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影视分享: 飙升9.5分,港片这把炸了,全程无尿点[29P]
本頁主題: 影视分享: 飙升9.5分,港片这把炸了,全程无尿点[29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shock717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1115
威望:773 點
金錢:5003335 USD
貢獻:1372 點
註冊:2006-12-30

影视分享: 飙升9.5分,港片这把炸了,全程无尿点[29P]


中国电影暑期档过去几年一向名副其实。

——火辣。

不信?2017年夏,《战狼2》55亿。

2018年夏,《药神》30亿;《西红市首富》25亿。

2019年夏,《哪吒》47亿。

2020年夏,疫情来了,但《八佰》最终还是拿下31亿。

2021呢?好像,似乎,可能。

救市大片,还得看最擅长“救市”的它

怒火·重案

 

香港电影、枪械、警匪、双雄……看片前Sir就思绪乱缠。

兴奋,激动,这是一次盼了多久的重聚:谢霆锋,这个曾被张国荣刘德华钦点为“接班人”的演员,转身做厨子后7年首次回归纯港片;还是他和甄子丹两位动作片顶流时隔12年再次合作。

感慨,担忧,众所周知,《怒火》是陈木胜遗作。

他将燃尽血液里香港导演最后一丝荣光?还是再次验证香港电影有心无力?

 

答案渐渐浮出水面。真的爆了猫眼开分9.5。

豆瓣开分7.7,昨天再涨至7.8。暑期档至今最高分,华语院线片除春节档今年最高分,上一次香港电影拿到这样成绩是邱礼涛(《拆弹2》7.5)。

情怀分?感情分?可能都有。

但看完片,Sir尽量刨去情绪,仍可以负责任说:《怒火》的爆,不仅因它是一部质量上乘的港片。

更因它满屏溢出来的诚意与坚守香港电影人,换一块银幕。

依然过火。依然狂。

01一部电影用多久能抓住观众?陈木胜告诉你:十分钟。

《怒火》的第一层“火”,开场便燃至沸点。警与匪,本是猫和鼠警方周密部署,包围毒贩,准备瓮中捉鳖。

一声令下,冲。进去才发现,这群贼好像跟情报里不一样?身手凌厉,手段残暴,头戴诡异面具。

 

似乎,他们还预见了警察的包围。成吨火力输出,瞬间碾压冲进来的警方小队。

前10分钟废弃货仓这段动作戏,堪称眼花缭乱:

 

灯亮,潜伏的短刃光速飞舞。灯灭,眼前已躺倒一片。

谁还负隅顽抗?机枪点射,击倒。

然后切换第一人称,肩扛式镜头——行刑般的补枪。

不是一枪。而是瞄准头,摊着手,打完整梭子弹。

 

 

这程度,是警匪枪战?不,是不顾立场与利益的火并,是虐杀。

这水平,这暴戾,是毒贩?不,是专业的法外狂徒。

这帮人是谁?他们有什么背景?又是怎样得知警方部署?10分钟,猫与鼠,身份互换。

10分钟,场面炸裂,悬疑布局完成。——这便是港片的高效。

如此抓人的血腥,我们见过吗?见过,17年前。

也是陈木胜的《新警察故事》。

 

 

不仅是自我致敬,这次火爆升级。动作戏过后,故事主线开启:当晚因故缺席的重案组张崇邦(甄子丹 饰),赶到现场目睹惨况后,誓要报仇,亲手逮捕这班由昔日战友邱刚敖(谢霆锋 饰)带领的亡命徒。

游戏继续,节奏一点没缓下来。怒火肉眼可见,随着故事深入层层加码。

双方怒火不仅烧向对方。更烧向自己。谢霆锋饰演的悍匪,有两个细节。一个,对手下始终重复着的台词:“谁要是出差错,老天爷都不给面子。”

另一个,他脸上的刀疤,类似“小丑”,暗示让他疯魔的往事。

 

所以你能看到这帮悍匪杀人不眨眼,也不惜命,甚至,他们早就把求死当做最后的挑衅。

这哪是什么警匪游戏。这就是“比谁更不要命”的兽性血战。

02场面以外,《怒火》第二层火。

这团火,烧向对方,烧向自己,可最终烧向的。

是那高高在上的权与贵。警察的动机当然好理解:不忿同僚惨死,怒火中烧,拼命追凶。

悍匪的愤怒来自哪?电影其实早就引出真正的敌人。张崇邦因故没有参加第一次行动,看起来是运气好。

实际呢?他被打压了。就因为他不愿同流合污,不愿讨好大富豪,不愿喝下那一口60万一斤的铁观音,却甩下200块转头离开权贵饭局。

 

某程度上,《怒火》双雄,并不对立。——而更像是普通人的一体两面。

张崇邦坚持公平正义,坚决不低头,却被腐败官僚欺压,还面临开除警队的危机;而邱刚敖曾经也是张崇邦,但后来被高层蒙骗,背了黑锅,决定逆反一切。

这还是表面。扒开电影种种细节,导演的讽刺才叫辛辣。举个例子,打光

更衣室里,被告席上,电影的打光始终是黑暗中留有一线光明,暗示邱刚敖在黑化与否的边缘。

然而正是张崇邦的证词,打碎所有希望。

 

再举个例子,倒放。张崇邦开车前往邱刚敖当初误杀现场,下一幕,记忆倒放,他的车又倒退离开。

张崇邦多么希望,当年自己去晚一步,没有目睹兄弟杀人,就不用去法庭指证。

 

硬币两面,一面扔向光明,一面扔进炼狱。这些“闲笔”,一幕幕都在深化导演的表达意志:它尝试接近一群边缘的反派,寻找他们走向疯狂的深层原因。

——这是港片内在的锋利

那些经典香港警匪片,为什么可以刻在我们脑子里,流传至今?

