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Dr.Talk]秀恩爱,真的死得快
本頁主題: [Dr.Talk]秀恩爱,真的死得快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唐伯虎博士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100
威望:136 點
金錢:2514 USD
貢獻:40000 點
註冊:2008-10-01

[Dr.Talk]秀恩爱,真的死得快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只有适应环境,善于生存的动物才能存活。这便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的主旨。说白了,动物想要拼尽全力提高自己的生存率,谁不想活下去呢?
但偏偏就有 " 作死 " 的。学名 Schizocosa ocreata 的狼蛛,身披自然选择演化出的、棕色有条纹的外衣,能和周围的落叶轻松混为一体,若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鸟儿根本不会发现它。

 


一起来找茬之请找出上图中的蜘蛛 |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直到有一天,爱情降临了。性成熟的雄狼蛛,前肢上长着黑色的刺毛。为了求爱,他们在雌狼蛛面前大肆舞蹈,挥舞飘逸的 " 手毛 "。这让蜘蛛专家乔治 · 尤兹(George Uetz)感到担心,怕蜘蛛在博取美人一笑的同时,可能也会吸引饥饿鸟类的注意。
为了证明蜘蛛尬舞的危险性,尤兹请另一位生物学家特里西亚 · 尤比(Tricia Rubi)训练了一群人工饲养的冠蓝鸦(Cyanocitta cristata)来协助他。尤比让冠蓝鸦看地面上落叶和蜘蛛的影像,教它们如果发现了蜘蛛,就用嘴啄一个按钮。冠蓝鸦能毫不费力地找到 " 尬舞 " 的雄蜘蛛,却很难发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雄蜘蛛。可见,对鸟类而言,跳舞的蜘蛛几乎是送到面前的外卖。

 


冠蓝鸦 | Wikipedia

 


那……为什么还要秀?
公狼蛛为什么要舍弃自然选择带来的生存优势,用生命去跳舞?其实,不只狼蛛的求爱舞,许多动物的特征也都不但对生存没有一点用处,还可能成为生存的累赘,比如孔雀的羽屏,蟋蟀的鸣唱等等。
为此,达尔文提出性选择理论,作为自然选择理论的补充。他说,那些美丽的特征,虽然无补于生存,却可以吸引配偶。狼蛛跳舞,是因为母狼蛛喜爱他的舞姿。" 舞王 " 能吸引母蜘蛛,繁殖许多小蜘蛛。随着时间推移,代代相传,那些更善于吸引异性的动物会留下更多的后代,他的儿子还会继承他的舞步,这样一来,于是雄性动物的装扮和表演变得越来越华丽、繁琐。

 


孔雀华丽的羽屏也是性选择的结果 | pxhere
还有更夸张的。性选择的战术其实十分繁杂,除了靠颜值和才华,有些动物甚至使出奇招,直接 " 自残 " 甚至 " 献身 ",可以说是与 " 生存 " 背道而驰。
比如有些狼蛛,用来传输精子的器官,是长在嘴边的一对胡须状的东西,叫须肢。许多种类的雄蜘蛛,在交配之后,都会折断自己的须肢,充当 " 塞子 ",堵住雌性的外生殖器;姬蛛科的 Tidarren argo,甚至会在交配之后被雌性吃掉。但他的须肢会代他完成传递子孙大业,还能堵上通道,阻止下一只蜘蛛授精。这可谓是牺牲自己,也要交配。

 


姬蛛科的 Tidarren argo | arachno.piwigo.com

 


性选择究竟为何存在
让我们讲回前面的狼蛛——如果公狼蛛跳舞是为了讨母狼蛛的喜欢,那么母狼蛛为什么会喜欢跳舞呢?这种品味看上去华而不实,甚至让公狼蛛直接被吃丧命,显然违背了自然选择提高生存率的宗旨。对此,达尔文一直没有提出一个像样的答案。他自己也对此感到苦恼。他甚至说过:" 看到孔雀的尾巴,我就觉得反胃!"

 


孔雀:我也不容易啊,只想求个伴儿 | giphy
面对 " 性选择 " 的谜题,新一代的进化论者知难而上,提出了自己的答案。演化遗传学家费希尔(Ronald Aylmer Fisher)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在达尔文提出性选择 40 多年之后,他为这个摇摇欲坠的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柱。
费希尔说,如果一群孔雀(或别的什么动物)里,偏爱美丽羽毛的雌孔雀占到多数,即使这个 " 多数 " 只是比不爱华丽羽毛的孔雀略多,这种偏好也会逐渐膨胀,发展成一种狂热的流行风尚。
那些不喜欢华丽羽毛的雌孔雀,会选择朴素的伴侣,生下朴素的儿子。而相貌平凡的小孔雀长大之后,因为多数雌孔雀喜欢华丽的羽毛,所以他们只能受到少数雌孔雀的青睐,生育较少的后代。总之,喜欢朴素的雌孔雀,也许会有正常数量的儿子,但不会有很多孙子。
所以,雄孔雀的华丽羽毛(或者雄狼蛛的舞蹈),会跟着雌孔雀喜爱 " 花里胡哨 " 羽毛的本能,一同进化。不喜欢漂亮羽毛的雌孔雀 " 理智 " 的选择,反而会减少她们的后代。自然界里那些最华而不实,铺张浪费的特征,就如同流行的服饰或明星一样,人人追捧,唯恐落后,落后于 " 时尚 " 者,会受到时尚的惩罚。

 


萌出一脸血的华美风鸟(Lophorina superba)也是个好例子 |  fandom
还有一些人,关注于 " 绣花枕头 " 内藏的实际价值。他们认为,孔雀羽毛和狼蛛跳舞,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么无用,而是雄性优秀基因的表现。进化生物学家汉密尔顿(William D. Hamilton)和朱克(Marlene Zuk)认为,光鲜亮丽的外貌,恰好可以说明雄性动物身体健康,没有寄生虫。
动物行为学家扎哈维(Amotz Zahavi)更加大胆,他说,雌性动物之所以喜爱作死的舞蹈和华而不实的羽毛,正是因为它们是累赘,就像漫画里的负重练功服一样——背负着这些累赘,还能活下来的雄性动物,自身一定是非常强壮,非常优秀的。

 


性选择与自然选择相悖吗?
不论是哪种原因,采用何种方式,性选择的目标都是打败对手,提高自己的交配成功率,也就是把 " 留下后代 " 放在第一位。而这常常与自然选择优先考虑 " 自己的生命 " 是相悖的。
但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性选择,都是为了提高生物在演化上的成功程度。达尔文身处的维多利亚时期,是一个对性方面话题相当保守的时代。如果他活到今天,看到性选择理论的发展,肯定会大跌眼镜。
性选择的背后并没有一个有节操有智慧的设计者,我们今天能看到动物做出种种 " 不要命的 "、" 下流的 " 行为,只是因为在进化史上,这样做的动物,留下了更多的后代而已。

 


孔雀蜘蛛:接受我的爱吧!| giphy


赞(2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05 13:42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8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