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原创]孔乙己的这碗鸡汤怎么熬?我给央视支棱一招秒硬
本頁主題: [原创]孔乙己的这碗鸡汤怎么熬?我给央视支棱一招秒硬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一代文嚎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549
威望:2637 點
金錢:2000412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06-28

[原创]孔乙己的这碗鸡汤怎么熬?我给央视支棱一招秒硬

 

想必大家知道的,源于央视,兴于网民,孔乙己的话题在前段时间又火了。

我只能猥琐地蹲一边观察不敢说话,因为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受了个假的九年义务教育,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是因为脱不下长衫吗?

在清代小说《姑妄言》里倒是讲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脱下长衫的故事。

有一个书生在一户吝啬的官宦家教书,有一天下雨了,财主便吩咐轿夫打伞送书生回屋。

书生走在路上,见细雨蒙蒙,便信口说了一句:“潒潒细雨润如酥。”

不料轿夫忽然说:“先生吟得好诗啊,我可以续一句吗?”

书生惊异地说:“你一个抬轿子的人,如何会作诗?”

轿夫笑道:“我难道娘胎里生下来就是抬轿的么?不瞒先生说,我曾经也教过书。因东家十分刻薄,便赌了一口气,我心里想:人生天地间,何事不可为?为什么受这个罪?身为无罪之囚,妻守有夫之寡。况古人说:宁为轿夫长,莫做一先生。我因此才到这里花钱买了个轿夫的头头当。”

书生听了笑道:“既然你能续我的诗,那你续一句看看。”

轿夫朗吟道:“夫师持伞送师夫。”

书生惊讶地说:“你这句我听不懂,什么是‘夫师’?什么又是‘师夫’?只有人称师傅的,从未见‘师夫’这种奇怪组合。”

轿夫笑着说:“我如今是轿夫,曾经做过老师,因此是夫师。先生你今天是老师,难保未来不会做轿夫。”

书生也笑道:“你虽然曾经也教过书,但今天却是轿夫。我和你的身份地位大不相同。”

轿夫大笑道:“我虽然地位不如你,但我收入比你高啊。我一年十二两银子,还有三担六斗米,但是你却只有十二两银子。”

说话之间,书生到家了。

轿夫对书生说:“先生,刚才都是说着玩的,千万不要介怀。”

书生回想他说的话,倒也好笑了一会。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也有现代的版本,但万变不离其宗,故事的核心精神都是自嘲放不下清高身段的知识分子,这才是真正的脱不下长衫的逻辑,可孔乙己却并不是。


 

鲁迅先生的这篇《孔乙己》篇幅并不大,故事中的孔乙己确实没考上个一官半职,也确实不会营生,日子越过越穷,“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在故事的最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混到这步的孔乙己是因为脱不下长衫吗?

在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识字且写得一手好字,这是一项不大不小的生存优势,我看到的孔乙己明明可以找到对口的工作,他的最大问题是好吃懒做,更严重的是手脚不干净。

大家都是普通人,咱们就事论事,好吃懒做和手脚不干净在哪个时代能被接受呢?

都说小酒店里的冷漠看客嘲笑孔乙己,如果你的生活里出现了这种人模人样却偷鸡摸狗的人,你难道会高看他一眼?

孔乙己还是个惯犯,尽管经常因为偷窃挨打,但就是死不悔改,直到碰上了丁举人这个硬茬,打断了腿,彻底把自己给葬送了。

这个动私刑的丁举人下手够狠,但是小说没交代孔乙己到底偷了他家什么东西,更主要的是孔乙己这个人屡教不改,碰到这种狠角色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还真没看出来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批判旧社会的“吃人”,孔乙己的人物原型或许就是他记忆中的某个人,这个可怜之人有可恨之处,但也不乏可爱和可亲。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有个因为赌博疯了的人,尽管我们叫他疯子,但他却从不伤人,每天笑嘻嘻,他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把两只手合拢起来能够吹出哨音。村里的小孩经常逗他演奏,他也是来者不拒。如果我写了这个人的故事,你觉得我是在批判谁吗?

