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钱兔影视]  第113期  求求了!热搜千万别沉!这惨无人道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啊!
本頁主題: [钱兔影视]  第113期  求求了!热搜千万别沉!这惨无人道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啊!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钱兔似锦


級別:天使 ( 14 )
發帖:1747
威望:2327 點
金錢:80405 USD
貢獻:2500000 點
註冊:2023-01-01

[钱兔影视]  第113期  求求了!热搜千万别沉!这惨无人道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啊!



 

体育明星沦为过街老鼠,已然刷屏好几波。 人人都在声讨“偶像失格”,却让最该引爆热搜的事件,在舆论场上噤声—— 曾震惊全国的“豫章书院案”,重审了。 时隔6年,相信很多人再次看到这五个字,已记不清具体发生过什么… 豫章书院,一所南昌的“戒网瘾”学校。

 

它背着国学包袱,宣传能用孔孟圣贤之道,矫正问题少年的叛逆行为,感化心灵。 但实际上,孩子们被丢进了一所“集中营”。 新生会被强制扒下衣服,收走个人物品,关进“烦闷室”反省。

 

房间不到10㎡,没有窗户,到处是钢丝铁网,地上扔着一床臭被子和一排泄用的盆,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孩子们会在这种监狱都不如的环境里,一直待到不闹脾气为止。 有人不堪折磨,选择割腕、吞牙膏、喝洗衣粉自杀… 体罚没有标准。 吃饭慢、碗没刷干净、跷二郎腿、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动作都是理由。 轻者用手机厚、50厘米长的戒尺。 重者用拇指粗的钢筋做成的“龙鞭”。

 

打到手掌红肿、屁股淤血、戒尺断成两截… 有女孩才9岁,还在读小学三四年级,硬生生被“龙鞭”抽了30多下。 有女孩因为一个整理头发的动作,被校长荡妇羞辱,脖子挂满男同学的袜子示众。 伙食差到极点,像红辣椒炒青辣椒这种匪夷所思的菜,已经都算好的了。 吃出抹布虫蝇更是寻常。 豫章书院内上演的恶性罄竹难书,但案件的审判结果却不能平息民愤。 创始人吴军豹最重,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十个月,而最轻的则免予刑事处罚。 2020年12月,当地法院认定一审判决结果“事实不清”,发回重审,后改为异地审判(萍乡市安源区)。 上月底,“豫章书院案”终于完成了二审。 案件尚未宣判,但从刑法“二审不加刑”的规定可以预见,结果并不乐观。 即便如此,6年间原告和志愿者也从未停下寻求正义的脚步。 他们遭受过太多质疑谩骂、死亡威胁、人肉搜索,冒险换来的却是帖子限流、评论消失…

 

甚至有的志愿者被公司辞退、因不堪精神重负而选择自杀… 这不公平,可我们也只有无奈和叹息。 我今天要分享的这部电影,简直像来自50多年前的预言,把受害者对豫章书院的控诉具象成了画面。 影片中残忍的一幕幕,至今仍在上演:《感化院》

 



 

1968年,德国。 少年沃尔夫冈和死党偷看色情杂志时,被继父逮了个正着。 不出意外,沃尔夫冈狠狠挨了几耳光。

 

两人一向水火不相容,揪着这事,继父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沃尔夫冈送到了外地的一家感化院,接受特殊教育。 逆来顺受惯的母亲没有阻拦。 只是告诉儿子,圣诞节就能回来团聚… 第一晚,沃尔夫冈就目睹了霸凌事件。 一个男孩因为干活慢,导致集体晚餐减半。 男孩被堵在浴室的角落,有人愤怒地扒下他的裤子,往生殖器官上抹鞋油… 沃尔夫冈上前阻止,却惹火上身,遭到一顿痛扁,被人挤了一嘴鞋油。

 

等人群散去,沃尔夫冈试着安慰男孩,但对方只是让他滚开,警告他少管闲事。 一人犯错集体受罚,是感化院的规矩。 而犯错者通常会被其他人毒打一顿。 和沃尔夫冈预想中不同,感化院教授的,不是什么科学文化,更不是什么仁义道德。 而是如何把泥煤尺寸切得尺寸一致。 每天,孩子们都要准时集合,穿过一大片沼泽地,做苦力活。 院长对孩子们说,搬煤砖是为了锻炼体魄,每份辛劳上帝都会看在眼里。

