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墨家为什么不吃香?
本頁主題: 墨家为什么不吃香?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万物皆数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9191
威望:5615 點
金錢:2590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1-12

墨家为什么不吃香?

[size=4]
战国初年,楚国准备进攻宋国。



攻打固若金汤的城池,是冷兵器时代的千年难题。此前,楚国多次进攻宋国,在攻城作战中损兵折将,吃了不少亏。于是,这次楚王专门聘请著名能工巧匠公输盘,也就是鲁班,帮着建造了登城作战用的“云梯”。



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就连忙赶奔楚国,试图阻止这场战争。由于走得太急,鞋磨破了,脚上还磨出许多血泡。然而,他毫不在意,心中只有日夜兼程赶路。等到了楚国首都,他劝公输盘高抬贵手,不要进攻宋国。公输盘只是个工匠,军国大事他哪能说了算。于是,他把墨子带去拜见楚王。



见到楚王,墨子先问了个问题:“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服,这是什么人呢?”



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人一定有偷窃病吧!”



墨子随即跟上话茬:“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小,资源匮乏。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服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不是正如患了偷窃病的那人一样吗?”



楚王一时语塞,但借口攻城的云梯已经造好,攻宋箭在弦上,拒绝放弃进攻。墨子无奈之下,又对楚王讲:“公输盘制造的攻城器械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攻守。” 接着,三人商定,由他和公输盘在楚王面前举行一场攻守作战的沙盘推演。



那个年代不像今天,可以做出非常像模像样的实景沙盘,只能找些物件大概比划比划。墨子解开腰带,围了一圈当作城墙,用木片当守城器械。双方你来我往,打了九个回合。公输盘攻城器械都用完了,墨子守城的器械还有富余。



公输盘输了,很不高兴,就喃喃自语道:“我有办法打赢你,但我不说。”



墨子呵呵一笑,回答道:“我知道你要用什么办法来打赢我,可我也不说。”



楚王见俩人说话,各说一半,莫名其妙,便问他们是怎么个意思。墨子说:“公输盘的办法,就是在这里把我杀了。他以为把我杀了,就没人帮宋国守城了。这点我早有防范,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带着我研制的守城器械,已经在宋国首都的城楼上,恭候楚军大兵呢。就算杀了我,也不意味着能把宋国打下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楚王意识到宋国早有防范,此时再去大动干戈,只能付出更大的伤亡,得不偿失,便放弃了对宋国用兵的打算。



墨子不是宋国人,却要为宋国的存亡奔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实上,墨子离开楚国返回时,途经宋国时,天降大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即便受了这样的委屈,墨子也没在宋人面前夸耀自己, 宋国守城大夫到最后也不知道,吃了他闭门羹的人,竟是宋国的恩人。显然,不是宋国人的墨子救宋,不为名利,不为求官,只是出于他的救世精神和哲学大义。



那么,墨子究竟怀着怎样的救世精神和哲学大义?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



战国时期,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影响很大,清代学者汪中就将墨子与孔子等量齐观,认为“孔子鲁之大夫也,而墨子宋之大夫也,其位相埒”。不过,既然是反对派,墨子与孔子的差异还是很多的。比如孔子崇尚周礼,重视祭祀,主张久丧厚葬,还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墨子恰好相反,主张“节用”“节葬”“非乐”,提出“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他的弟子更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真是有些刻薄自己。



墨子的核心政治主张,就是“兼爱”和“非攻”。



提出这两个观点,还是争霸战争的残酷性使然。春秋战国是个倚强凌弱的乱世,普通人生活艰苦,“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认为,这个社会充满杀戮和仇恨,原因就在于“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因此,他希望建立一个“天下之人皆相爱” 的理想社会。为此,他主张在人与人之间树立“兼相爱、交相利” 的价值观,反对人与人“别相恶、交相贼”的价值观。如果都能互爱互利,摒弃互争互害,就能建立起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社会。



不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怎样才能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呢?墨子给出的药方,是重视“法”,顺“法”而行,就像工匠“为方以矩,为圆以规”那样。这里的“法”,并非商鞅、韩非所说的“严刑峻法”,而是“以天为法”, 因为“天”是最公正、最仁慈的,要以“天”的好恶来确定人们的行为准则。他以“天”的名义,将“兼相爱、交相利”上升到“法”的高度,成为衡量是非、曲直、善恶、功过的社会行为准则。



他提出的“非攻”,不是一概而论的反战,而是反对进攻性战争,即侵略战争。在他看来,战争会伤及失败者的人命、钱财和智力资源,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对胜方来说,只是获得几座城池和一些税收,但也要付出巨大的损失。既然两败俱伤,那么打仗就是没有意义的行动。



墨子曾说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 若视其身”。意思是说,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其实就是在强调人们要相亲相爱,体现其“兼爱”的主张。



“兼爱”和“非攻”的主张虽然植根于社会现实,却无助于改变社会现实,只能是一种理想,甚至是幻想。可是,墨子的成就并非只有这些理想化的学说。跟公输盘一样,他也是能工巧匠。据说他能制造会飞的木鸟,在物理学、几何学方面也有建树。



墨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亲信弟子多达数百人。跟孔子开私学、孟子聚学徒不同,墨子把自己的信众和学生集中起来,创立了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墨家。



这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社团组织。最高首领称为“巨子”,由上代指定接班人,代代相传,享有最高权威,墨翟可能就是第一代“巨子”。成员都自称“墨者”,按照《淮南子·泰族训》的说法, “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这是一个只有等级差,不存在特权的社团组织。巨子腹䵍住在秦国,儿子杀了人。秦王说:“你年纪大了,他是你的独子,我已经赦免他的死罪了。”可是,这位当父亲的巨子表示:“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处死,伤人者领刑,为的就是禁止人们相互杀伤。大王虽有好意,我身为巨子, 也必须遵行墨者之法啊!”虽然秦王劝阻再三,巨子腹䵍还是把儿子杀了抵罪。



墨家学派为什么以“墨”来自我命名呢?说法很多,至今莫衷一是。



最通行的说法,是社团的老大名叫墨翟,其学派自然就叫“墨家”了。也有人说,“墨翟”是“貊狄”或“蛮狄”的谐音,也就是说,墨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更有人认为,墨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脸上涂墨,罚做苦工。墨家子弟生活简朴,以苦为乐,“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久而久之,越来越黑,就“墨”了。



不管怎么样,墨子的弟子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抱有“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的理想信仰,“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短褐之衣, 藜藿之羹, 朝得之,则夕弗得”,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他们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有信仰、有追求、有社会实践精神。他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维护公道正义,率先以身作则,把墨家 思想推广到各个诸侯国。在战国时代,墨家能够成为显学,跟他们 这样的精神分不开。



然而,墨家的问题在于,理想大于天,却难以见容于现实。特别是要求门派弟子都要吃苦耐劳,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战国时代还没结束, 墨家的影响力就衰落下去了。到了汉武帝时代,国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心态发生了变化,愿意艰苦度日和遵守墨家之法的人日渐稀少,这门显学也就走到了尽头。



赞(1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0-18 09:4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3(s) x3, 05-02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