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开年暴击…
一半是呐喊,一半是绝望。
句句挑战“认知尺度”,全程让人血压飙升。
故事虽发生在邻国越南,但却戳中了某根中国社会的敏感神经。
豆瓣开分8.9,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短名单。
这次,别再抹去她们的哭喊:
《迷雾中的孩子》
14岁的琪生活在越北的山区。
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是“赫蒙”(中国称为苗族)这个古老民族世代生息的地方。
天然屏障隔断了赫蒙族与外界的往来,许多人甚至连越南话都不会讲。
这里最充裕的东西,非贫穷莫属。
和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一样,琪在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喂牲畜、干农活、做家务,样样都要替家里分担。
有时候,琪一放学就要直奔田间刈稻…
在琪的原生家庭,父权至上。
琪父整日酗酒,对家事漠不关心,还总是没来由地辱骂母女两人。
露骨的成人话题也从不避嫌,直接当着琪的面,讲带颜色的话。
嫁进门多年,琪母一向忍气吞声,不敢同丈夫唱反调。
久而久之,母亲把矛盾转移到了琪身上。
语言冷暴力是家常便饭,没头没尾的八卦都能揪着琪进行一番“荡妇羞辱”…
但,被命运催熟的琪从未怨恨过谁。
她学习成绩优异,憧憬着将来考个好学校,离开穷病肆虐的大山,带母亲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一切都在农历新年被碾得粉碎…
在赫蒙族,有一个让人听了眉头紧蹙的“传统”——抢婚。
每到新年,就会有赫蒙女子被绑走当新娘。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像琪这样的未成年少女。
比如,2015年琪的姐姐被绑架,那时她刚读高一,为了成婚不得不辍学,17岁就怀上了二胎…
琪母过段时间才发现大女儿不见,到处打听大女儿的下落。
最后是从邻居口中得知,女儿被绑架的实情。
琪母早就默许了这件事的发生,因为她自己也是被绑来的。
当年,琪母无视“下午四点后不许出门”的禁令,结果正中琪父下怀。
噩运在一代代赫蒙女性的身上循环着…
母亲对琪强调着:新年本就是抢新娘的季节,如果被绑架的话不要哭,万事都要自己去应对,家人们不会插手。
但,她会哭着挽留琪。
因为如果琪被绑走的话,就没有人在她醉酒时帮忙喂猪做饭了。
天真的琪却觉得,只有蠢货才会绑架自己。
殊不知,命运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一天,琪去热闹非凡的新年市集玩,遇到一个叫旺的男生不断献殷勤。
几番花言巧语就被旺带回了家。
为了打消琪的顾虑,旺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个很正派的人,不会做出绑架的事。
琪母在家等到天黑,仍不见女儿回来。
这才恍然间意识到,女儿被绑架了…
《迷雾中的孩子》是90后导演何黎艳的首部纪录长片作品。
该片先后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何黎艳 图片源自网络
“抢婚”的故事其实是一次“跑题”创作。
起初,她只是想记录琪美好而又短暂的童年。
跟拍的过程中,导演了解到赫蒙族有抢婚的“习俗”,并且琪有同学被强奸和拐卖。
这让把琪当亲妹妹对待的导演忧心忡忡,于是决定调转角度,将镜头对准赫蒙族女孩必须经历的吃人噩梦。
这部纪录片前前后后共拍摄了3年,积累的素材长达100多个小时。
之后又花了1年时间剪辑,才终于把抢婚始末完整地呈现出来…
影片前40分钟左右都是对琐碎日常的记录。
虽说穷苦,但也能看到在琪的童年里上演的稀松潦草的欢乐。
