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思无邪]纵欲,正在榨干4亿中国年轻人!
本頁主題: [思无邪]纵欲,正在榨干4亿中国年轻人!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睥睨一世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3264
威望:1396 點
金錢:2975818 USD
貢獻:10 點
註冊:2021-03-04

[思无邪]纵欲,正在榨干4亿中国年轻人!

本来这期是动图的
奈何图床挂了,等发现时已经有回复了,也删除不了了
动图上传的又慢,唉,转载篇文章吧







有人断言说:“未来社会,90%的人,由于过度放纵欲望,可能会像蛆一样地活着,他们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约束自己,而是沉醉在短暂的快感中,直至丧失自己。”



这句听起来毛骨悚然的话,却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当大家面对万花筒一样的世界,放纵欲望的时候,我们还能好吗?





人平均一生的寿命是78年。



睡觉占据了人生1/3的时间,工作占据了10.5年,花在社交媒体、看电视的时间9.5年,再去除日常吃喝拉撒的时间,留给自己主动支配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9年。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可支配的时间里,你所做的事。



如果我们甘愿沦为碎片化娱乐的俘虏,让无节制的感官享受淹没自己,就离废掉不远了。


别让娱乐至死,毁掉你的人生



上周有个微博热搜,一个印度16岁男孩连续吃鸡6小时后心搏停止,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据家人描述,男孩非常沉迷这个游戏,强制把游戏删除后他就绝食抗议,家人呼吁政府能禁止该游戏。



但从本质上说,毁人的从来不是游戏,而是没有节制的欲望。



娱乐至死的时代,获得短期快感太容易了。



我们所有时间都能被碎片式的信息所吞噬。



《2019新线消费市场人群洞察报告》中,报告覆盖人群达6.4亿。其中有4.48亿人使用短视频。



以某短视频app为例,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一小时,次数为8.4次。



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刷剧刷微博,玩完王者又马上奔赴“吃鸡”战场。



不论在地铁、商场还是餐厅,都能抱着一部手机哈哈傻乐。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高票回答是这样的——



“年轻人千万不要碰的东西之一,便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软件。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毁你向上的勇气。”



2017年,厦门市中医院眼科接诊了一位20岁的大二女生,这个女生来的时候,右眼视力几乎丧失,只剩下光感。



医生检查后发现,这位女生得了急性视神经乳头炎,一问才知道,最近两个月这位女生天天抱着手机聊微信,一聊就是一晚上,由于眼睛过劳,才导致眼病。



娱乐至死,不仅会消磨斗志透支未来,更可怕的是,一旦一个人沉溺于官能刺激,迷失在廉价低质的快乐中,信仰就很难撼动他,道德再难刺激他,甚至利益也无法鞭策他。



陕西一位14岁女孩,半夜在被窝里拿着从同学处借来的手机玩游戏,不料被醒来的弟弟发现。



因为担心弟弟向父母告状,女孩竟然残忍地将弟弟杀死。



还有一个中学生在眼镜店里暴打妈妈,只因为妈妈在拿收据单时,挡了一下他的手机屏幕。



抖音也好,游戏也罢,看似填满了空白无聊的生活,实际却是以刺激性的精神鸦片,占据你的时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能力。



长此以往,你的精神沉迷各种诱惑,只剩一具脑袋空空、沉浸于感官娱乐的空壳。


纵欲,正在榨干中国年轻人




之前的网上有个段子:



“是什么让你天天见到凌晨四点的深圳?是事业吗,是爱情吗?”

“不,是抖音。”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放纵的目的是为了快乐,但放纵的结果往往不会快乐。



朋友A有过半年的自我放纵期。



每天睡到下午两点开始吃饭。十几秒刷完一个短视频,二十分钟打完一把游戏,一小时看完一本爽文,几分钟就能外卖平台上下单。凌晨四点还清醒着舍不得放下手机。



这期间他患过严重的肠胃炎和胆囊炎,经常性头疼。午夜躺在床上心跳加速,有一种随时猝死的感觉。



而想看的书,想做的事,想健的身,到头来一个都没有做。这些碎片化时间像一个无比大的黑洞吞噬了他的时间,让他的大脑变得麻木迟钝。



他的状态就像大多数人的生活缩影。一边熬着夜,一边害怕猝死;一边疯狂吸入外卖、宵夜,一边掩耳盗铃式地提醒自己要养生,要减肥。


看视频,刷明星八卦,玩游戏都是一种输入。但只有当你开始输出的时候,你的投入才会通过大脑的思考和逻辑,内化成对你来说有价值的东西。



填鸭式的输入,完全为零的输出,只会带来虚幻的成就与满足。



比起当下的快乐,彷徨、徘徊、痛不欲生持续的时间更为长久。



一旦这些低密度,高反馈的东西充斥大脑,被舒适圈所绑架,稍微有难度的事,你都会望而却步。懒惰久了,稍微努力一下就以为自己在拼命。



社会学家芭芭拉将快乐进行了划分,分为消耗型的快乐和补充型的快乐。



他在底层卧底8年后,发现越是处于底层的人,越是会用一种消耗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肥皂剧、毒品、电子游戏。



越是处于高层次的人,越是会用一种补充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跑步、阅读、学习。



哲学电影《喜马拉雅》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当有两条路让你选择时,能够到达圣城的就是最难的那一条。”



所以,真正的快乐绝不是源于放肆的欲望,而是克制且向上的成长驱动。


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



电影《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里,4名女中学生在学校的泳池投放了400条金鱼,在小镇里闹得满城风雨。




她们每日的生活围绕着KTV,流行偶像,街头混混,她们称自己“生而为行尸走肉”。



其中一个少女说,“这个镇子的人把生命花在商场、家里和酒吧里。他们真是‘积极得可怕’。



少女和小镇人们遵从本能地活着。



一旦屈从投降于这如死水般的生活,人生只会剩下无尽的空虚。



只有敢于打破,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救赎。



美国首席大法官说:“拥有美好人生的一个最好途径,就是不要试图过轻松的人生。”




村上春树连续35年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九点睡觉,雷打不动。



巴菲特80%的时间都在读书,平均一天要读500页,号称“移动的图书馆。”



30多岁的扎克伯格,资产已经达到4600亿,他的人生中,平均每天能赚4000万。



为什么我们每天赚400块就已经心力憔悴,而有人却能搞定4000万?



差距可能在运气,在天资,更可能在于,你对自己够不够狠。




记得电视剧《奋斗》中有一句台词:“年轻人就是要有那么一点傲气。如果连自己的路都不敢走的话,那叫没出息。”



如何让自己逃离垃圾快乐的捆绑?



警惕这些事:



只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不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与思考。



沉迷短期成就感,不作长期投入。刷抖音微博能获得短期成就感,但你更需要把时间精力投入到运动、学习这些事中。




没有勇气尝试新事物,无法走出“舒适区”。怕苦怕累怕失败,安于现状。



生活习惯毫无节制。饮食无节,饮酒无度,沉迷游戏,不懂控制欲望。



被外界的琐事占据大部分时间,对人生没有明确规划,每天筋疲力尽却没有实质性进步。



既然决定要认真过好这一生,就要像刀尖舞者一样,在举步维艰中舞出最绚烂的姿态。

赞(7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09 09:02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03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