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原创]戴宗:我们恨贪官污吏,但不介意试试自己能不能做稳贪官污吏
本頁主題: [原创]戴宗:我们恨贪官污吏,但不介意试试自己能不能做稳贪官污吏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一代文嚎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550
威望:2637 點
金錢:2000412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06-28

[原创]戴宗:我们恨贪官污吏,但不介意试试自己能不能做稳贪官污吏

 

今天特别说说《水浒传》里的“招安”,据说90年代时有人看电视剧气到砸电视机。

在《水浒传》原著里,旗帜鲜明反对招安的仅有三人,分别是鲁达、武松和李逵,基于各自因素,三人都伴随宋江征战到了最后。

至于梁山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表现出对招安的反感和抗拒。

在正式接受招安后,宋江传令:一切遵循自愿原则,如果有不愿意去的,可以领钱走人。

结果如何呢?小说写道:

“号令一下,三军各各自去商议。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

大多数人还是自愿留了下来。

这里面有很多头领原本就是朝廷军官,能够通过招安重返主流社会,未尝不是落在他们心坎上的好事。

诸如阮氏兄弟等出身低微的头领,还有数量占绝大多数的一般头领和小喽啰,为什么他们也会选择留下来呢?

神行太保戴宗的一席话暴露了梁山泊的小秘密。

在途径蓟州时,戴宗对生存境况不满的石秀说自己正在梁山,“如今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只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个官人。”

这是为了忽悠石秀入伙画的大饼吗?

从接受招安的结果来看,很明显不是。

招安似乎确实是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高概率路子,前提是你要有招安的谈判本钱。

前期征讨梁山的十个节度使也都曾是绿林强人,接受招安后就立刻做了官的孙悟空也是用实力说话,而且孙悟空从未反对过招安,他不满的是天庭招安给的官位配不上他的实力。

因此宋江一上梁山就打着招安的旗号拉人入伙,既是手段也是诱人的目的,如果没有招安,宋江时代的梁山队伍不可能拉得那么大。

招安就是为了做官,做官又为了什么呢?

有的人也许已经脱离了低级的物质追求,他们为的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如杨志、呼延灼、关胜、史进等。

宋江在劝降呼延灼、关胜等朝廷军官时总是不忘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并时刻等待着机会招安。

这不仅仅是在给呼延灼、关胜等人找台阶投降,更是一份合作的立场宣言。

至于阮氏兄弟等其他人就更简单了,他们当年还在打渔时就十分羡慕王伦等人的论秤分金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生活,并表示哪怕能像那样活一天也不枉此生。

通过招安做官不仅可以吃肉喝酒,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比如光宗耀祖的面子问题,这可比做强盗爽多了。

猎户出身的解珍、解宝主动请缨潜入乌龙岭,他们临行时对宋江说:“受了国家诰命,穿了锦袄子,今日为朝廷,便粉骨碎身,报答仁兄,也不为多。”

什么叫“穿了锦袄子”?

楚霸王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那是男人在外混出名堂的标志,在古代也只有做官才能让人既富且贵了。

做官实在太划算了,莫说是做官,就是能和官沾亲带故都是一种光彩和作威作福的权利。


 

在《金瓶梅》里,西门庆未做官的前的一个重要身份就是“知县相公也和他往来”,无论是约炮还是相亲,这都是媒人必须极力强调的一点。

做了官以后的西门庆得到的尊重和好处更多了,他甚至可以瞧不起跟自家结娃娃亲的乔大户,认为身份不般配,坐在一起尴尬。

当他的另一个孩子与做了官的云理守的孩子指腹为亲时,西门庆笑了。

尽管乔大户家是皇亲,但乔大户还是感到遗憾,因此他捐钱买了个“义官”,大概也就是荣誉性质的虚职官衔。

乔大户为此特别高兴,并特别跟西门庆说:“明日若亲家见招,在下有此冠戴,就敢来陪。”

如此有钱的土豪都十分在意官身带来的好处,就更不用说梁山那帮泥腿子了。

就是公开反对招安的李逵又怎样?

李逵在接母亲上山时谎称:“铁牛如今做了官,上路特来取娘。”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吗?