首先,当然因为满屏不节制的火药。

其次,还是它背后给平凡人的共鸣。

像一把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

b]一侧是钝的,命运无常的捉弄,成为这些小人物的宿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由不得自己来选。

[/b]另一侧是锋利的,闪着海水盐味洗过的寒光,是被选择之后的选择,在各自的站位里又将灵魂深处的情绪在戏剧规定里发挥到极致。

香港动作片的“不解之谜”,被陈木胜用两个字一语中的:怒火。

对于普世公义的渴望,才是小人物生而为人的精神支柱。

03当然,《怒火》并不是全然无缺点。一板一眼的叙事技巧和进展过快的故事节奏,挤压了刻画人物时,应该留存的细腻转变的空间。

但无论如何理性地去评价电影,绕不过去的,还是导演。陈木胜。他去世时,Sir写过一篇文章悼念。

如今《怒火》面世,Sir回想,这份悼念还是轻了。

——你越爱香港电影,就会对《怒火》越感性。

这是一部信息量庞大的电影,可这些信息量,不属于这个时代。

是导演满眼深情的回望《怒火·重案》里藏着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记忆碎片,甚至可以说是近年来致敬梗最多的一部“情书”,从演员选角开始,层层递进。

还不是门面的甄子丹谢霆锋。而是配角们。继续“奸”,继续“匪”的是他们:辛格·哈提汗·比托,林国斌,卢惠光……

 

 

 

△ 上到下:《神探》《破坏之王》《a计划续集》被“洗白”,体面起来的是他们:郭峰、任达华、谭耀文、吕良伟……

 

 

 

 

△ 上到下:《创世纪》《黑社会》《野兽刑警》《跛豪》一半沉沦,一半挤进上流。

借以选角,《怒火》这团火最终烧向所有人。这些配角们,拉开电影以外的一幅真实群像:光鲜过后,争斗过后,留给普通人的,只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随机宿命。

除了人,还有景。你能看见满眼熟悉的“地标”《追龙》里,“城寨”的人间魔窟,逼仄巷战;《狗咬狗》般,绝境撕咬,窒息的纠缠;

《无间道》式的忧郁目光,寻找身份认同;《喋血双雄》高潮处的血色玻璃,神圣教堂;以及,标志性的“尖沙咀”大战……

 

 

 

 

除了梗,还有真实的泪。一个幕后花絮:《怒火》拍摄期间,吴彦祖、冯德伦、李灿森从世界各地买机票在香港聚集,找到谢霆锋和陈木胜,劝说导演拍《特警新人类》续集。

结果?谢霆锋同意了,陈木胜拒绝了:你们找其他人,我都累了。

事后才知道,陈木胜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情,不能分心,就想扛着拍好《怒火》。

 

 

同样想法的还有成龙。他想拍《新警察故事》续集,条件是只肯让陈木胜执导。还有吴京。

采访中听到陈木胜导演的问题,一度情绪失控,中断采访。还有谢霆锋、甄子丹。还有还有……

 

 

 

好,打住。

Sir说这些,已经不是为悼念,缅怀。

反而,Sir诚挚敬佩陈木胜在遗作中所展现的清醒与务实

这是独属于优秀香港电影人的特质。满眼情怀,却不卖情怀。

一腔怒火,仍脚踏实地。刘德华提到“无线五虎”,说自己是里面最不起眼的。

我们五个人完全不一样。苗侨伟就是大侠,很有智慧

黄日华就是那种很稳重

汤镇业是比较帅,很精致,所有漂亮的角色都是他的。

梁朝伟是最年轻的,也是红得最早的

《怒火》里,陈木胜也坚持了华仔式的拼劲。你能看到,电影在狂轰滥炸接近2小时后,最后还是回归最苦、最痛、最硬桥硬马的单挑格斗。

枪拼掉了,就用刀。

刀拼掉了,捡起什么用什么,用锤,用棍……都拼掉了,用拳头。

 

而这种拼是会传染的。武打戏如家常便饭的甄子丹。拍完一个近身搏斗的镜头,原地瘫倒,重重喘息十几秒。

重回香港打戏的谢霆锋。推倒一切,变回那个专注的毛头小子,在片场角落里练动作,反复摔,反复打,跳几层楼……说到做到,“我这条命就交给他了”。

 

 

他们在拼什么?不是拼生命“最后一刻”,而是拼职业的“每时每刻”。拼一部真正的“作品”。

不是自我感动的“遗作”。

[b]而是一部足以让观众起立鼓掌的香港电影。







赞(2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04 09:4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27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