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疫情刚好三年!这场令人痛恨的疫情真的该结束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战胜疫情的好消息,随着东风会不会提前到来?0211月29日,一篇“‘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的雄文,在全网传得火热。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从来只有“人民至上”,没有所谓的“防疫至上”。这句话在苦疫情日久人民群众心中共鸣出巨大的热情。同日,国家卫健委发声: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至此,不少人惊讶地猜测:风向变了?!这一方针和半年前的“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政策相比,是巨大的变化。形势在不断发生变化,政策也应随之调整。1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了一个高级别会议。参会人员有张伯礼、沈洪兵、王军志、梁万年、杜斌、冯子健、杨维中、董小平等8位防控领域专家。在这场会议上,要贯彻: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走小步不停步。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看到新闻之后,不少人都在激动地猜测着疫情防控可能的新变化。不少人也都期待着,这场战疫的胜利能尽早到来。民心何在,不言自明!03就在会议当天,广州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11月30日,在北方很多城市迎来第一场雪的时候。广州吹响了科学防疫政策调整的集结号。严格落实“二十条”,精准科学防控。1、解除临时管控区2、取消全员核酸3、实施精准防控4、时空伴随者不再黄码5、密接者首选居家隔离6、加强疫苗接种7、全面复工复产,大力恢复经济建设我相信这些措施的出台,一定是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要知道,这时候的广州,防控形势其实并不乐观。顶着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454例的巨大压力,做出上述决定。重压之下,殊为不易!但其实更难的并不是这一步,而是接下来怎么办?是否还会出现石家庄打响第一枪之后的尴尬?孩子们不敢送去上学,工人不敢回去复工?解封的城市,甚至比静默还要静默?广州吹响了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集结号,但后面的困难依旧不少。如何让老百姓正确认识新冠病毒,清除内心对病毒的恐惧?如何彻查核酸造假,让核酸检测真正承担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如何完善救治的医疗体系应对可能的新增?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重症甚至死亡病例引发的民众恐慌?……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背后,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毅力、有智慧地尽快恢复人民群众的常识、信任、信心和决心。我很期待广州,能树立一个好榜样!04正如那篇雄文所说:疫情发展到现在,防控早已不是开“盲盒”。任何一次调整,其实都是政策的迭代、防控的优化,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我相信政策的调整,一定有自己的科学依据和深远的考虑。11月的最后一天,有人用镜头记录下来解除封控措施的广州街头。人们聚集在一起,迫不及待等着蓝色铁皮的拆除;【图片来源:新周刊】很久没见过如此繁华忙碌街头的孩子,被马路上的变化吸引了目光。【图片来源:新周刊】孩子们早早跑进快餐店里,等着她们期待已久的鸡腿和冰淇淋。【图片来源:新周刊】一切又开始富有生机。似乎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图片来源:新周刊】只有那些往日威风凛凛地矗立在街头,隔断人们生活的路障和指示牌,似乎还提醒着人们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但现在,它们被抛弃在角落里,东倒西歪。再也无人问津!【图片来源:新周刊】05在不断地变化中,所有人都期待着疫情结束早日到来。但“张珊珊”似乎并不高兴。自媒体博主“谈今说事”发布了一篇名为《张珊珊委托律师声明:所有媒体立即删除文章,三日内公开赔礼道歉》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声称: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媒体收到了张珊珊的委托律师声明”,被要求删除侵权信息、消除影响并公开致歉。措辞严厉,看得出来这个“张珊珊”并不开心。但不知道这个“张珊珊”究竟是不是那个“张珊珊”。如果是她,我很想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