 

转身,院长就和商人谈起了煤砖的售价… 就算双脚磨出血,也不能放慢动作,否则会被舍监用铁锹猛地拍打头部。 和奴隶没什么区别。

 

沃尔夫冈试过逃跑,但深一脚浅一脚的沼泽地压根跑不出去,回去后又是因为逃跑导致的禁烟令被人打。 尽管每次都被打得皮开肉绽,但血气方刚的沃尔夫冈始终没有向权力低头。 有一次,沃尔夫冈连累大家饿肚子。 他偷溜进院长的花园,想摘些西红柿给大家充饥,不巧被院长抓了现行。 那片花园是院长的心头宝贝,沃尔夫冈的下场可想而知… 院长把他摁在水缸里,几近溺死。

 



 



 

但,沃尔夫冈就是不放弃,发狂似的继续摘西红柿,以这种方式发出反抗。 手被踩出血,他依然不肯作罢,捡起一颗西红柿吃着,神情里满是挑衅。 迎接他的,是用力扬起的鞭子…

 



 

而惩罚登记册上,只留下不痛不痒的一笔:惩罚四耳光。

 

这些孩子的家人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感化院里经历了什么。 每封家书,都是在监视中写好的。 感化院的真实情况,一个字都不准提。 信上每句话,都好似浪子回头。

 

圣诞节如期而至,但沃尔夫冈却没有等到与母亲的团聚。 他在同学从厨房偷来的蛋糕里,认出了母亲的手艺… 原来,母亲寄来的所有东西,感化院从来都没有交给过他。

 

沃尔夫冈瞬间明白了,为什么每个同学都说,是爸妈不要自己了… 他又尝试过逃跑、秘密给母亲寄求救信,但都以失败告终。 他被麻绳捆着,吊在一个角落。 他被打到昏厥,遍体是新伤旧疤。 窗外阳光刺眼,但沃尔夫冈只能在幻觉里,再度与母亲相拥…

 



 

为了防止沃尔夫冈逃跑,感化院给他戴上了沉重的脚镣。 即便如此,干活也不准比其他人慢。

 

一天天过去,沃尔夫冈渐渐绝望… 某天,沃尔夫冈看到舍监无缘无故鞭笞同学。 再也忍不下去的他拿起铁锹,打瞎了舍监的一只眼。 他让同学们赶紧逃,可是大家都愣在原地,无动于衷。

 



 

因为孩子们知道,逃跑没有好下场。 只有一名关系不错的同学,和沃尔夫冈跑了出去。 好不容易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门铃就响了。 是院长。 沃尔夫冈害怕得呼吸急促、浑身发抖。

 



 



 

一番商量后,母亲决定亲自前往感化院,看看那里是什么样子。 眼看沃尔夫冈瘦了一圈,像只脏兮兮的野猫,不可能过得很好… 车在感化院门口停下。 沃尔夫冈下车后,继父伸手按下了母亲这边的车窗锁。 很显然,沃尔夫刚被抛弃了。 他哭泣着、怒吼着、祈求着,掀开衣服露出满身伤痕,向母亲证明自己的控诉句句属实。

 

母亲想冲出去,却被继父拉住。 母亲淌着泪水,躲开和沃尔夫冈的眼神交汇,淡淡地说了一句“开车”。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比家人的抛弃更令人绝望的了… 沃尔夫冈被带到树林里,独眼舍监让他自掘坟墓,然后生生被活埋起来。 不想闹出人命的院长救了他一命。

 



 

回到宿舍,沃尔夫冈发现,一起逃跑的黑人同学上吊自杀,已没了呼吸。 独眼舍监上前看了一眼,冷漠地说黑夜里看不清黑鬼,让孩子们不要自责,赶紧去干活。 独眼舍监的话彻底激怒了大家。

 



 

这次,没有人冷眼旁观。 他们抢走独眼舍监的鞭子,一下一下抽了回去…

 