他们当然恨贪官污吏,但未必介意自己做一做贪官污吏。

真正从骨子里不愿意跟这类人搅混在一块的只有鲁达和武松。

武松当年也是希望招安的,他在准备投向二龙山时曾对宋江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武松的态度大转变应该是最让宋江意外的,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上了二龙山后受到了鲁达和杨志的影响。

杨志和鲁达原本就是军官,目睹过也经历过官场的黑暗,尤其是鲁达,他反对招安的理由如下: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一句话,朝廷已坏透,即便是带着为民请命的目标接受招安,也不济事。


 

鲁达的这番见识或许跟他极其广博的阅历有关,据他自己骂镇关西时所说,他的职位曾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这就是主管监察事务的官,天天大染缸里混。由此也可见,他必然会十分了解官场的黑暗腐败,也许正是因为了解的越多,也就越失望心冷吧。

再加上鲁达本人德艺双馨,身为小弟的武松不受其影响也难。

至于那个以“做官”为愿景拉人入伙的戴宗,居然也在最后主动纳还了“官诰”,“去到泰安州岳庙里,陪堂出家”。

虽然都是放弃了官位出家,戴宗的行为跟鲁达的行为逻辑可能不一样。

鲁达是真心看透的厌弃,他自始至终恨贪官污吏,当然也不屑于去做贪官污吏。

可在上梁山之前的戴宗自己就是贪官污吏中的一员,此人刚出场就是向宋江敲诈钱财,甚至威胁弄死宋江就像弄死只臭虫。

其他的大多数人即使曾经没做过官或吏,也不是什么良善君子,有的是地方恶霸,有的是黑店老板,有的是劫匪逃犯,这些人固然也许会恨贪官污吏,但也别指望他们是带着建设美好社会的良图才接受的招安。

在《水浒传》的结局中,最后辞官不做的人不少,比如还有曾经为非作歹的柴进,这也是因为自打接受招安以来,他们经历的多了,终于开始意识到官场真不是自己能玩转的,贪官污吏也不是想做就能做。

即便如此,柴进最后还是突然一日无疾而终。

除非,要做就做那种没人管的了的贪官污吏。

李俊在太湖上遇见了四位一见如故的好汉,他说:“今既得遇你四位好汉,可随我去见俺先锋,都保你们做官,待收了方腊,朝廷升用。”

便是曾经揭阳岭一霸的李俊,也把“保你们做官”当成谈判的最大诚意。

谁曾想四位好汉说,如果想做官早在方腊手下做了,“不愿为官,只求快活”。

做官就会不快活?还有什么“无官一身轻”的鬼话,哄谁呢?

直到后来,其中的一位好汉向李俊解释:“为何小弟不愿为官?为因世情不好。日太平之后,一个个必然来侵害你性命。”

原来是怕官没做成倒先把小命丢了。

于是最后他们跟着李俊到了海外,李俊做了暹罗国主,他们跟着做了官,原来他们是只做那种没人能管的大官。

这就稳了。

这期分享清李宝嘉的名著《官场现形记》,这种书网上不难找,我分享的这套优点是有注释。此外再分享一套《官场现形记》的连环画(8册),连环画的优点是容易看,但没有原著的内涵丰富。

 
 
 

1、请进入公众号内领取,不公开下载链接是因为不想没原则地到处传,尤其是《金瓶梅》的相关书籍,本号将长期且只分享合法电子书籍,请勿索要其他任何

2、本人也要工作糊口,平时很忙,无法做到“秒回”,玻璃心请绕行;

3、请不要问我其他还有什么书,甚至要我给出书单供你挑选,更不要点名问我索要本次分享以外的书籍,同样的原因,我也要忙于生存,一旦给了大家“公共图书馆”的错觉,我会疲于应付,我写到什么话题就对应分享什么书,你看到了我分享什么书,然后直接向我报书名就好;

4、书籍都为PDF格式,我不会转格式,也没有其他格式的提供,请注意自己是否有合适的浏览软、硬件;

5、收到后请点击保存,不要反复要。

 

赞(5)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21 14:39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5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