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樂憂分享]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如何影响了你我?[15P]
本頁主題: [樂憂分享]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如何影响了你我?[15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比樂師憂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5113
威望:2152 點
金錢:5499 USD
貢獻:11111 點
註冊:2021-02-21

[樂憂分享]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如何影响了你我?[15P]

 
▲共青城2010年成立县级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供图/图虫创意

在江西省南昌与九江之间,鄱阳湖西岸,庐山南簏,有一座名叫“共青城”的小城,共青二字取自“共青团”。实际上,这座城市也很年轻,2010年才成立为县级市,而五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地。

共青城,一座青春之城,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但它却曾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你我的生活方式。

鄱阳湖畔,来了一群上海青年



如今的共青城内,有一条宽阔的马路名为“上海路”,有一处豪华的楼盘名为“上海城”,隐约透露出这座不起眼的赣北小城,与遥远的魔都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共青城崛起于鄱阳湖畔,朝气蓬勃。供图/图虫创意

时间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如火如荼进行。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重工业,吸收劳动力有限,因此在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失业和待业青年。在此背景下,我国掀起城市青年到农村垦荒运动。1955年8月30日,首支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黑龙江萝北县。10月,上海也不甘落后,组织了98位队员组成的首批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位于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德安县。这些队员年龄在20岁左右,大部分是共青团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1955年,坐火车离开上海的首批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图源/网络

两支队伍开启了两段光辉岁月:前者把“北大荒”改造成了“北大仓”;后者创立“共青社”,孕育了今日之“共青城”。因此有“北有北大荒,南有共青城”之说。

来到鄱阳湖畔的上海青年们被分到了三个驻点。政府为他们购买了耕牛、农具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海青年们则把公共浴室、厕所、图书馆等新鲜事物带给了当地的“江西老表”。1955年11月,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来到德安县看望垦荒的青年们,为他们题写了“共青社”的名字。

 
▲1956年10月1日,上海垦荒队员在用松枝、毛竹搭起的“共青社”门前合影。图源/网络

虽然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参与到劳动中时,这里的条件之艰苦还是令青年们震惊:荒无人烟的滩涂上,芦苇密布,钉螺遍地,蚂蟥肆虐,野兽出没。他们咬着牙走进了田地,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学会了犁地、插秧、割稻子、打谷子,以及养猪、放牛,偶尔还要上山砍柴。后续不断有新的队员加入,到1956年,约1700多名垦荒青年从上海来到江西,很多加入了共青社。

1957年,共青社几个驻点合并迁到金湖乡,成立了德安国营共青综合垦殖场。1969年,德安县实行场社分家,将共青垦殖场的总部从金湖迁到南湖。1984年12月,时隔29年后,已是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再次来到江西共青垦殖场,写下“共青城”三字,这就是今天“共青城”市名字的由来。

 
▲胡耀邦生前两次来到共青城,去世之后家人将其骨灰埋于共青城富华山。图源/网络

但共青城真正成为一个城市还要等到26年后。1992年,江西省批准成立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共青城步入快速发展期。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西省设立县级共青城市,由江西省直管,九江市代管,并将德安县茶山街道、甘露镇、金湖乡,永修县江益镇和燕坊镇坪塘村、燕坊村,星子县苏家垱乡、泽泉乡划归共青城市管辖。

 
▲共青城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与九江市中间,毗邻鄱阳湖。图源/网络

由一群垦荒的上海青年开始,经历数代共青人的奋斗,“共青城”在一片荒地上成长为我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有水,就有希望



上海最初选派青年到德安县垦荒,看重了这里毗邻鄱阳湖,有着大片荒芜的滩涂,农业开发潜力巨大。

 
▲鄱阳湖枯水季节,岸边形成大片草地、湿地。供图/图虫创意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如同一个倒挂在长江南岸的大葫芦。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条主要河流如五条藤蔓,分别从西、南、东南注入湖中。鄱阳湖每年洪水期、枯水期水位变化很大,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小湖泊星罗棋布,草地、湿地绿色如茵,洪水季节则一片汪洋恣肆。有诗云“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自古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共青城一带正位于修水与赣江入湖处,两条大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不断造出新的滩涂。

