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古代秀才的地位怎么样,秀才都是寒酸落魄的吗[9P]
本頁主題: 古代秀才的地位怎么样,秀才都是寒酸落魄的吗[9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baty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657
威望:1526 點
金錢:134627 USD
貢獻:25000 點
註冊:2006-12-24

古代秀才的地位怎么样,秀才都是寒酸落魄的吗[9P]



 



在一些小说或影视作品里,“秀才”常常以穷酸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那么,古时候的秀才真的是如此穷苦吗?

秀才,指才德俊秀之士,现代人对秀才的认识,与古时候的有所不同。秀才这一概念的演变,大致经过了五个不同阶段。汉武帝以前,秀才泛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开始被确立为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察举制,即考察推举的意思,由中央下属的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才能出众者,这些人经上级或中央考核通过后,授予相应官职。察举制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科目,而秀才自此成为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

察举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实行了三百多年,贯彻了汉魏晋南北朝这几个时期。隋初,科举制创立,设秀才科。隋朝灭亡后,新生的唐王朝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后来,秀才这一科渐渐废除。盛唐以后,一直到宋元的这几百年里,秀才已不存在于科举的考试科目之中,这段时期的秀才,成为了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明清时期,秀才又称为生员。首先,应举者若想参加科举,则必须依次通过由县、府、院举办的县试、府试、院试,这三场考试统称为童试,参考者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之为童生。考试通过后,便可取得秀才资格,可以说,秀才又是参加科举的一张入场券。现代人对于秀才的认识,大多来源于这段时期。

作为士大夫阶级的底层,跟达官贵人比自然是比不了,可相较于平民百姓,秀才无疑是羡煞旁人的存在。明代学者吕坤曾记录了他年少时在乡下的一件趣事:有一次,他见一桌子人在吃饭,席间谈话谈得很开心,这时,一位秀才突然走了进来,众人马上闭嘴不语,放下筷子,就如同见到了长官一样,对他恭恭敬敬,等到秀才起筷,他们才重新拿起筷子。这期间没人高谈阔论,有些耐性不好的憋不住,也只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但也不敢说太多。

 



成为秀才还能享有一定的特权,例如见到官员可以不用下跪,也不用受徭役这种苦罪,如果是廪生(明清两代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还能享有政府的生活补助。

除此之外,秀才还能利用自身地位赚取合法收入。譬如开设私塾,为村民提供教学服务,从而获得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又比如给村民看八字、合婚、择期等,以此获取“喜包钱”收入。

秀才还可以凭借其名气为新开的铺面或店馆书写招牌,以及为民间的土地买卖充当中间人,每当过年,一些村民还会请秀才为自家书写春联。

 



人们对秀才充满了尊重,父母经常教导自己的孩子要以秀才为榜样,拼命攒了钱送小孩去学校学习,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那样的人。

然而,物以稀为贵,考秀才的人越来越多,秀才的招生名额也渐渐变多,当秀才不再稀有,自然也不那么金贵了。京城或省城的世界繁华,秀才们拼命往大城市挤,希望能在城市里找到发达的机会,但无奈僧多粥少。回到农村里,虽说地位还是挺高的,但赚取的那一点收入也只能勉强糊口,温饱度日,一旦生点大病小病或出现其他事故,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对此,有些人嘲讽道:“若是秀才, 儿子又读书, 美名是接续书香, 其实是世家穷鬼。”明末清初有位叫戴名世的曾感叹道,自己也仅仅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对于谋生却是一窍不通,想要躬耕,然而田地已被富有人家所占有,想做生意,身上也没有本钱,就算有本钱,没有经验也有可能会赔本,想做教书先生,可惜现在的人对教师不再尊敬,而且靠那一点“束脩”收入糊口也是杯水车薪……

 



秀才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冲破这囚禁的牢笼吗?还是有的,那便是继续参加科举。

明清时期,科举从下往上依次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通过后,入府学、州学或县学学习,经选拔合格,方可参加乡试。通常来讲,乡试多在省城的贡院举行,由于时值农历八月,因此又称为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

如果把秀才比喻成普通本科,那举人无疑就是985或211学历。明清两代,考中举人者,可授予其做官资格,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在考中举人后,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为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

 



可举人也不是那么好考的,有学者统计,明清两代童试的录取率仅为1%左右,作为比童试更高一级的乡试,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正所谓千军万马过座独木桥,前面提及的海瑞,年近不惑之年才考中举人,这还是幸运的,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年少得志,三场童试场场拿第一,但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先后参加多次乡试,均屡屡落榜,直到晚年才补中了贡生,但这也只是名义上的,所以,也不难理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中举后为何会发疯了。

 



乡试这条路走不通,那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呢?答案是有的。晚清光绪年间,徽州有位叫胡廷卿的秀才,利用家乡的产业优势,投资入股茶号,从事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成为当地一名颇有名气的茶商。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茶叶成为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品,茶叶市场曾因两次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陷入低迷,太平天国战事平息后,茶叶市场得以恢复,西方对茶叶的需求再次刺激了中国茶叶市场的昌盛。凭借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胡廷卿赚得不少,生活也由此步入小康。

当然,秀才本身难以养家糊口,这是迫使他下海经商的内在原因。胡廷卿的儿子同样是位秀才,但束脩、喜包钱这些收入毕竟有限,不如经商来得多,因此也不得不走上了跟他父亲一样的道路。

 



就如戴名世所讲的,秀才下海经商需要本钱,即使有本钱,没经验亦是难免亏本,像胡廷卿这样的也仅仅是个例罢了,多数秀才终其一生穷困潦倒。秀才的窘境还体现在婚恋市场上。家境的贫寒使他们往往无力娶妻,若是不识抬举地向富贵人家求婚,还会遭到对方的嘲讽,这点可从《初刻拍案惊奇》中窥出一二。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中,有位名叫张幼歉的人向富商罗仁卿的女儿求婚,罗仁卿对家里人说:“如果他想娶我们家的女儿,除非他及第做官,那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明清时期诸如《三言二拍》这类的白话小说,常在某些篇章的序词处写上几句看破红尘的诗文,其实这些文章多出自于秀才之手。

许多不得志的秀才往往会去做写手,为了生活,他们甚至会去写小黄文,同时,他们会将自己的经历写进作品中,但故事的结局,往往是“金榜题名”“抱得美人归”,这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渴望有朝一日能“一举成名天下知”,然而这也不过是他们在落魄的现实里寻求一丝安慰的方式罢了。

可以说,秀才地位的高低是相对性而言的,但毕竟落魄的还是占多数,庆幸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不再像古代的科举一样是“一考定终生”,至少我们比古代的秀才多了更多的出路。



赞(26)
------------------------
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17 10:3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16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