然后画风一转,瞬即堕入深渊…
为了保证影像的相对客观,纪录片导演往往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干涉主体的行为被视为创作禁忌。
所以,旺带走琪时,导演并没有上前阻止,只能目送琪远去的背影。
回到家,导演急得落泪,琪母却安慰她说“不用担心,是琪活该”。
琪母对此事的态度很复杂。
先是打电话给琪,确认女儿的安全状况。
转眼就打听起了旺的家世。
老幺、父母健在、家里很穷、同样是赫蒙族…
场面立马变成了一次不合时宜的相亲活动。
琪妈提出接女儿回家,却被琪爸一口否决掉。
一想到今后要独自面对醉醺醺的琪爸,再也没有喂猪做饭的帮手,琪妈又拨通了女儿的电话。
抹着泪叮嘱琪:要保持清醒,勒紧裤腰带,不能让旺碰身体…
琪妈到底是抢婚的受害者,对女儿即将面对的一切再清楚不过。
但,生活的刺扎进肉里,让琪妈痛得失去分寸。
爱和怨,仅仅一念之间。
第二天,旺的家人登门拜访。
递烟倒酒,以家人相称。
仿佛这门亲事光明磊落,绑架从未发生过一样。
琪爸嘴上说着孩子们的事让孩子们自己决定,可是行动骗不了人。
他“明码标价”,盘算着琪的嫁妆。
2000块钱的嫁妆、300块钱给家里亲戚买礼物、10公斤鸡肉、100公斤猪肉和20升酒。
琪成了一种能用金钱和酒肉做交换的资源…
聊起家常,旺母透露大女儿也是在14岁的时候结婚的,二女儿被卖来中国,至今都与家里失联。
旺父也是个酒鬼,一看就是不靠谱的家伙。
吃过饭,两家人商量出了结果:明天先让旺和琪一起回来,再决定要不要结为连理。
第二天,旺如约而至。
一回到家,琪就躲到一边,独自抹眼泪。
她并不喜欢旺,更不想嫁给旺。
奶奶建议让琪告诉旺:要先完成学业再结婚,等不急的话就娶别的姑娘。
但,琪压根儿不想延后结婚,而是不想和旺结婚。
琪母摆好酒杯,让琪作出决定,如果结婚就喝同一杯酒,然后就可以住在一起了…
琪很无奈,只能躲到学校去。
没想到,琪母跑来学校抢人。
老师知道事情原委后,坚决不肯放人,还差点报警求助。
而琪母却说老师是大骗子,自己的女儿用不着别人管,生拉硬拽带走了琪。
争执之中,琪早已哭成泪人…
她没得选,一句“赫蒙族老传统”大过天,即便越南女性的法定婚龄是18岁。
其实,连旺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绑架琪。
贫穷让旺辍学在家,未来一片迷惘。
他这么做或许是突发奇想,又或许是觉得很酷、有面子。
反正,“习俗”会为自己的冲动和鲁莽买单。
没过一会,学校和人民委员会的人登门见双方家长,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孩子要到法定年龄才能成婚。
可这一切显得苍白又无力。
琪的姐姐、母亲,旺的两个姐姐…
哪一个不是被法律保护,却又不得不向世俗低头的人呢?
好说歹说,旺就是不愿意喝“分手酒”,非要赖在琪的家里过夜。
醉酒后的琪父丑态尽显。
他警告琪:不管你怎么决定,都得让旺有床睡。你是女人,不是男人,记住这一点,最好别给我逃跑!
还冲着镜头开玩笑,说要把导演绑回家,给儿子当老婆…
看得人倒吸一口凉气。
好不容易把旺送走,对方却说还会再次上门。
话里隐约透露着不祥的预兆。
母亲知道旺不是女儿的如意郎君,不过要琪拒绝旺时委婉、圆滑一些,要学会安抚对方的情绪,不然会被别人说闲话。
而且,琪母竟然和旺共情了…
口口声声要理解旺的难处。
琪连讲一句拒绝都要把“受害”的身份变成“施害”,还要承受一堆指责和谩骂。
果然,旺一家人再度登门的意图不会简单。
这次,他叫来帮手。
二话不说,几个人直接把琪往外拖。
显然,他们想以这种粗鲁的方式逼琪就范。
而琪的父母选择袖手旁观。
还是那个说法,把决定权交给琪…
琪绝望地挣扎着,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很快就引来了人群的围观。
导演再也看不下去,伸出援手却被琪的奶奶挡了回来。
“别害怕,你的新生活就要开始…”
新生活?