 
▲共青城一带,除了滩涂,还有许多山地丘陵。供图/图虫创意

垦荒队员们来到这里后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他们怀着可以操作现代化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梦想来到这里,然而现实是:滩涂虽然众多,但由于靠近赣北山区,“出前门,见前山;出后门,见后山,要想农业现代化,除非机器长翅膀。”另外,一场洪水也会导致颗粒无收,再加上城市青年们自身劳动力也不强,很多人无法依靠劳动收入维持自身生存。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栖息地,生活着包括白鹤在内的数百万鸟类。供图/图虫创意

就在他们很多人生活陷入困境时,又是鄱阳湖给了他们希望:这里水域辽阔,水鸟众多,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栖息地,不仅生活着白鹤等大量珍稀鸟类,也生活着大量鸭禽。

 
▲珍稀鸟类在湖畔的草地栖息捕食。供图/图虫创意

千百年来,每当秋冬季节来临,当地百姓便纷纷开始腌制板鸭。拔毛后的鸭子经过连续半月的风吹、日晒、霜冻,或蒸或炖,制作出的板鸭肉嫩、骨脆、味鲜、香浓,咸而适中、肥而不腻。

1965年,由共青综合垦殖场创办的江西共青板鸭厂成立,所生产的共青板鸭迅速行销国内各大城市,共青垦殖场人们的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

 
▲共青板鸭,肉嫩、骨脆、味鲜、香浓。图源/网络

然而,制作板鸭只是开始,鄱阳湖鸭子更丰厚的馈赠还在后面。

从这里开始,中国人开始穿上了羽绒服



如今,每到冬天,在中国北方,几乎人人都要裹上一件羽绒服。然而半个世纪前,中国人对于羽绒服还几乎是一无所知。那时候,人们过冬御寒的标准服装是小棉袄、军大衣。中国人开始认识羽绒服,还要从共青城说起。

 
▲绿色军大衣,多少人的回忆。图源/网络

共青板鸭厂成立后,板鸭产量不断攀升,拔下来的鸭毛堆积如山,如何处理这些鸭毛,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有人想起当年朝鲜战争中美军大兵的睡袋就是用羽绒做的,于是建议能否把这些鸭毛用于制作服装。1969年冬,共青人开始尝试利用鸭毛制作羽绒服装和睡袋,制作出来的首批 70 多件羽绒背心销往上海,大获成功。共青城的羽绒服装生产由此诞生。

 
▲大多数中国人穿上羽绒服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供图/图虫创意

1972 年,江西共青羽绒厂正式成立。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共青羽绒厂生产的750 件羽绒背心,亮相不久就被加拿大客商全部买走。从此,共青羽绒厂开始承担国家羽绒制品的出口任务。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共青羽绒制品主要以外销为主,年生产量只有2万件,普通的中国老百姓还是难以接触。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共青人便注册了“鸭鸭”商标。到了80年代中期,开始与上海厂家联合生产,当时广东、上海等地的羽毛百分之七十都被送到共青加工,羽绒制品从此在中国成了一个产业。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也纷纷建立了共青羽绒制品专柜,很多人买上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件羽绒服。听父母辈的人说,开始的时候因为数量有限,想买到一件鸭鸭羽绒服还要托关系。

 
▲外国人在仔细了解共青城生产的羽绒服装。图源/网络

到了90年代,共青城羽绒服装生产高速发展,配套产业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开始形成,周边德安、星子、永修等县的年轻人纷纷涌入共青城。在国内市场上,对于很多人还是新生事物的羽绒服,凭借着比棉服、大衣更保暖、透气和轻便,比皮草服装更便宜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共青城生产的鸭鸭羽绒服横扫全国,连续多年销量雄踞国内第一。“中国的鸭鸭,世界的朋友”“无论你我她,谁都爱鸭鸭”,给一代人洗了脑。不知不觉间,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御寒服装格局被改变了。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羽绒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超过3000万件,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国内的羽绒服生产基地和品牌市场也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我们不能忘记,五十多年前,在鄱阳湖畔,一群上海来的年轻人,面对如山鸭毛的一个突发奇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共青城马拉松水上跑道。图源/网络



赞(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26 20:4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5-06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