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成本昂贵的F-14“雄猫”战斗机已经退役 而勇敢的A-10“疣猪”攻击机还在美军发挥余热[26P]
本頁主題: 成本昂贵的F-14“雄猫”战斗机已经退役 而勇敢的A-10“疣猪”攻击机还在美军发挥余热[26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四月天7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7537
威望:286 點
金錢:43940473 USD
貢獻:235000 點
註冊:2016-02-04

成本昂贵的F-14“雄猫”战斗机已经退役 而勇敢的A-10“疣猪”攻击机还在美军发挥余热[26P]

 
与一些看似先进的作战飞机不同,A-10 以其良好的平台特性,在服役期间,已经以事实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在“攻击机已走入穷途末路”的舆论声中,A-10 攻击机坚强地走了过来。
 
A-10 继承了 A-1 的低空、低速性能好的特性,突出了反坦克作战的任务要求。尽管缺乏风光无限的第三代战斗机那样完善的航空电子设备,但其走出了一条与“美洲虎”、AMX 等攻击机不甚相同的发展道路——依靠强大的火力、坚厚的装甲专司对地攻击。
 
虽然集现代高科技于一体的 F-16、AH-64 等先进飞行器抢占了 A-10 的许多作战机会,以及无人攻击机的崭露头角,以 A-10 为代表的攻击机似乎走入了绝境,但是在北约大规模空袭南联盟的作战行动,以及近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却证明了 A-10 无法被撼动的独特地位。
 
无论是能够实施精确打击的 F-15、F-16,还是能够夺取一树之高优势的武装直升机,皆无法有效对付利用地形掩护的地面部队,甚至无法投入使用。这大概就是美国空军急于对 A-10 攻击机进行升级的原因。
 
A-10 既不能快速飞行,又不先进,甚至显得笨拙。在多用途战斗机大行其道的时候,其作用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倒越来越优秀,再次证明了“不要最先进、只要最合适”的武器平台思想是设计武器装备必须贯彻的指导原则。
 
在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普遍被战斗机用来实施精确打击的时候,精确制导武器不但没有像人们普遍预期的那样与载机结合后终结 A-10 这类“落后”的攻击机,反而将成为 A-10 的又一个有效武器,使其如虎添翼。
 
而价格高昂的 AH-64D 武装直升机在伊拉克的非对称作战中,不但无法取代 A-10,反而成为反美武装的靶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成本昂贵的“雄猫”已经退役 这只勇敢的“疣猪”还在发挥余热。
A-10研发的70年代
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尽管A-10型攻击机后来被大家称为“坦克杀手”,但其研发之初被美军赋予的主要使命任务与作战对象并不仅仅是苏联的坦克集群。
A-10的技术验证机:YA-10A
 
一方面,1970年代初的美军在GDP(即我们之前一再提到的在中欧地区防御苏军战略进攻的总体防御计划)方案中尚处于“主动防御纲领”阶段,这一基本的作战纲领要求北约两个集团军群在对苏局势升级时即使用值班部队占领掩护阵地,在战争爆发之时完成充分动员,在苏军第一梯队攻势受阻时即投入“返德者(是美国陆军在冷战时期针对华约组织可能入侵西欧的一种增援策略)”第二梯队,将苏军阻挡在西德边境线60千米以内的战役纵深内。
1982年参加“反德者”演习的战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部署在前线的美国空军战术航空兵将在空情条件极为复杂的情况下实施多批次出击作战,对执行战场遮断的战机性能要求以中低空突防、快进快出、具备一定的自卫格斗能力为主。而这些能力,A-10基本都不具备。
美军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反倒是在另一方面,1970年代初的美军对刚刚结束的越南战争尚且心有余悸,越南战争中战斗持续时间长、对抗烈度较高、战场态势绵密持久的地面迫近交战(最典型的就是越战中的丛林战)则呼唤着美军装备一种性能与A-1型攻击机这种负责近距离空中支援攻击机性能类似的装甲厚、武器多、低速性能好、可在战场上空长时间盘旋、专司执行CAS类任务的廉价攻击机。
A-1型攻击机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后,我们就可以发现,美军研发A-10型攻击机最初的目标与其说是拿它当“坦克杀手”去敲苏军坦克集团军的沙罐,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极度适合在越南战场这种相对的“非对称战场”大显身手的武器。
 
当然当时的A-10型攻击机也并不是完全无法用于中欧地区,但其相对孱弱的机动性决定了在战争爆发的头几天、苏军的前线航空兵歼击机对美军的战术航空兵威胁巨大的情况下,A-10的出动基本上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其战场生存力与完成任务的能力都非常之可疑。
80年代A-10的位置
但是,在进入80年代后,美苏两军在中欧的战略态势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北约方面来讲,起码对苏军获取了两个战略上的优势:
1985年参加“反德者”演习的坦克
 