当他们抢走钥匙,准备离开这个鬼地方时,沃尔夫冈却无动于衷,只是走到同学的尸体旁,失神地坐了下来。 母亲的抛弃彻底击垮了沃尔夫刚的意志,这个少年不想再逃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第二年,沃尔夫冈成了新一批学生的头儿。 给独眼舍监点烟,用同样的方式惩罚同学…

 

当希望的微光殒灭,屠龙少年终成喷火恶龙。 后来,继父去世,沃尔夫冈得到回家的机会。 接他的车上走下一个胖男孩,脸庞稚嫩,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一如当年,沃尔夫冈的期待…

 



 

这部上映于2015年的《感化院》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影片中的弗瑞斯特感化院是上世纪70年代前,最严苛的一所青少年矫正训练机构。 1945年以后,德国有超过80万个孩子,被送进感化院。 这3000多所感化院,由教堂和国家经营。 尽管历史留下了很多罪证,但直到2010年,德国国会才批准了赔偿。 彼时,很多受害者已不在人世… 影片中的每个细节,都让人不寒而栗。 比如,院长在感化院待过25年。

 

比如,有孩子为了离开感化院,主动为舍监提供性服务。

 

比如,孩子和家人处于“失联”状态,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则以为自己被父母抛弃… 对照电影,再回过头来看“豫章书院案”,二者并无本质不同。 案件重审时,有一条“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的罪名被提及。 当年,为了把孩子骗进豫章书院,有些父母会和“教官”串通好,让对方冒充警察,以调查办案为由,拿着手铐电棒带走孩子。 等上了车,孩子就被几个彪形大汉按得不能动弹,押送到豫章书院后,接下来发生的,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幕…

 

一份合同,把为人父母该尽的责任甩得干干净净,只留下未成年的孩子,在黑暗中轻声啜泣。 我想,究其根源,还是教育出了问题。 学校的教育不吸引人,老师也没有尽职尽责,导致孩子只能去做自认为更快乐、更美好的事情。 而父母又和孩子缺乏沟通,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是幻想着“旧方出新药”,把自己接受的教育套在孩子身上。 他们以为,只要花钱把孩子丢进熔炉,就能让“逆子”走上正道,不再贪恋电子游戏,不再抽烟喝酒打架… 他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一个网吧老板开的戒网瘾学校,一门一学年收费四万四的大生意。

 

记得5年前,豫章书院关门时,竟然有家长扯着横幅,在门口颂扬这间魔窟的功绩,表示会永远支持豫章书院办学。 被洗脑的家长,完全丧失了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沦为豫章书院的共犯。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一书中写到: 这个可怕的亡灵具有旧时代的严厉,他用自己的平庸去教育两个和他一样平庸的儿子,而且异想天开地指望他们光耀祖宗… 行为有问题的、头脑发疯的,都是父母。 生孩子,不是一项繁衍后代的任务。 被曝光的豫章书院,只是整个灰色市场的一小部分,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受害者们面临的困境是更加窒息和绝望的。

 

6年之后,豫章书院并没有消失。 今年1月,就有新闻曝出,河南中牟的“雅圣思素质教育基地”,存在严重体罚和虐待学生的行为。
 


图片源于网络 这是一所可以“包治百病”的机构。 有网瘾的、有心理疾病的、厌学、喜欢二次元的、大龄未婚、性少数群体… 都是收钱改造的对象。 简直是升级版的豫章书院。 有的孩子忍受不了,吃吞硫磺皂、喝洁厕灵、吞玻璃片自杀… 毫无意外,曝光恶行的受害者遭到了校方威胁,帖子也消失在茫茫互联网。 点进相关话题,我发现1月28号官方发布通报后,至今仍无调查后续。

 



 

从豫章书院出来后,很多孩子的生活状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人患上抑郁症和各种精神疾病。 有人睡觉时,在枕头下藏水果刀防身。 有人因为喝洗衣粉,落下反流性食管炎。 有人吞掉100多片安眠药,想寻求解脱。 原生家庭的裂缝,大概永远也愈合不了… 反观臭名昭著的杨永信,至今都逍遥法外。 我和此时此刻的你,有同样的疑问。 正义的黎明,还会来吗?

 




赞(4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4-30 09:0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23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