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金庸能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的大师,是因为其小说中的文化底蕴深厚,道理讲得清楚。很遗憾,这些道理多数人一无所知,领悟不到。
金庸小说多写成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他在小说结尾的后记中说过:这些小说都和时局相关——他小说中的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者。金庸是有名的时评作者,办报纸是主业,写小说是副业,不承想让他成名的恰恰是副业。
大人物中,一统江湖、战无不胜、千秋万岁的丁春秋,人前道貌岸然、人后阴险毒辣的岳不群——你觉得像谁?
至于小人物,“云中鹤”是徐志摩的曾用笔名之一,金庸笔下用这个人名做了采花贼的书中人物,正是讽刺的徐志摩用情不专。说起来金庸和徐志摩还是远房亲戚。不知道这些历史怎么能看懂金庸小说?不过是看个热闹罢了。
金庸小说中也写了不少哲理,暗讽时局。
看看金庸大师在《天龙八部》中关于扫地僧的一个片段:
那老僧道:佛门子弟学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时,务须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
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制约。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高,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本寺玄澄大师一身超凡脱俗的武学修为,先辈高僧均许为本寺二百年来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间,突然筋脉俱断,成为废人,那便是如此了。
喊打喊杀的年轻人,这样的哲理,应该了解一下。不与世界相一,岂不筋脉俱断,成为废人?
更不用说,今天网络背后对应的都是活生生的活人,有多少令人瞠目结舌的现实,让人觉得愚昧无所不在。
(二)
自去年开始,因为疫情很多媒体令人大跌眼镜。昨天又有湖北媒体报道武汉32万人扫墓引起猜想。该媒体没有说明往年有多少人扫墓嘛,没有对比,说明什么?
多数人对媒体还很模糊。
一直以来,看到很多佛系的摄影作品和短视频,比如渔人撒网、牧童骑牛、小哥钓黄鳝,后来有朋友说,这些都是假的,后面都有经济驱动。
在某个景区,一个会撒网的渔民,会一天撒几次网,私下都是和一拨又一拨的摄影爱好者讲好价格,一天撒几次网,收多少钱。
牧童骑牛,这孩子可能需要在每天光线合适的时候都去不停地往返在最适合摄影的骑牛路上。
至于小哥钓黄鳝,别太当真,事先放进去的,为了卖黄鳝打个广告罢了。
还能有什么是真呢?有真的,还是以生命为代价。
年仅19岁的吃播网红孙艺轩,突发脑溢血猝死,孙艺轩是一名吃播,在某平台拥有45万粉丝,共发出1092条直播,长期的暴饮暴食之下不幸殒命。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更可恨的是有不少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吃播行列。
就在上个月,320斤的吃播泡泡龙死了,年仅29岁。他生前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给自助餐老板上一课”。
山东抻面哥也是真的,他十多年只赚良心钱,一朝得到回报的竟然是成为网红,成为家乡炒作招牌,成为相关操作者的赚钱工具。
有事辅警干,没事干辅警。那个19岁就加入江湖的女生现在还好吗?听说她已经关了一年多了。
挖祖坟不奇怪,挖到三星堆麻烦大了——因为搞不清这是不是祖坟。
不得不说,人们很迷茫。最不放心的还是:我们究竟要往哪里去?
金庸说:修习任何武功之时,务须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
(三)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日友好,一衣带水”的时候,日本人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巨大的市场,一个电子表、一个随身听,都能给他们带来巨大利益,所以当时的蜜月期日本对中国影响巨大。
在文化生活上,刚刚从八个样板戏走出来的中国人,看到《追捕》《血疑》《望乡》《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真是惊呆了。
20多年前我刚刚到报社工作的时候,有一条规定,说起中日关系,只能说“日军侵华”(日本关东军),不可以说“日本侵华”。因为当时宣传上认为日本人民是好的,是一小撮日军发动了战争。
这和事实真是大相径庭。那个时候日本是全民支持打中国的。二战时的普通德国人和日本人真的很无辜吗?不是的。他们甚至是主要推手。
小时候我们学过的教材上说:二战核心原因就是经济大萧条导致德国经济崩溃、政局崩溃,希特勒抓住机会上台,通过改革将德国从萧条的泥潭里拔出,获得了德国民众的信任,进而发动了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野心的欧洲大战。
今天,有一个信息茧房理论,这是哈佛大学教授斯凯提出的个一著名概念:“如果你只关注己自选择的领域,果如你只关注某一种信息源,如果你只关注自己愉悦的东西,久而久之,会便像蚕一样,将自己梏桎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而从丧失全面看待物事的能力。”
信息茧房制造的只能是杀手。一些人抵制全世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在茧房里呢?
转载
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