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疯狂删减,怒刷一星,她这次是真的凉了
本頁主題: 疯狂删减,怒刷一星,她这次是真的凉了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尼‭姑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964
威望:980 點
金錢:10702 USD
貢獻:19999 點
註冊:2022-01-23

疯狂删减,怒刷一星,她这次是真的凉了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凭颜值上热搜的女明星,很多。
但有一位,每次都能带给大家小小震撼。
那就是阿娇。
别人用精修美图刷屏时,她的出圈图却十分刁钻——
吹头发。
 
戴泳帽。
 
水下戏。
 
AI换脸。
 
能抗住这些「考验」,阿娇的颜值,的确公认无死角。
但可惜,她的演艺事业就没这么多好评了。
近年频频出演网大,扑了一部又一部。
几乎成了新一代烂片女王。
 
 
这不,最近她又出了一部「大烂片」。
豆瓣评分只有3.8分。
不同的是,这一次,有不少人喊冤。
一翻评论区,都在说两个字,删减。
 
内地流媒体版相较香港公映版,被剪去了足足20分钟。
不止如此,背后还有更多蹊跷之处。
我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
《女囚风暴1995》
 
 
其实,本片期待值不低。
最具吸引力的,便是豪华的全女神阵容。
阿娇一改往日温婉形象。
摇身一变成了囚犯里的大姐大。
 
周秀娜早已不止是性感女神,在《29+1》用演技证明了自己。
这次似乎是想再度突破演技。
 
老牌金像影后吴家丽加盟,亦是亮点。
 
此外,噱头十足的还有本片的剧本。
1987年,林岭东用一部《监狱风云》,打开了香港监狱题材大门。
周润发、梁家辉两大影帝飙戏,至今仍让人回味。
 
次年,导演林德禄由此为原本,拍出了《女子监狱》。
夏文汐、郑裕玲、冯宝宝同台,演绎了明争暗斗的女囚群像。
 
而《女囚风暴1995》,可以说是对后者的翻拍。
从关键人物设定到情节发展,都如出一辙。
虽说珠玉在前,要想超越属实不易。
但依样画葫芦,总也不至于太差。
 
然而,在剪刀手的一通神鬼操作下,影片变成了「女囚风暴极速版」。
开场仅5分钟,女主阿艳(周秀娜饰)锒铛入狱。
作为牢房新人,免不了受到帮派势力的招呼。
扔拖鞋、踢翻脸盆、放狠话,只是小小见面礼。
 
但阿艳不是好欺负的。
下一秒,她便向长官投诉狱中霸凌现象。
没曾想,施暴者全身而退,反倒是自己被罚站。
一副监狱图景就此展开,监狱长尸位素餐,各派女囚针锋相对。
 
我以为,接下来会讲阿艳如何步步为营并最终逆袭的故事。
但,剧情如同开了五倍速。
不到12分钟,阿艳就成了统领一方的大姐大。
江湖人称「顶姐」。
 
而与她势均力敌的,是阿娇饰演的波嫂。
照理来说,顶姐帮派和波嫂帮派的对抗,应当是重头戏。
可是,双方只撂了几句狠话。
没多少明争暗斗,就莫名其妙化干戈为玉帛了。
顶姐和波嫂,突然就成了惺惺相惜的姐妹。
 
至于大反派如何登场、双方如何斗智斗勇,甚至高潮部分的终极对决,统统被剪得七零八碎。
只剩下结尾的一个特色PPT说明:
斗殴双方,均逃不过加刑的处罚。
 
 
「未删减」三字,总惹人向往。
就像《天堂电影院》里,那被剪去的吻戏胶卷。
可望不可即间,撩拨着观众们骚动的心。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倒也聊以自慰。
在阉割版的熏陶下,观众的视听想象力有了长足进步。
这不,仅凭现有的「大纲」,有人就能脑补出一场大戏。
 
比如,顶姐遭遇的霸凌。
预告片中,有不少蛛丝马迹。
雾气弥漫的澡堂、湿漉漉的长发、半裸的躯体,尺度不小。
被踢飞的香皂,又预示着一触即发的风暴。
 
以及两派势力之间的角斗。
预告片中出现诸多赌局、群殴、绑架戏。
顶姐一闪而过的抽烟镜头,勾起全片江湖气。
总之顶姐与波嫂两派势力的冲突与和解,要错综复杂得很。
 
 
但,我还是要泼一盆冷水。
如今的被删减电影片段,早不如以往炸裂。
无论是审美还是尺度,全方位降级。
在香港院线,《女囚风暴》的评级其实是ⅡB级别,任何年龄人士皆可观看。
即便是完整版,观众打分也只有2.5颗星,同样恶评如潮。
「一手好牌打烂」
「连最基本的故事也没讲好,剪辑杂乱」
 