一是伴随着“返德者”机制的完善与美军开始组编86型步兵师,北约诸军团在东-西德边境一带的展开速度与防御强度大大提升,给苏军的战役突破造成了更大困难;二是北约空军战术航空兵在装备上与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正在拉开代差,尤其是以F-15A和F-16A为代表的制空战斗机,其性能完全压倒了苏军的米格-23МЛД这种二代机。
F-15A
 
在这种情况下北约GDP方案的防御纲领也从“主动防御”改为我们之前提过的FOFA(接续部队打击防御),其基本要义是基于其战术航空兵的优势地位与陆军师团的防御能力,既在当面交战中使用火力战有效阻滞苏军的攻击浪头,又可以在战争头几天完成夺取制空权并使用战术航空兵攻击苏军战役纵深、歼灭苏军尚在开进途中的第二梯队的任务。
挂载AGM-65“小”导弹的A-10
 
在此基础上A-10型攻击机才算是在北约防御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伴随着美军在1984年完成了AGM-65D/K这种全天候空对面导弹的研发与批产装备,A-10型攻击机在研发之初只能够在白天作战、只能使用非制导武器的弊病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另一方面,伴随着美国空军有把握在战争爆发的头几天确立战场制空权并将夺取制空权的战斗向苏军战役纵深延伸,A-10型攻击机在战场与浅近战役纵深的活动也变得相对安全了一些(当然遭到苏军战役机动集群伴随防空火力的攻击是不可避免的)。
发射小牛导弹的A-10
 
 
在这些前提之下,才让我们看到了后来的“坦克杀手”——尽管这个“坦克杀手”在更多的时候反坦克依托的是AGM-65D这种轻型空对地导弹,而非那门著名的GAU-8型航炮(有统计认为这门航炮的实战命中率只有8%左右,任务实际效果同样是比较可疑的)。
冷战结束后升级到A-10C
伴随着冷战的结束与苏军装甲兵团威胁的骤然消失,A-10A型攻击机也一度面临着“找不准定位”的问题,90年代初的美国空军也不止一次地打了“把A-10全部退役”这种主意。
 
但是伴随着21世纪初的两场局部战争,A-10型攻击机再度时来运转,也迎来了其任务侧重的再一次转变。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乃至随后而来的治安肃正作战中,美军发现极度需要一种可以靠前部署、维护方便、出动率高、任务多样性好的廉价攻击机:
挂载空空导弹和副油箱的A-10
 
靠前部署,维护方便,出动率高,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与较多的出动架次抵达战场,用来对付在伊拉克戈壁荒漠或阿富汗山地里神出鬼没漂移不定的本地抵抗力量或极端分子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任务多样性佳,既可以承担传统的低空进入、在目标区域上空来回盘旋、实时打击的CAS类任务,还可以承担一部分原来由F-16C/D或者F-15E才能承担的使用激光制导炸弹/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执行的BAI(战场或战役纵深遮断,当然在伊拉克这种游击战也无所谓纵深不纵深的了)任务。
 
在此基础上,A-10型攻击机被升级成了A-10C型,升级重点是增加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诺-格公司的“蓝丁”或“狙击手”目标指示吊舱的携带能力,整合了多型号的精确制导弹药,更新了任务计算机,升级后的A-10C攻击机在美国空军中的战术地位也从传统的“反坦克攻击机”变成了真正的“黄油机”,上能反坦克,下能航炮舔地,中能客串一把定点清除精确打击,堪称美国空军里面万金油的存在。
 
当然现在的A-10C型攻击机的任务重点依然在转变,尤其是美国陆军正在逐步恢复同主要陆军强国(尤其是某国的崛起)遂行大规模陆上战役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预见A-10C型攻击机所要承担的战术使命可能会再度往回拉,从万金油式的轻型攻击机/轰炸机再度回归其“坦克杀手”的本质。
 
为什么中国不需要?
但是(我们又要说“但是”了)——不管A-10C的任务怎么变,它从研发之初到现在经历的四次任务变革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都极度不符合彼时中国空军的任务环境:
 
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以我军相当不成熟的制空作战能力而言,A-10这种低速攻击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的实际效果与战场生存力比当时已经淘汰的伊尔-10强击机好不到哪去,我军当时的反坦克任务能够依赖的也只有强-5这种可以低空高速突防的机型;
 
上世纪90到本世纪00年代,我军又没有什么比较急迫的治安作战任务(反恐作战任务我军主要靠的是群众与武警部队以及公安民警相结合的地面战法),自然也不太需要A-10C这样的机型;
 
至于目前,伴随着军改后我军的对地攻击体系日臻完善、由陆军航空兵部队与空军战术航空兵“各管一段”而形成的战场与战役纵深遮断支援体系逐渐成型,A-10C的任务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被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与空军航空兵的歼轰-7A型歼击轰炸机给“覆盖”过去了。
 
因此,我军历史上不怎么需要A-10这种机型,在可预见的未来,该机对我们而言已过时。


赞(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05 21:4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09 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