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过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三年来,新冠疫情带给我们这一代人的伤痛和撕裂,已经成为很多人有生之年都挥之不去的阴影。把疫情称为一场灾难绝对不是夸张。就像阴影总伴随着光明。在每次的灾难之中,我们能看到的除了英勇、团结和牺牲这些令人感动的瞬间。也总能看到一些趁乱发国难财的身影。尽管时代早已不同了,但这群人似乎从未绝迹。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这些人的身影。2003年非典时期,在我的家乡小县城里,就有人就靠着囤积出售板蓝根一夜暴富。传闻他们中有些人,仅仅用了两三周的时间,就赚够了钱在大城市买了房子,换了车子。这样的致富受到了不少人的谴责,但居然也成了很多人口中的传奇。这些一夜暴富的事迹,在当地一直口口相传,甚至成了年轻人竞相追仿的对象。他们相信,马无夜草不肥,一夜暴富就要刀口舔血,火中取栗。那些在非典疫情之中发家致富的人,至今还念念不忘那些日进斗金的日子。02要谴责他们吗?要!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只要能够赚到钱,发“疫情财”的人并不在意那些所谓的道德批评。新冠疫情开始的时候,就有人迅速打起了口罩的注意。我亲身经历,一个N95口罩就被炒到了45元一个。而一个额温枪的价格,被炒到了将近500元,而实际上成本不过区区几十块钱。这本身就是发国难财,发疫情财!口罩的价格被哄抬上天,利润甚至达到恐怖的几十倍,但依然无法满足有些人发“疫情财”的胃口。他们不但要赚钱,还要昧着良心去赚。在一次行动中,警方一次缴获了32万多只劣质口罩。电视画面转播的缴获现场令人不忍直视。生产原料随意就堆在地上,机器上满是污渍。别以为这事儿只有那些下三滥不入流的人才会去干,事实上甚至连一些正规企业,在利润面前也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冲动。我很想问下那些趁机发“疫情财”的人,会不会感觉到自己的良心在痛?03口罩这些东西,只要给出时间空间,就能很好地调控。但有些东西就很难打破垄断。典型的就是核酸。最初的核酸检测价格高达280元。当时就有人提出质疑,一次核酸检测的成本再怎么算,一个棉棒,加一个试剂,再加上人工,撑死也不会超过20。但那又怎样?疫情这几年,百业待兴,唯独核酸检测公司一枝独秀,红红火火,利润飙升百倍,甚至个个还摩拳擦掌准备上市。更令人愤恨的是,拿着巨额利润的核酸检测机构,却并没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反而频频出现造假,导致防疫成本急剧升高,人民群众的血汗钱就这么无谓地打了水漂。现在防控政策愈加宽松了,核酸小屋也撤了,核酸机构的大红利时代似乎也到了尾声。但因为不少单位和场所还要求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所以,有核酸检测机构还要挣扎着把握住最后的机会,念好最后的“生意经”。比如说,网传有一家核酸检测机构,可以提供单人单次当天上门核酸服务。但是,费用却高达598元。虽然说商业时代,你情我愿就是买卖。但一次核酸收费598元,这些人确定不是在抢劫的时候顺带给受害人做了个核酸?04核酸暴利的时代,注定要过去了。但那些精于算计的人很快已经开启了抗原的生意。成本也就几块钱的抗原,居然被哄抬到了将近60元,而且在很多地方还买不到。稍微留意一下,不少人都发现,现在获得生产抗原资质的那些个公司,居然还是之前做核酸的那些主体。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真的是躲得过核酸,也躲不过抗原,横竖都是一刀,这难道就是韭菜专属的悲剧?本想防控局势放宽之后,各行各业会迎来百花竞开,但没想红火起来的还是那些卖药的公司。比如平时价格也就二三十的连花清瘟,分分钟便涨到了102一盒。爱买不买,想买还不一定有货。就算国家严厉打击这种哄抬物价的行为,但奈何在这些人眼里“花样总比困难多”。你不让涨价,那就捆绑销售。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这样的新闻,想买连花清瘟,就得捆绑购买其它平时不怎么用得上的药品。一个大礼包,标价888。甭管里面有啥,反正有一盒是你想要的连花清瘟就行。你要是稍微犹豫,那边就不会耐烦催你。要买就买,不买不要耽误人家做生意。说白了,这波人就是摆明了要趁着疫情再发一波横财而已!05我们骂过那些把板蓝根价格抬上天的不良商人,甚至恨不得能亲手把这些人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但现实是虽然骂声一片,他们却毫发无损。当年老子靠板蓝根发财,现在他们的儿子孙子长大了,又开始发新冠疫情的财。从口罩到温度计,从防护服到核酸检测,又从抗原到连花清瘟等药剂。甚至是疫情期间保供的蔬菜,一颗都能涨到了26元……为了趁着疫情发财,这些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我们不反对诚信公平做生意,也绝对没有仇富心理。这三年里,当全民都陷入苦战的时候,就算做不到同仇敌忾,也不能以此为机昧着良心做收割同胞的生意。我一直在想,难道真就没有一点手段,能给那些昧着良心发疫情财的人一些教训?看着这些在疫情中一夜暴富的“核子”们,心里是真的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