉了,脸也破相了。
两个孩子在走廊里扔球,砸到从教室里出来的第三个孩子,鼻骨断了,眼镜还把眼角划破了。
课间一个孩子往楼下跑,一个往楼上冲,二者相撞,其中一个的锁骨硬生生被撞断了……
老师们说起来也很委屈,现在的家长们维权意识太强,但凡孩子有个什么问题,分分钟便来个投诉+曝光,但自己每天光是教学任务便已分身乏术,实在没办法时刻盯着学生。
这样一来,集中管理就成了最便捷也最有效的避险方式。
至于,这算不算是因噎废食,是不是“一刀切”,学校不管,老师们就更没资格置喙了,孩子们自不必说,只能当个提线木偶,由人摆弄。

几十年前,大人们看着孩子们说:现在的孩子真可怜,天天就在操场上踢毽子,哪像我们小时候,上树抓鸟下河捞鱼,快活的不得了。
几十年后,大人们看着孩子们说:现在的孩子真可怜,下课也只能坐在座位上,哪像我们小时候,跳皮筋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好玩儿的不得了。
古时的课后生活,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今日的课后生活,是下课依然静坐好,内急如厕速去回,是课内知识课外学,无限拉前起跑线,是左手吊瓶右手作业,课桌搬进急诊间。
从幼年时期便开始接受驯化,习惯禁锢,这样的童年无疑是可悲的。成年人的猜忌、自私与狭隘,却让孩子成了代价。
说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实则是保障了学校的安全,把责任摘干净了,孩子们却要承受更高频率的肥胖、近视、社交障碍、心理抑郁、情感淡漠等一系列人为致患。
人人都有苦衷,孩子们的苦又该向谁诉说?

如果不想办法改变,我们的孩子,会一代比一代可怜。

赞(5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27 19:5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0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