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混吃混喝]江西歸來不吃粉。[13P]
本頁主題: [混吃混喝]江西歸來不吃粉。[13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超级混混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2735
威望:1870 點
金錢:1412771 USD
貢獻:166666 點
註冊:2006-12-16

[混吃混喝]江西歸來不吃粉。[13P]



 



“圈”是如今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现象,但凡一个行业成了气候,那就是一个圈。
影视有影视圈,相声有相声圈,文学有文学圈,社交有社交圈,娱乐有娱乐圈……
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方向感”不好的人,进了这些圈准要懵圈犯迷糊。
一般情况下,这些圈不太能迷惑得了江西人,因为老表们都懒得参与。
在江西老表心中,甭管什么圈,都不如以家为圆心,以百米为半径圈出来的那个圈——无他,只因这圈里有十来家他们如数家珍的米粉铺子。

米粉铺子,才是江西人生活里的灯塔。
一天是,一辈子都是,有米粉铺子,江西老表就永远不会犯迷糊。

 



像江湖上都相信“天下武功出少林”一样,江西人都相信“天下米粉出江西”
外省的米粉再千娇百媚,江西人也不屑一顾,看都懒得看一眼。
管他广西米粉还是湖南米粉,就是不如我大江西米粉。
一定要点头称是,一定不要露出半点怀疑。
江西人早防着你呢,一旦见你表情不对,啪就甩出一本厚到能砸死人的书,一脸骄傲一脸傲娇:说到粉的事儿,我能骗你吗?

“中华米粉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的九江。”
——钱钟书 《管锥编》好好看看,钱钟书钱老先生还能骗你不成?
实事求是地说,其他省份的粉,见了我大江西米粉,都得毕恭毕敬喊一声“老祖宗”

 



广西、湖南、安徽、湖北、江苏那粉是怎么来的?
你翻翻《中国移民史》,看看仅明朝洪武年间,从江西迁到这些省份的移民有多少?210万。210万江西人,带到南方各省的,除了喜食米粉的饮食习惯,还有制作米粉的手艺。
什么?明朝太晚了?宋代人就已经开始吃米粉了?

嗨,早说呀。宋代米粉,那也是我大江西人发明的啊。
南宋初年,文学家楼钥有诗,明写了“江西谁将米作缆,捲送银丝光可鉴”。
南宋末年,江西弋阳人谢枋得在《谢人惠米线》这首诗歌里,详细描写了米线的制作工艺,其工艺流程与现代米粉制作工艺几乎无异。

 



毫不含混地说,南宋时我大江西的米粉就已“出圈”了。
不信?你翻翻《宋诗钞》,看看淮南夫子陈造怎么说的,“予以病愈不食面,此所嗜也,以米線 (xiàn) 代之。”
不是很懂?没关系,我给你翻译翻译:我病了很久啦,本来爱吃面,现在吃不了了,就拿米线来替代。
看见没?陈夫子拿米线替代他最爱的面条,我大江西的米粉,就是这么棒!
各省米粉的“老祖宗”,可不是白当的。

 



为什么是江西人先发明了米粉?
其实,站在鄱阳湖平原上看一看就明白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把江西五大河流悉数揽入怀中,造就了这个面积占江西全省面积23.2%的庞大湖滨平原。平原之上,河湖纵横、沟渠如网,河湖港汊之间良田美畴无算,阡陌相连,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早在宋代时,江西九江就是“天下四大米市”之一。有米有市,商业繁荣,米粉米线在江西出现是顺理成章的事,据说明代嘉靖皇帝极喜吉安的峡江贡粉,还亲切地称之为“忠贞米粉”。在皇家之外,还有一股“神秘力量”对江西米粉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那就是江右商帮。
许多人久闻徽商、晋商大名,却不知江右商帮曾与前两者并称为“三大商帮”。这些江西商人走到哪里,就把米粉铺子“背”到哪里。总之,天时、地利、人和,江西米粉都占全了,想不“成功”都难。

 



古人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江西人说“十步之内,必有米粉铺子”。
在江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大城小县到处都是米粉店。
如果有幸逛过江西的夜市,你就会看到江西的烟火,全在一碗米线里
滚水煮粉、凉水淘洗、大竹篓从锅里捞出来,沥干装盘、佐味调料,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比解牛的庖丁还要游刃有余,比卖油的油翁还要熟能生巧。

 


 



虽说每天一睁眼,江西人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吃粉吃粉吃粉,这事儿有点夸张,但一天不吃粉,江西人就浑身不得劲儿,这倒是真的。
如果早上没吃着,晚上怎么也得找补回来。
据统计,2021年,江西米粉年销量达170多万吨,米粉出口量占全国米粉出口总量的30%以上,全省新增米粉销售门店5000多家,在北上广江浙沪等一二线城市新增连锁门店超1000多家。
江西人顺水推舟,打出“中国米粉看江西,江西米粉看南昌”的口号,创办了“中国米粉节”,就在省会南昌举办。
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江西米粉振臂一呼,又把从江西走出去、在各地开枝散叶的“子子孙孙”们召唤回来,参加“中国米粉节”。想想这事,真是神奇。
从东汉到如今,这世上风云变幻,但米粉还是那个米粉,生活还是那个生活。

 



上文数据,并未完全摆出,还有一个叫人吃惊的数据。
你猜江西人每天要吃掉多少米粉?
答案是:1000吨到1200吨之间。
为了这个数据,你知道江西各地有多卷?
关于米粉,江西人有句口头禅——乡乡有米粉,县县不同味。
这还真不是江西人自吹自擂。
就拿南昌来说,一天要吃掉100吨米粉,从拌米粉到炒米粉再到泡米粉,看似只有简简单单三种吃法,但你在南昌多待几天多吃几家米粉店,别的不说,单就拌粉一样,你就会明白“千店千味”才是江西米粉的真谛。

 



虽说“江西米粉看南昌”,但历来各地对此说都颇不服气。
不止对南昌不服气,对彼此也不服气。
九江人说,拌粉是南昌的好吃没错,但炒粉还得看我们九江,再配个煨汤过早,最是地道。话音未落,萍乡人就跳脚了,炒米粉看九江?来我们萍乡吃吃,看谁的炒粉最辣最过瘾。宜春人也按捺不住了,就你们那炒米粉也配叫炒米粉?要我说,“走南闯北,走到宜春还得”,我宜春炒土扎粉才是天下第一。

 



景德镇人说,炒粉看你们是没错,但冷粉还得是我瓷都。鹰潭人不服了,一身瓷气,冷粉有什么好的?要我说,还得是我鹰潭牛肉粉,汤汁红艳、米粉嫩滑,再配上大块牛肉,那才叫一个爽口。新余人又要反驳了,要说口感,还得是我新余腌粉,十多道加工程序,滚水煮冷水汆,才叫一个爽滑劲道呢。抚州人也忍不住了,嘀咕道,一个腌粉有啥炫耀的?肯定是没吃过我抚州泡粉,粉本身的口感就不说了,光是一碟配菜就够你消化的了……

 



有人开玩笑说,想让江西人内讧,只要提一嘴“谁的米粉最好吃”就够了。
说是这么说,但也确实从侧面说明了江西人对米粉的爱,在“家里”可以内讧,但一出江西,米粉就是家乡的味道。
每个离乡在外的江西人,家里都备着一份干米线。
离了江西,他乡的米粉,总是差点意思。
想家的时候就下一碗,纵然万水千山,当米粉的香气充盈厨房时,江西也近在咫尺了。



赞(19)
------------------------
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02 11:3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22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