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18岁名满京城,20岁抛弃梅兰芳,她是京剧女皇,也是一代名伶[14P]
本頁主題: 18岁名满京城,20岁抛弃梅兰芳,她是京剧女皇,也是一代名伶[14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水熊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930
威望:1089 點
金錢:76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9-13

18岁名满京城,20岁抛弃梅兰芳,她是京剧女皇,也是一代名伶[14P]

[size=3]

 



民国十七年,“五四”带来了自由恋爱,徐志摩与陆小曼动摇了北京的礼教国本。



整个北京城风靡两位反串人物,“比女人更像女人”的梅兰芳,另一位“比男人更像男人”的孟小冬。



 
孟小冬男装





戏如人生的性别梦幻中,孟小冬悄悄爱上了梅兰芳。她忘掉了台上的“反串角色”,当起了女人,与梅兰芳演起了互换身份的四年爱情故事。



1927年俩人以非公开仪式结婚,1931年因一起血案事件,梅孟之缘,就此散了。



嫌犯的头就吊在大栅栏电线杆上,恰巧也是孟小冬北京成名的前门大街…





[b]

01





孟小冬,是个好听的名字。她的乳名更清雅一些,叫若兰,小冬不过是她的艺名。

1907年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孟福保,老徽班出生,擅演武净兼武生。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孟家三代出了九位京剧名角。

这样的家庭长大,孟小冬的眼里耳边全是“戏”。

小时候,父亲孟五爷到离家半里开外的老城墙吊嗓子,孟五爷外出登台演出,总喜欢带着她。

舞台的魅力,她早就感受到了。

 


民国四年,孟五爷在登台演出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受了重伤,是中风。

8岁的孟小冬镇定地伺候着病床上的父亲,心里暗下决心,接替父亲继续唱戏。

很多时候,命运不容我们做过多地选择,有些事情早已命定,有些路,在等着我们去跋涉。

就这样,为养家,九岁开蒙,向姑父仇月祥学唱老生。

每个行业都有其规则,要想站在舞台上发光发热,就必须在台下付出百倍的努力,甚至付出常人想不到的代价。

天蒙蒙亮,仇月祥就带着孟小冬去喊嗓,然后是踢腿、压腿、下腰,唱戏的台词,每段至少唱二三十遍。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努力的人。

孟小冬第一次演出,在上海人关炯的四十寿诞,她客串《乌盆记》,扮刘世昌,孟小冬音色嘹亮,运腔圆正,一炮打响。

 


就此,孟小冬开始跑码头卖戏讨生活。

孟小冬在她六叔的举荐下,1919年12月,正式加入上海大世界游乐场的乾坤大京班。

在大京班,孟小冬不仅大开了眼界,还长了见识,凭着自己的拿手好戏《逍遥津》,只用了五年,就征服了三个码头戏迷,成为梨园传奇。

在上海大世界戏剧舞台下,还有一个十分迷恋小冬的穷小子,他叫杜月笙。

他喜欢京剧,更喜欢小冬。他想不到,几十年后,他会娶了舞台上的这个女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年少成名,风光恣意,换做别人早已洋洋得意,迷于金钱,陷于挥霍。

但,18岁的孟小冬知道,每一个角儿都有一个入京梦,“情愿在北数十吊一天,不愿沪上数千元一月。”

1925年,她丢下自己在上海已奠定的“三百口同声叫好”的地盘,先赴天津,落脚北平。

那时候北京梨园有规矩,女反串的坤伶只能在“城南游艺园”演出,那不是正式戏台,只不过是前门大街上大栅栏夜戏团。

游艺园门口,街两旁尽是些杂耍、豆腐摊、执大壶沏茶与讨饭的乞丐。

 


从1919年到1925年,这六年间,孟小冬从上海到天津,一步一步走到北京,终于因《四郎探母》一炮而红。

这世上,没有任何成功是容易的。若不是数十年的风雨征途,又怎能有今日的一飞冲天。

从此,人们奔走呼告,“孟小冬来了!”

那一年,十八岁的孟小冬,出了三张唱片,名利双收,把父家人都接到北京,在此定居。

《天风报》的主笔称她为“冬皇”。

正可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游艺园的堂会进进出出,因缘际会,“伶界大王”梅兰芳与“须生泰斗”孟小冬相遇,彼此惺惺相惜,上演了一场七彩又罗曼蒂克的爱情神话。


02




一场情事的开幕,必然有它冥冥中约定俗成的结局,既然世人都道是神话,焉有不破灭的道理?

孟小冬知道梅兰芳当时已有妻子,她的骄傲又不允许自己嫁给梅兰芳做妾。

 


梅孟的结合面临着太多压力,这婚姻自然是不能明媒正娶。婚礼是在梅兰芳的好友冯耿光家里举行的,梅兰芳另置“缀玉轩”四合院,作为两人的住所。

孟小冬的师傅仇月祥,并不看好这门亲事:“这几年你跟着我,走南闯北,现在正走红,嫁过去,恐怕梅兰芳不会让你抛头露面出去“唱戏”。

任何人的劝诫,也无法阻止孟小冬奔赴爱情。

 
右边为孟小冬所写:你在那里做什么啊?
左边为梅兰芳所写:我在这里做鹅影呢。



这一年,孟小冬二十岁,梅兰芳三十三岁。然而,一起骇血案和一次吊丧被拒的尴尬,让两人的婚姻不得不走到了尽头。


03




1927年9月14日,孟小冬和梅兰芳的家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孟小冬的戏迷。

孟梅结婚的消息让他大受刺激、冲进缀玉轩寻衅滋事,误杀了上前交涉调解的梅党成员张汉举。

一时间,北京城铺天盖地的新闻暴力和舆论压力,缀玉轩也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成了不祥之地。

与此同时,孟小冬也感受到了来自梅兰芳家庭内部的压力。

梅兰芳的大伯母逝世,孟小冬作为“名定兼祧”的正牌儿媳,不惜剪掉长发,头戴白花前往梅府悼念,却被福芝芳拦在门外,仆人喊道:“孟大小姐请回。”

孟小冬盯着梅兰芳,站在一旁的他非但没有站出来维护孟小冬,冷冰冰甩出一句:“你回去吧!”