不过是一个女孩拿到了幸福和自由的死亡证明罢了。
从此再也无法坐在书声琅琅的教室,再也不能完成带母亲走出大山的愿望。
独自一人,步入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的循环。
在14岁的年纪,被迫提早成为一个女人。
最终,琪的反抗换来了一杯“分手酒”。
但不是每个赫蒙族女孩都有第二选项。
琪的童年在这次慌乱的拉扯中,落下帷幕。
没有人会为这件事负责。
影片最后,琪说:多希望我能再当一次小孩…
远处,云雾依旧缭绕。
像她的命运,一片迷津。
在电影节上,导演哽咽着向观众透露了琪的后续生活——
琪说服了家里人,转去寄宿制高中继续念书。
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琪获得了一笔不错的奖学金,可以供她上所好大学。
因为种种原因,琪未能继续读大学,而是选择和另一个男孩结婚。
17岁时,琪生下一名女婴。
可以预见,琪的女儿又将成为绑婚对象…
其实,最初赫蒙族的“抢婚”习俗并非这般模样。
从前,私定终身的赫蒙情侣要面对繁文缛节,逾越很多世俗藩篱。
一些拿不出彩礼的男孩会去“绑架”女孩。
女孩假装反抗,然后便会随男孩回家。
那时候的“抢婚”习俗被赋予了美好寓意,不至于让两个相爱的人遗憾错过。
但,越走越偏,越发展越畸形。
习俗已演变成一场对赫蒙女性尊严的集体践踏。
我留意到,在相关视频和新闻的评论区,不乏对“女权”的揶揄。
本末倒置。
一个少女在光天化日下被绑走当新娘…这分明是严重的“人权”问题!
事实上,除了越南,还有很多国家存在抢婚陋俗。
比如,地处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
在当地,“抢婚”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游牧时代。
它被视为一项不可改变的传统。
而当传统大于宗教,宗教大于法律,女性的生存环境就会危机重重。
650万人口,有近1/5的人是抢来的婚姻。
2008年,吉尔吉斯斯坦上映了一部名为《纯酷》(Boz salkyn)的电影,有明显歌颂“抢婚”的倾向。
《纯酷》剧照
这部电影引导了民间的价值观,“抢婚”开始从乡下蔓延到城市…
连出门打个水的功夫,都有可能被掳走。
邻居们大都选择坐视不理。
如果被警察逮着,只用告诉他们这是婚礼的其中一步就万事大吉了…
被绑走后,男方家的人会强制给女孩戴上白色头巾(同意婚事的标志)。
之后,男方会拉着事先准备好的彩礼去女孩家里“赔罪”。
而此时,女孩家里也已备好酒菜。
如果女孩逃跑,一位老妇人就会躺在门口。
敢跨过去的话,女孩全家都将受到“诅咒”。
人言可畏。
女孩只能委曲求全,即使绑架她的男孩是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当地还习惯把洞房之夜的床单挂出去,赤裸裸地炫耀上面的血渍。
“抢亲”是家暴、离婚、自杀的重灾区。
甚至会有一部分女孩在选择离婚后,不被原生家庭所接纳,只能通过卖身来维持生计。
1994年,吉尔吉斯斯坦就明令禁止“抢婚”行为。
违者将面临10年监禁。
但,政府依旧对这些刑事案件视而不见。
恶之花处处盛开…
是否这些对女性权利的长久忽视、对女性地位的长久蔑视,会令“抢婚”成为罪犯的温床?
答案不言而喻。
去年4月,27岁的吉尔吉斯斯坦女子Aizada Kanatbekova遭遇三名男子的绑架,她因拒绝当新娘而被杀害,约500名民众上街集会抗议。
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各类“404事件”好像与“抢婚”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历史告诉我们,妇女地位的高地,最能直观地反应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但,总有一些地区,糟粕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连“教育”都无能为力。
姑娘们惊恐地嘶吼着,在漫漫长夜里以泪洗面。
反抗之后,却还是要在一个崭新的日子,绝望地走进宿命…
她们的哭喊会被抹去。
大风一刮,好像从未来过这操蛋的人世间…
[ 此貼被钱兔似锦在2023-02-13 21:17重新編輯 ]
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