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大肉吃了快半个月,看着体重秤上不断升高的数字,想吃几顿草压压惊。
拿出手机,看到之前常去的轻食餐厅鼻祖新元素推出了3.57折的券,原价554的3人餐,打折后只要198元。
这力度着实不小,但想起去年年底新元素宣布破产结算的消息,却不免有了一丝告别的气息。
新元素一度被称为轻食行业的教科书,经过20年的发展,落下了帷幕,让人叹息。更让人疑惑的是,连甜点都提倡健康的今天,新元素为什么掉队了?
1
新元素失去“新元素”
十年前的上海,如果情侣们要约会,精英们要谈生意,高端白领要喝下午茶,新元素一定是首选地。
售卖的沙拉、三明治、意面、咖啡在那时看起来还很稀奇;带露台的餐厅,走在了时尚前列;连服务员都可以中英双语交流。
那时的新元素,是健康、时尚、高级的代名词,是当之无愧的网红顶流。
2015年,新元素发展迎来巅峰:全国门店超过50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还请到了网球运动员李娜作为代言人,而在这之前的一年,被称为国内的轻食元年,一大批轻食餐厅出现,纷纷拿到融资。
轻食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特征,代表的是自律、健康、有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一小部分人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和标榜,是新鲜、潮流、时髦的标签。
可潮流终究会过时,轻食餐厅无法永远站在潮流的前沿,像是所有的网红都会过气一样,总会有更新鲜好玩儿的东西出现。
当新消费浪潮一波接一波来临时,高颜值的门店装修、设计感的餐盘桌椅、精致健康的菜品已经成为了标配。
市井气的文和友、国潮风的火锅店、工业感的川菜馆,争奇斗艳的过程里,层出不穷的“新”让人眼花缭乱。轻食餐厅已然不再是最亮眼的那一个,只要年轻人愿意,他们总能找出更为小众精致的东西来展示自己的品味,大批网红店等着他们去打卡。
在这样的浪潮之中,曾经的网红顶流如今看起来也只是平平无奇,轻食也不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疫情之前,新元素还能保持菜品更新来调动年轻人的好奇心,但自2019年末至今,新元素再未有关于菜品更新的消息。
新元素,失去了“新元素”。
2
到底是新元素不行,还是轻食不行?
在新元素对外公告中,称疫情使得“公司一直被沉重的财务状况所困扰”。
疫情当然是无法忽略的原因,但三年前,疫情还未发生之时,红极一时的甜心摇滚沙拉就已经倒闭。
不仅是新元素不行,是轻食也不行了吗?
答案也不尽然。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轻食门店关店3985家,开店达到5792家,在疫情期间实现了逆增长。根据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轻食外卖订单同比增长50%,同期在线的轻食商家数量同比增长27%。
主打标准化轻食外卖的沙野轻食,已经开店462家,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这是当前市场上门店数量最多的轻食品牌。
均客单价25-30元,并不比其他品类外卖高出很多;门店多为20-30平米标准化外卖店铺,也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这是线下轻食餐厅不具备的优势。
疫情影响着人们的就餐习惯,外出就餐频率降低也影响着餐厅客流。以往的轻食餐厅还能为年轻人提供社交功能,如今它们不会再是年轻人唯一的心头好。门店租金和人力成本,是线下餐厅不得不面对的负担。
对食材新鲜度有较高要求的轻食,必然要有强大的供应链来支撑,但小品牌们想要打造自己的供应链,资金又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轻食餐厅也很难通过提升客单价来增加收入,轻食本身就留给大家“贵”的特征,提升价格意味着将更多的人挡在了餐厅门外。
但在红餐品牌研究院执行院长樊宁看来,因为某个轻食品牌关停就依此判断轻食赛道遇冷,也失之偏颇。
3
健康VS好吃,年轻人都想要
樊宁认为,轻食面临的真正问题是,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既要吃得好,又要吃得健康,消费者不做选择题。”
出现在轻食餐下面的评价,不乏难吃、贵、吃不饱等高频词。
在樊宁看来,以重油、重口味为代表的川渝火锅,在这些年能够繁荣发展,是川渝火锅不断改良食材、用油和配方的后果,而“反观轻食赛道,在口味接受度方面的创新确实乏善可陈,让消费者把健康和不好吃产生了联想,形成了类似的认知固化,极大束缚了轻食赛道的发展潜力”。
闭上眼睛想,提到一份轻食,你能想到番茄、紫菜、鸡胸肉、鸡蛋、玉米、胡萝卜、生菜……无论品牌们如何创新,轻食食材也逃不出常见的品类,互相之间,只是大同小异,吃哪家都不会差很多。
在0糖0脂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年轻人高举的健康旗帜,也常常一门是玄学。
他们相信,好身材来自健康的饮食习惯,他们知道,吃得健康也能让自己精力充沛,但转身,陪伴他们每一个周日下午和充满激情夜晚的,是火锅、炸鸡、甜品。
减肥是要减的,健康是要喊的,但不必这么认真,虽然他们也相信吃三个月的“草”就能获得理想中的身材,但这样一来,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
当他们想起要养生、想到夏天来临要露肉时,他们会想到,该吃几顿素的了。轻食只是心血来潮时的生活点缀,而不是高频必需品。
轻食的目标群体,是健身人士、是城市白领、是追逐时尚对身材有要求的年轻女性。樊宁认为,这也是轻食发展面临的另一大束缚:消费场景相对狭窄,“和其他品类相比,轻食的社交消费场景非常有限,反倒是一人食、工作餐场景相对更普遍”。
不过,在健康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樊宁认为,轻食赛道依然充满机会,“从整体的消费趋势来看,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提高”。
想要把这些机会转化为市场,想要在消费者的生活中占有更多的比重,轻食品牌们要先解决当下的问题。
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