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最近,小某书上的网红博主们,又带火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新热潮:围炉煮茶。
在桌子中央架上一个小巧的炭炉,放上一张铁丝烤网,再摆上热气腾腾的茶壶。
茶壶周围,还要放些红薯、柿子、年糕、红枣、板栗等有季节感的食物,出片率满满。
约上三五好友,围坐在炉子旁边,边喝茶边享用茶点,享受片刻的松弛与惬意。
然而,围炉煮茶的真实场景,真的如同网红们所描述的那样美好吗?
有网友在打卡了上海一家围炉煮茶店后,揭穿了网红们拍照的骗局: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摆得满满当当的围炉煮茶,其实都没点炭,或者炭已经灭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根本不能这么烤啊!
这些食物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和火力是不一样的,挤在一起烤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焦的焦,生的生。
就像鸟鸟说的:致癌物质和沙门氏菌并存。”
而被蒙在鼓里的网友们,纷纷贡献出了各种“围炉煮茶翻车”名场面:
烤焦的玉米和地瓜;
烤黑的花生和香蕉;
外焦里生的年糕......
食物烧焦了还是小事,各种安全隐患更是不容忽视:
有人将开水倒进崭新的茶壶里,壶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裂开,飞出好几米远;
有人用瓷砖和炉头自制炉灶,最后整块瓷砖都自行裂开,精致的茶壶也摔碎了;
有人怕烧坏桌子,特地在炉子下面垫了个隔板,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过烫出一个黑洞的命运;
更不用说一些在室内自己烧炭火围炉煮茶的,随时面临着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很遗憾,想从围炉煮茶中获取治愈和松弛感的年轻人,大概率根本松弛不下来。
你得精确计算着不同食物烤熟的时间,全神贯注地给它们翻面,时刻关注着炭火的情况,还要警惕茶壶不能被烤裂、桌子不能被烧焦......
但这些仍无法阻止,有大批年轻人前赴后继地赶往这些“围炉煮茶”网红店打卡体验,要预约还得赶早。
398元的2-4人套餐,内容是喝烤到发酵过度的廉价红茶,和吃成本价几块钱一斤的砂糖橘。
万万没想到,平平无奇的香蕉、馒头、红枣、板栗,换了个“围炉煮茶”的包装,就能身价翻了好几倍。
而各大电商平台上,一整套炉子、壶、烤网、托盘、果篮加起来,也要将近1000元。
在禀赋效应的加持下,年轻人们乐在其中,只为了获得一份网红们所宣传的“仪式感”,以及几张可以发朋友圈的美美“照骗”。
02类似的,之前有个话题冲上了热搜:“多对情侣迪士尼流水线式接吻拍照”。
在上海迪士尼的梦幻城堡前,当烟花照亮夜空的时候,三四十对情侣齐刷刷地接起吻来。
而他们面前的摄影师则赶紧快速地按下快门,卖力地拍出一模一样的照片。
当浪漫都被同质化、流水线化,场景未免显得有点滑稽。
追求“仪式感”没有错,但细细想来,我们究竟是在追求谁定义的“仪式感”?
是谁在告诉你:
秋天要喝第一杯奶茶?
小雪要吃第一份炸鸡?
不会玩飞盘就out了、露营才是新中产的标配?
你以为的自由意志,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受网红的影响、商家的洗脑。
他们告诉你:这个时间点该做这件事,所有人都在追求这个,你不去体验一下就落伍了。
他们深谙心理学上的“社会趋同倾向”,懂得如何让人们陷入“刻奇”之中,难以自拔。
什么是“社会趋同”?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从众行为。
有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人在诊所门外,等候就诊。
这时候来了一位女士,她很惊奇地发现,诊室门外有盏铃,会规律性地发出嘟嘟之声。
每次铃声响起,所有候诊的人,都会起立,微微鞠躬。
事实上,这些候诊人群,全都是托,是实验者安排来,迷惑唯一的受试者女士的。
起初,女士还没有陷入从众行为,而是独自坐着。
但随着铃声越来越急促,周围的人规律性起立鞠躬,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严肃。
终于,女士也顶不住压力,跟着所有人一起起立、鞠躬。
就这样,托儿们一个接一个地退场,而新的患者不断到来。
很快,诊室门外,全都是真正的患者。但他们,都随着女士的动作,听到铃声就起立、鞠躬。
作家李娟在《冬牧场》中写道:“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
然而,什么时候要从众,什么时候要独立判断,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03也许,真正的仪式感,不仅仅是去追逐网红的脚步,去打卡同款餐厅、去拍出同质化的照片。
光顾着跟风和迎合他人眼光,即使透支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仪式感,很可能沦为一种浮夸的表演。
真正的仪式感,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用心过好当下每一天的平凡生活。
《老友记》中,有这样一集让我印象深刻。
莫妮卡和钱德勒终于要结婚了,但莫妮卡的父母竟偷偷将她的婚礼基金拿来买海滩别墅。
这导致莫妮卡一直梦想着拥有的,那种奢华盛大的婚礼,变成了泡影。
这时候,钱德勒给她看了自己的存款,莫妮卡重新兴奋起来,因为这些钱足够她用来办一场顶配的婚礼。
但两人却在这件事上有了分歧,钱德勒一开始并不同意,把这些年的积蓄全花在一场婚礼上。
但后来,他还是对莫妮卡说:“我跟你求婚的时候,就答应你要让你一辈子幸福快乐,如果一场完美的婚礼能让你快乐,那我们就办吧。”
而莫妮卡也想通了,她问钱德勒,这些钱你原本打算用来做什么?
钱德勒憧憬地说:“我们可以在郊区买个带院子的房子,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学骑自行车。
我们还可以养只猫,在它脖子上栓上铃铛,当它从小门中进出时我们可以听到铃铛响。
对了,我们还要在车库里留个房间,给好朋友乔伊养老。”
莫妮卡笑了,说:“我不想要一场盛大奢华的婚礼了,我想要你刚才说的一切,我想要一场婚姻。”
让生活有仪式感的前提是,将每个平凡的当下过好。
否则再美好的“伪仪式感”,回归现实后都只会留下一地鸡毛。
就像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写道: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比起虚无缥缈的作秀,不如用积极有趣的生活态度,去收获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份小确幸。
赞(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