她整颗心就是在那一刻,慢慢地、慢慢地凉了下来,一直凉到脚趾头。

 


她再望一眼梅兰芳,眼神没有责备:“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然后转过身,一言不发掉头而去,孟小冬有孟小冬的骨气,谁也别指望差遣她的人生。

她选择了果敢的决裂,那凌人气势,完全彰显出现代女性才有的自重自强和自信自负。

而后,她在《大公报》头版连登三天,公告天下与梅兰芳完全脱离家庭关系。在通告的最后,还意味深长的说了这句“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从此以后,孟小冬与梅兰芳相忘于江湖。


04




冬皇的“皇”字,不仅是对于艺术造诣层面的彰显,还是对于她人格层面的一种诠释。

孟小冬不问世事,只醉心京剧。

复出之作《捉放曹》按鲍吉祥教授的余派唱法演在北平吉祥戏院与王泉奎、鲍吉祥合演。

这次演出被闻人薛观澜誉为“冬皇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余叔岩被“冬皇”的轰动效应吸引而来,他要亲眼见识见识这位偷学他戏的女子到底是怎样一个“须生之皇”。

开场后,余叔岩注视着孟小冬,她的每一句唱段,每一个动作,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他都看得仔仔细细。

 


当孟小冬演到“杀曹”时,藏剑的身段、寻马及搬动门闩的动作,完全是余派招式。余叔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中暗自称许。

最后一幕,余叔岩随着孟小冬的唱腔频频点头,和观众一起喝彩叫好。

当时的孟小冬师从余派名家余叔岩的琴师李佩卿,但仍不满足,一心要拜余叔岩为师。

先后拜过两次,都被拒绝。余叔岩觉得孟小冬是一块好材料,曾有意收下这个女弟子,却遭到夫人陈淑铭的反对,只得作罢。

这次,孟小冬很刚烈:“如不收我为徒,我就自杀。”

1938年10月21日余叔岩收了孟小冬为徒,也是唯一一个女徒弟。

 


曾有人说,当余叔岩的徒弟,必然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疲劳、守得住寂寞,孟小冬的的确确做到了。

孟小冬拜师之时,余叔岩早已息影舞台,且体弱多病,常年居家不出。而孟小冬就随侍在侧,对余叔岩殷勤有理、照顾周到。

每天下午先吊嗓练唱,等到余叔岩傍晚起床,再到余家学戏,经常学到凌晨才能回家。

对于孟小冬而言,京剧是她的“信仰”,师父的要求便是“约”。

这段时期孟小冬停止了舞台活动,除非老师验收成果,否则只学不上台,孙养农在《谈余叔岩》书里是这样说的:“她在学戏期间,除老师允许认为可以出而问世者外,绝不轻易登台露演。”

她把生命放在追随老师学戏上面,而这五年也是余叔岩生命最后五年,1943年余叔岩以五十三岁之年病逝。

余叔岩去世后孟小冬一直没演出,直到四年后的杜月笙六十大寿义演《搜孤救孤》。


05





1947年,南北的京剧演员为庆贺杜月笙60大寿齐聚上海演出。

孟小冬事先声明这是她最后一次公演,未演先轰动,川陕平津的戏迷,都是坐飞机买黄牛票来听戏的。

十天的义演,筹得二十多亿,还有寿礼额外的三十多亿。

 
孟小冬于杜月笙六十寿辰堂会演出《搜孤救孤》旧影



连演5场后,孟小冬当中宣布息声,那年她刚好40岁。

18岁名满京城,20岁真心错付,30岁东山再起,40岁急流勇退…

她的世界不仅仅有爱情,更活出了自我,到底比王明华、福芝芳之流活得要尽兴些。

此后,孟小冬再无公演,除教授徒弟外,全唱给了杜月笙听。

1950年孟小冬与杜月笙在香港举行婚礼,尽管新郎杜月笙老迈病弱,时日无多,婚礼依然温馨。

 


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曾说:“婚礼那天,孟小冬很高兴,久病的父亲也难得有了精神,他带病陪客。”

这一年,孟小冬四十二岁,杜月笙六十三岁。

一年后,杜月笙去世。

1951年左右杜月笙死后,她一人独居在香港,幸而还有位著名老琴师王瑞芝仍很忠诚地追随着她。

孟小冬在香港,常常与琴师王瑞芝一起。收徒弟,传余派,见故人新知。可是1955年王瑞芝也回了大陆,继续为谭富英操琴。

王瑞芝这种热情一直保持到了他的生命结束。1975年因突患心脏病,病情恶化不幸病故。

晚年告别戏台之后的孟小冬,始终不肯开口再唱,连亲近的朋友央她清唱两句,她也是不肯的。

熟悉她的人问道,“冬皇啊,您还预不预备唱啊”,她笑了笑,佯装清了清嗓子,然后回过头来问一句,“琴呢?没琴咋唱?”

 



赞(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18 10:2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07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