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女大学生“特殊交易”:职业伴娘,人性的需求
本頁主題: 女大学生“特殊交易”:职业伴娘,人性的需求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日日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556
威望:384 點
金錢:117457 USD
貢獻:20707 點
註冊:2007-07-07

女大学生“特殊交易”:职业伴娘,人性的需求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有这样一帮女大学生,正在网上出租自己。
“身高1米6左右,性格开朗有经验。”
“身高1米7左右,会喝酒,未婚。”
她们在二手平台上,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的特长,以得到雇主的青睐。
而她们所提供的“服务”,更是道出了这个时代,无数人的辛酸。
01 ■
近两年,有一个既传统,又新颖的“职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
它就是“职业伴娘”。
对于婚礼来说,伴娘的重要性仅次于两位新人。
选伴娘并不容易,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悄无声息。
不仅要细心、会察言观色,还要能配合好婚庆公司的要求,懂得如何照顾新娘的情绪,知道怎么让场子热闹起来。
各个地方还有各个地方的标准,想从身边好友找出一票符合条件的,并非易事。
于是,“职业伴娘”应运而生。
在某二手平台输入“伴娘”,就会跳出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女孩们。
伴娘的价位参差不齐,根据具体情况不同而略有差别。
 
据统计,去年平台上的伴娘服务交易量激增,达到了前年同期的20倍以上。
而这些“职业伴娘”中的主力军则由00后女生组成。
今年6月,记者就采访了一位00后职业伴娘。
她叫谢宇科,是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
面容姣好、性格开朗的她,在一年里“出租”自己40余次。
前往全国各地参加婚礼担任伴娘,一年内就挣了近3万元。
 
大三时,她在网上看到出租伴娘的广告,觉得自己也可以试一试。
“想着可以见证幸福,又能赚钱,就去兼职伴娘了。”
“我当时发布的广告里包括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年龄,注明自己能为新人提供哪些服务,也强调不接受挡酒和婚闹。”
这让本就热爱出游的她乐在其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加上她性格外向,天性爱玩,容貌不错,找小谢做伴娘的订单源源不断。
生意好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有人来找她。
每天,她都能接到几十通的咨询电话。
渐渐地,小谢不再满足于兼职。
后来,她和其他四位朋友一起,索性成立了一家伴娘租借公司。
短短两年,公司已拥有各地全职或兼职的伴娘伴郎4.3万人。
 
谢宇科的成功,有一点性格使然的意味,但更多的则靠的是运气。
她站在了那个市场需要的档口,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再者媒体需要宣传正能量,谢宇科也乐得借势宣传,两者当然一拍即合,共同编制了关于“职业伴娘”的美好童话。
但更多的“职业伴娘”根本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
这份职业不仅非常挑人,而且困难重重。
02 ■
早在去年《1818黄金眼》就曾采访过一位“职业伴娘”。
这位90后女生,名叫秋雁。
在从事化妆师工作之余,她还兼职伴娘。
三年内,她扮演了几十个陌生人的“姐妹”。
 
据秋雁透露,她每做一单地收入在800-1000元。
 
看上去收入不菲,但职业伴娘的真实生活,并没有想象中轻松。
秋雁对着镜头,描述了自己的这份工作。
婚礼期间,她不仅要一直拿着包,保管新郎新娘的贵重物品。
 
还要时时刻刻关注新娘,把她当成真闺蜜一样对待。
饿了要给她送吃的,渴了要给她送喝的,高跟鞋穿累了要马上拿平底鞋给她。
随时满足新娘的各种需求。
 
除此之外,在婚礼的各个环节,秋雁还要负责搞活动,做游戏,炒热气氛,避免尬场。
正如秋雁所说,“职业伴娘”不仅要扮演为期一天的保姆,还要承担活跃场面的气氛组,更要在各种突发状况中夹缝求生。
毕竟新人也许会体恤自己闺蜜充当的伴娘,但绝不会心疼“职业伴娘”,肯定是指望着她们“发挥最大价值”。
而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职业伴娘”往往会标注有详细的备注信息,用以自我宣传。
比如,年龄、身高、体重、样貌等。
主要是给新人一个基本的参考标准,来评判伴娘在形象上是否合适,是否会抢了新娘风头。
除此之外,“职业伴娘”通常还会针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进行补充。
“反应灵敏”、“配合度高”、“性格好”、“临场力强”等五花八门。
想来也是,因为伴娘不可能就只当个背景板,她们必须要灵活面对混乱中的各种情况。
比如,“婚闹”。
尽管“婚闹”这件事近几年颇受争议,但在很多地方,还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而对于这些插曲,都需要伴娘的临场发挥。
有些时候要再众人审视下,默默忍受陌生“长辈”揩油;
有些时候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物理、魔法攻击”;
最可怕的,是那些还保留着顽劣“习俗”的地区。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一场婚礼中,受到怎样的侮辱和委屈。
从“职业伴娘”公开出售自己,到她们完成一场婚礼,其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无异于碰运气。
而她们能做的,不过是凭借自己日趋丰富的经验,化解一个个难题。
在一个又一个陌生人的婚礼上,保守秘密,扮演挚友,努力活跃气氛,也见证着现代人的孤独。
03 ■
看到这儿,可能会有人问,真都有那么多人连个伴娘都找不到吗?
但事实就是如此,“出租伴娘”服务有着相当庞大的需求。
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婚姻报告 2021》显示:
30-34 岁、35-39 岁、40 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前几年的9.9%、4.9%、3.9%增至17.7%、8.1%和19.9%。
 
由此可见,“晚婚”越来越普遍化。
有很多人在结婚时身边找不到适龄且未婚的伴娘。
而且年龄越大,身边没结婚的朋友就越少,找个合适的伴娘就越不容易。
渐渐地伴娘的缺口就显现出来了。
此外,很多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忙于工作,疏于社交。
就像,秋雁说的,现在宅男宅女太多了,好不容易休息就想呆在家里与手机作伴。
 
因此,结婚时朋友圈子里适合当伴娘的人屈指可数。
加上现在环境不好,原本计划好的伴娘人选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奔赴婚礼现场.....
转而陷入“一伴娘难求”的局面。
与其如此,还不如花一笔小钱在同城租个“职业伴娘”来得一劳永逸。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愿意为方便而付费了。
根据某平台统计,当代网友不知不觉在为各种会员等付费服务花钱。
 
 
比如,某音乐绿钻持有者,某易云音乐黑胶VIP,某度网盘超级会员,某团外卖超级会员……
至于他们主动掏钱充会员的原因也很简单,归根结底就两个字——习惯。
当代年轻人有一种倔强,叫做:
“哪怕只是为了屏蔽讨厌的人的关键词,我都舍得花钱充微博会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花钱买服务,哪怕这些服务是从原本完整的产品中硬生生拆出来的。
 
这也间接说明了,这届年轻人早就习惯了花钱图方便的逻辑。
“职业伴娘”的出现也是同样的道理。
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职业伴娘,不用担心她怎么来回,不用给她安排酒店住宿。
更不用纠结给她们多少红包。
就两个字——方便。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何不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呢?”
事实上,“用金钱换时间”已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只是它早在无声中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以至于难以察觉。
这也许是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精心铺设的谎言,却也是很多人无奈之下做出的选择。
而当这种选择变成了习惯,我们也就无暇顾及它的是非对错了。


==========
转网侵删
==========





赞(76)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23 17:41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29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