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林语堂:有不为
才材彩菜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705
威望:383 點
金錢:1657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8-14

林语堂:有不为

如有违规请版主大人手下留情!
当今社会林林总总,特转载林语堂为“有不为斋“题写的一篇文章。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  ,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
照中国文人的习惯,往往要择一个诗意的名称做他的斋名,我也为我的斋题了一个,叫"有不为斋"。这个名相当的长,但比起另一个著名的斋名"仰观千七百二十七鹤斋"来,还不及它的一半。直接引起我的这个斋名的是一个1898年时的维新党人康有为。既是"有为",那么另一方面一定有"有不为"。当然一切相反的东西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在基本上,康有为与我也十分相符,虽然我们的所论很不一样。因为我们有了一句孟子的至言,说惟有不为者始有所为。

我这个斋名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它有中国的文雅。它有"我无能为"、 "我无所为"、"我乃无能为者"等等,因此,它是完全可以等列在其他的文雅名称中的,如"养愚斋"与"古愚庐"或"藏拙山房"(这也许在大陆商场四楼)等等。

朋友们常常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个名称来做我的斋名,而我所不为的大事又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但在我,人人都是如此。我委实不知道我所不为的到底有几件事,直到有人第一次向我提出这个问题,而我现在便在打字机前一一想起来。我本觉得我的这些"不为"是应该求上帝的宽恕的,但事实上我的不为倒确是我的长处,这些是总会使我上天堂的,且看吧:

我不请人题字。

我始终背不出来总理遗嘱,在三分钟静默的时候也制不住东想西想。

我从没有休过自己的老婆,而且完全够不上做一个教育领袖。

我始终不做官,穿了洋装去呈献土产。

我也从未坐了新式汽车到运动会中心提倡体育。

我也不把干这些蠢事的人们当做一回事。

我憎恶强力,从不骑墙,也不翻斤斗,无论是身体的、精神的,或政治的。我连看风头也不会。

我始终没有写过一行讨好权贵,或博得他们欢心的文字,我也不能发一张迎合人们心思的宣言。

我从未说过一句讨好人的话;我连这个意思也没有。

我不今天说月亮是方的,一个礼拜之后又说它是圆的,因为我的记性很不错。

我从不调戏少女,所以也并不把她们看做"祸水";我也不赞成长脚将军张宗昌的意见,主张禁止少女进公园,藉以"保全私德"。

我从未不劳而获而拿过人家一个钱。

我始终喜欢革命,但绝不喜欢革命家。

我从不享福或泰然自满;我在镜子里照自己的脸时,总不能不有一种逐渐而来的惭愧。

我从未打过或骂过我的仆人,叫他们把我当做一个大好老。我的仆人也不称赞我会赚大钱,他们对于我的钱的来源总是知道的。

我从不受我仆人的堂而皇之的敲诈,因为我不给他们有这一种实在的感觉,以为向我敲诈,便正是"以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从不把关于我自己的文章送到报馆里去,也不叫我的书记代我做这种事。

我从不印些好看的放大照片,把它们分给我的儿子们,叫他们去挂在客厅里。

我从不假装喜欢那些不喜欢我的人。

我从不临阵逃脱,装腔骗人。

我极不喜欢那些小政客,我绝不能加入我有点关系的任何团体中去同他们争吵。我对他们总是避恐不及的,因为我讨厌他们的那副嘴脸。
我在谈论我祖国的政治时,绝不冷漠、无关及使乖巧。

我也从不装得饱学,道他人之短,以及自夸自大。

赞(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26 08:4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14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