 
旧版之所以好看,首先在于对性话题的不避讳。
医生的术语、犯人的粗口,都直白地展现了女囚在监狱中非人的待遇。
女囚生理上的特征,也将本片与一般的监狱故事区别开来。
 
再看新版,总有一股扭捏感。
虽然沿用了老版的设定,将香烟和卫生巾视为争夺监狱话语权的物资。
可全片下来,一张卫生巾都不曾出现。
主角们一如男人世界的黑帮,只晓得算计与暴力。
 
说到暴力,新版的动作戏也全然不如旧版来得真实。
姑且不论网传的抓胸、揪头发等桥段。
已有的片段,看来也更像嘈杂的废笔。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些动作戏被删除,使人物极度缺乏说服力。
原版中,感人的姐妹情义很大程度来自吓人的打斗。
没有了这一先决要素,就只剩下几句空洞的台词,女性共鸣无从谈起。
 
被删的,又何止所谓的「大尺度」情节。
我查看了多家平台,其中不少被删减的影片,都令人摸不着头脑。
《肖申克的救赎》被删约6分钟;
《当幸福来敲门》被删约5分钟;
就连《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也被删了8分钟……
这些片子均需付费观看,可平台从未就删减给出任何声明。
 
最离谱的,莫过于去年上线的《海滩的一天》。
166分钟的时长,竟被砍至53分钟。
网友反复拉片,也没能从原片中找到半点「大尺度」元素。
在一阵质疑声中,事件以平台撤下资源草草收场。
 
长久以来的删删减减后,终于发生了滑坡效应。
即便没有少儿不宜,没有立场三观问题,不少影片也没能躲过平台的剪刀。
其实,是在下一盘大棋。
观众习惯了脑补,就是一种成果。
 
对于被删减的影片,不少人都会打同情分。
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我们无缘了太多好片子。
近年来,港片在内地很不容易。
大制作在院线屡屡碰壁,小制作只能挤入网大战场。
一部分创作者缺乏话语权,其电影成为最先被删改、阉割的对象。
但,还有一部分人,纯属咎由自取。
就拿这部《女囚风暴》来说吧。
以往院线片上线流媒体,总要等过了窗口期。
它却不同,先上线内地流媒体,8天后再在香港院线公映。
如此发行策略,摆明了是要一鱼两吃。
大摇大摆地在流媒体偷跑,却丝毫不怕剧透。
毕竟,所有关键情节都被删掉,甚至比不过预告片的信息量。
 
我细扒了本片的制作公司,本地制片有限公司。
发现,该公司已经是「惯犯」。
今年年初,由他们出品的电影《12日》,同样提前一天上线内地流媒体。
这部不乏亲热镜头的爱情小品,也没逃过被删减12分钟的命运。
 
不止港片,不少好莱坞大片也搞起了「自我阉割」。
16年,美国电影《迷失Z城》在内地公映。
对于被多家杂志盛赞的「当世杰作」,咱们的观众却看得一头雾水。
原因无他,大陆引进版本被整整删减了37分钟,几乎相当于全片时长的四分之一。
 
影片在北美被定为PG-13级,尺度并不算大。
因此,片方基本不需要担心所谓的审查因素。
真正让他们起杀心的,是影片缓慢的叙事节奏。
于是一拍大腿,下了剪刀。
以更快的节奏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以较短的片长谋求更多的排片。
可结果呢,本片豆瓣评分仅有6.8分。
 
当删减成了片方迎合市场的策略,也是在变相鼓励创作者进行自我阉割。
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或许,我们需要有骨气的创作者。
前段时间,杜琪峰导演就曾语出惊人。
所谓的自我审查,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创作力。
 
杜导是有切身体会的。
他与韦家辉执导的电影《大只佬》,曾登陆内地院线。
却因为大量的删减,差点成为一部「人人喊打」的烂片。
港片最迷人的,就是那股子生猛的邪劲儿。
也是一种不怕冒犯、尽皆过火的冲击力。
 
我这次回顾《女子监狱》《女囚风暴》,也有直观的感受。
不如以往敢拍了。
老版中真正的BOSS从来只有一人,狱警长。
主角们打打杀杀,全因在监狱中人权得不到保障。
影片的逻辑不是底层互害,而是向强权发起冲击的。
 
到了新版,矛盾却悄然内化。
囚犯与官僚的对冲,变成了囚犯之间的撕逼大战。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我们作为观众,无权干涉创作者的意图,也无法介入影片在市场中的运作。
但至少,我们可以做有骨气的观众。
拒绝那些自以为好的投喂,以审慎的目光对待文艺。
浪潮之中,有人奋力挥桨,有人却在浑水摸鱼。
潮水褪去后,谁在裸泳自然一目了然。
 


==========
转网侵删
==========
 




赞(4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27 10:0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23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