我觉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没必要带着寻针找刺的心理,就好像他的文章就一定要批判谁才行,孔乙己的原型或许只是他记忆中的某个有缺点也有特点的人,写这个人只是出于一种情怀,并非为了批判,而故事里那些嘲讽他的人也并不是什么旧社会的邪恶产物,都是普普通通的有着善恶价值观的人而已。

无论是孔乙己,还是阿Q,他们遭受社会排斥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个人德行堪忧,尤其是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大家瞧不起他真的是因为他连个半个秀才也考不上吗?没能混个一官半职,大家最多也就是不巴结奉承,但一个人若是混到了被集体排斥的地步,多半就是自己的品行原因。

孔乙己的问题恰恰不是脱不下长衫,他连偷盗的事都干得出来,这特么是连底裤都脱了。

又怎能批评当时的社会没给孔乙己混一碗体面饭吃的机会呢?只能怪他好吃懒做兼手脚不干净给搞砸了。

要我说,孔乙己的这碗鸡汤就只能往穷且益坚或个人职业操守的方向去熬,要是配上蒲松龄、吴敬梓、温屁股等传统知识分子一块熬,何止是支棱,简直就是秒硬。


 

大名鼎鼎的蒲松龄就不用多介绍了,他的一生也很不顺,但是人家在财主家教书一干就是几十年,宾主之间相处融洽,甚至十分有感情。

蒲松龄更是没有好吃懒做的坏毛病,一部《聊斋志异》便是利用业余时间著就。

蒲松龄是个完美的正面典型,而另一个大文豪则是毁誉参半的典型,这就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吴敬梓本是富家子弟,考场上也是不顺,嫖到失联的他直接把自己混成了败家子,但是人家没有浪费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阅历,直接搞了部传世名著出来。

只有《金瓶梅》里的温屁股和孔乙己有得一拼,这个温屁股原名温必古,之所以有这个绰号是因为他特别喜欢屁股。

温屁股在西门庆家工作,备受尊重和信任,但这人却不十分自重,他虽然不偷书,但却偷人,而且还把西门庆的职场机密透露给了西门庆的竞争对手。

在温屁股刚出场的时候,作者就对这类知识分子做了高度概括:

“虽抱不羁之才,惯游非礼之地。功名蹭蹬,豪杰之志已灰;家业凋零,浩然之气先丧。把文章道学,一并送还了孔夫子;将致君泽民的事业及荣身显亲的心念,都撇在东洋大海。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峨其冠,博其带,而眼底旁若无人;阔其论,高其谈,而胸中实无一物。三年叫案,而小考尚难,岂望月桂之高攀;广坐衔杯,遁世无闷,且作岩穴之隐相。”

如同孔乙己被一家又一家的主顾赶出了门,温屁股也被逐出了西门府,时代虽然没有特别宠信这群考场失意的知识分子,但也没有造化弄人般地恶意捉弄,他们只想享受一席长衫带来的名誉和机遇,却不想想早有衣冠禽兽、斯文败类等词汇为自己的非礼行为标明了价码。

“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峨其冠,博其带,而眼底旁若无人;阔其论,高其谈,而胸中实无一物。”

如果兰陵笑笑生可以明确地表示瞧不起这类人,鲁迅笔下的看客们瞧不起孔乙己的行为又怎能定义为冷漠呢?这类人又岂是当今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大学生可比的呢?

(本文完)

想要了解温屁股的更多精彩表现,您得有温屁股的探索精神,所以只能劳驾您亲自一读《金瓶梅》了。

最近有读友分享给了我一部有意思的《金瓶梅》版本,简体字,无删减,清晰精美,且有全彩插图,插图出自大名鼎鼎的戴敦邦大师之手。


不敢独享,故分享给大家,书籍状况见下截图所示:

 
 
 
 
1、请进入公众号领取,不公开下载链接是因为不想没原则地到处传,尤其是《金瓶梅》的相关书籍,本号将长期且只分享合法电子书籍,请勿索要其他任何
2、本人也要工作糊口,平时很忙,无法做到“秒回”,玻璃心请绕行;
3、请不要问我其他还有什么书,甚至要我给出书单供你挑选,更不要点名问我索要本次分享以外的书籍,同样的原因,我也要忙于生存,一旦给了大家“公共图书馆”的错觉,我会疲于应付,你看到了我分享什么书,然后直接向我报书名就好;
4、书籍为PDF格式,我不会转格式,也没有其他格式的提供,请注意自己是否有合适的浏览软、硬件;
5、收到后请点击保存,不要反复要;如反复要,手抄本文,或发6.9元红包。

 
 

赞(7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4-13 20:4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15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