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原创]我若是“你”爹,为“你”少造孽
本頁主題: [原创]我若是“你”爹,为“你”少造孽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一代文嚎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478
威望:2626 點
金錢:20003737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06-28

[原创]我若是“你”爹,为“你”少造孽

 

如何评价我们这代人的父母?

个人以为,一俊遮百丑。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了养活子女的物质财富,直至今天,有的父母依然不下火线,或帮着带孩子,或为子女买房继续拼。

绝不是说他们没有精神文明方面的教育之功,考虑到那代人特殊的成长经历,实在难以用现代的眼光理念去要求他们当中的大多数。

有位老铁建议写一写父母做过的那些感人事迹,这个话题可谓千年不衰,值此父亲节将近,可我想的是,感恩父母的“俊”是当然的,但多多反思他们的“丑”可能更必要。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父母性格要强,能吃苦,这样的性格十分有利于艰苦环境下的生存。

可我发现,当一个人的优点特别突出时,他的缺点往往就是这个优点。

因为性格要强,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创造了不错的物质条件。

麻烦的是,要强换个说法就是好面子。

当这种好面子的要强用在子女身上时,很多时候就没那么感人了,不是所有的面子的基础都是现代文明的价值观。

比如老人家要孙子,或许在你家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在他家没有孙子是会被村里人耻笑“焦尾巴”的头等大事。尽管最后如愿抱了孙子,代价难以启齿。

我还有个朋友,他的父母也是那类要强之人。

他父母的毛病是特别爱在人前贬低别人家的孩子吹捧自己家的孩子,这些被贬低的别人家的孩子往往都是他的发小、邻居或同班,因为这样才有可比性。

如此的口无遮拦导致他的父母跟别人家的父母关系恶劣,可想而知,当两家大人的关系糟糕时,两家的小孩也很难和谐。

直到今天还在比,接着比孙子,依然经常性地因此不是惹别人生气,就是给自己招气。

我这朋友从小开始就没少提醒过,希望他的父母不要这样。可小孩都懂的道理,大人怎么会不懂呢?这就是难移的性格。

如今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变,没有了极端的温饱压力给我们这代人去克服,“一俊遮百丑”的机会应该是没了。

在这个个人极大自由的时代,做父母的最大挑战或许不再是做了什么感人的“俊”事,而是少干一点自己爽了却让子女遭罪的“丑”事。


 

我对《金瓶梅》里的张二官评价很高,应伯爵说他年纪小小很风流,可就是这么个人居然为了儿子拒娶万人迷的潘金莲。什么是负责?这就是负责。

《红楼梦》的贾政其实也不错,他当然有迂阔敏感听信谗言的不足,但其为人父自律克己,足称大优点了。与之相对的是为了几把古扇逼着儿子作恶的贾赦,连西门庆都知道为儿子捐建寺庙积点阴德。

男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自律问题可谓历史悠久一言难尽。

有段时间我注意到,有位同事经常在公司待到深夜,一开始以为是加班,后来才知道他跟老婆撒谎加班,为的是躲老婆和孩子,以便清清静静地玩游戏。

据我的一点见识,男女结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后,虽说辛苦,但女性往往更易从中得到天伦之乐,可男性往往会于此时特别怀念单身时的没人管状态。不能说他不疼爱孩子,也不能说他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场景没享受,但那都是一时间的情感渴补。

其实男人最羡慕的就是西门庆,当想孩子时,最好能呼之则来,抱一抱疼一疼,想自己待着,或跟狐朋狗友玩时,老婆孩子离得越远越好。曾有个哥们发朋友圈说:“老婆带孩子回娘家了。一个人的感觉太棒了!只可惜老婆娘家太近了,才半天就回来了。”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的角色陪伴都重要。当然女性有女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女性于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其实这就是本期话题的讨论目的,我们父母这代人的优点贡献,我们不一定还能有,但千万别以为时代进步了,他们身上的毛病我们就自然不会有,我们对父母的继承不仅仅是相貌,更有糟糕的性情,有的性情是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有些简直就是基因里的自带。

我们村里有个女的,在他初中时母亲就去世了,我对他母亲的唯一深刻记忆,就是撒泼骂街嘴脸。机缘巧合,我正好碰上了这个女的一次骂街,已近40岁的她一举一动,尤其是那掐腰蹦地的动作,像极了她那20多年前去世的母亲。恍惚间,我怀疑是不是她的母亲还魂附身了。

当然也有人会刻意避免自己成为的父母一样的人,或这里或那里,或多或少,但结果往往鬼使神差避之不及。

比如《红楼梦》的春燕,她很认可贾宝玉的那套女人变坏论:“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儿来;再老了,更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污泥塘里能否盛开白莲花,一是取决于环境不能太化学式的污到啥都长不出,二是取决于种下的种子必须是对。

春燕这个小姑娘什么道理都懂,她评价自己的母亲和干娘就是这种唯利是命之辈,但当她劝自己的母亲少折腾好处多多时,那老练的算计可谓青胜于蓝。小姑娘想避免活成自己母亲的模样,可还没出嫁就已经有了母亲那为自己所嫌恶的一面,只是尚不自知罢了。

当然也有成功的,有的女生就直言,绝对不想成为自己母亲那样的人,嫁人也绝对不会找自己父亲的那样的人。每每听到这些,其背后都是沉重纠结的家庭往事。

我感觉,在决定一个人长大后会成为谁的诸多因素中,父母的那些“丑”行比感人的贡献影响更大,有的人会变得跟自己的父母一样“丑”,而有的人则带着曾经的伤害穷极一生努力避免成为自己的父母那般。


 
 


赞(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03 10:0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03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