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拾遗]他用23年造了一口巨锅,帮助人类倾听外星人的声音[22P]
本頁主題: [拾遗]他用23年造了一口巨锅,帮助人类倾听外星人的声音[22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小喬初妝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1833
威望:440 點
金錢:5 USD
貢獻:14500 點
註冊:2020-12-15

[拾遗]他用23年造了一口巨锅,帮助人类倾听外星人的声音[22P]


图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本人立场,杠精勿扰。


全文共13772字
阅读大约需要30分钟





 

01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2021年3月31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
从3月31日零点开始,
中国天眼将正式向全世界开放,
接受全球天文学家的观测申请。
全球天文学界一下沸腾了,
各国天文学家纷纷感叹:
“太让人惊喜了!太让人惊喜了!”
他们为什么这么惊喜?
因为中国天眼的开放太重要了,
在过去40多年里,
获得诺贝尔奖的10个天文学项目,
有6个是通过射电天文手段取得的。
可以这么说,
射电天文工具就是天文学诺奖的摇篮,
而中国天眼是全球最牛的射电望远镜。
此前最牛的射电望远镜,
一个是德国的波恩100米射电望远镜,
一个是美国的阿雷西博300米射电望远镜,
但中国天眼,
灵敏度比波恩望远镜高10倍,
综合性能比阿雷西博望远镜强3倍。
所以天文学家一听到中国天眼开放了,
都兴奋得不得了:
“赶快申请,赶快向中国申请。”
在中国天文界扬眉吐气的这一天,
我想起了一个人:天眼之父南仁东。


02


 

1945年出生的南仁东,
从小就是一个学霸。
他不仅学习成绩超好,
业余爱好也十分丰富。
他最喜欢的业余爱好,
一个是画画,
他画画的水平,
超过很多美院学生。
一个是天文学,
高中时他就订了《每月一星》杂志,
没事就喜欢研究星空。
1963年,18岁的南仁东,
以吉林省理科状元的成绩,
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
他的志愿本来是建筑系,
分数也比建筑系高了50分,
但学校把他调剂到了无线电专业,
“因为中国亟需无线电人才。”


03

 
▲南仁东与技术科同事

1968年,大学毕业后,
南仁东被分配到吉林通化无线电厂。
厂领导一开始不识货,
竟然安排这个无线电专业第一名的高材生,
去车间做了一名包装工。
有一次,参加工厂大会,
台上有一幅毛主席画像,
南仁东觉得这画不太像毛主席,
就忍不住对身边人吐槽。
对方听了,回了句:
“你说画得不好,你画?”
南仁东真的跑去给厂长说:
“我想重画一幅毛主席像。”
厂长怕他画不好,
就让他悄悄画,
这一画,厂长被惊到了:
“太像了,太像了。”
从此南仁东就在厂里有了名气,
他也就此被安排到了科研小组。
在通化厂工作这十年里,
南仁东同小组成员一起,
干了三件很骄傲的事情:
● 研发了中国第一台便携式收音机。
● 研发了10千瓦电视发射机。
● 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发了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器。



04

 

1977年,中央恢复了高考制度。
南仁东本来无意参加高考,
但领导给他做思想工作:
“你应该选择继续深造,
将来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仁东想起了儿时的天文梦想,
于是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并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天体物理研究生。
进入中科院学习后,
导师王绶琯告诉他:
“在过去的20年里,
人类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
但其中四大天文发现,
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发现的。
国外的天文研究,
已经扩展到了可见光之外的一切电磁波,
而中国还在原地踏步。”
这番话激起了南仁东的斗志,
他暗暗许下宏愿:
“我想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
为中国天文争取一席之地。”
于是他开始疯狂学习,
读完硕士又攻读博士。


05

 
▲南仁东18岁画作

1985年博士毕业后,
40岁的南仁东,
选择了到欧美各国游学,
“学习人家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
游学需要钱,
可南仁东没有钱,
他就沿途卖艺——画肖像画。
“画一幅肖像,能赚二三十美元。”
他就这样一边走一边画,
在欧美做起了访问学者。
他游学期间,
他干了多件很牛的事情:
利用国际上长基线网络,
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
主持完成欧洲和全球十余次观测;
首次在国际上应用VLBI快照模式,
取得丰富的天体物理成果……
短短几年间,
他就成了驰骋于国际的一流科学家,
美国、欧洲、日本都邀请他去讲学。
1980年代末,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呼唤南仁东:
“想请你回来做副台长。”
当时南仁东在国外讲学的工资,
一天就等于北京天文台的一年。
但南仁东听到北京的呼唤后,
半点也不曾犹豫,
立马放弃国外几百倍的高薪,
背起包就回了国。


06

 

回国之后,
南仁东一直在等待时机。
时间一转来到了1993年,
这一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
科学家们提出:
“在地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
人类应该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
接收更多的来自宇宙的信息。”
这次会议之后,
南仁东立马向领导建议:
“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争取联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建设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
如果这个项目能落实,
中国就不仅有了自己的天文大设备,
还会吸引世界多种尖端科技进入中国。”
南仁东的想法很好,
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联盟怎么可能会把项目放在中国。”
南仁东向一位荷兰天文学家征求意见,
对方竟然回复了一句:
“不是我打击你,这不太可能。
一个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的国家,
怎么可能承担大型射电望远镜项目?”
尽管大家都觉得不可能,
但南仁东还是不愿放弃,
“我还是想争取一下,
只要我们选出很好的地址,
然后把规划和设计做好,
说不定就能打动联盟呢。”


07

 
▲喀斯特地貌

选址实在是太难了,
因为适合建造天眼的地方,
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要是一个碗状的巨型天坑。
“天坑用来盛装大型射电望远镜,
周围的山体可以隔离外面的电磁波。”
第二,天坑要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天坑有天然的排水系统,
不用担心一下暴雨天坑就变水库。”
第三:天坑必须远离城镇。
“城镇电磁干扰信号太多了。”
第四:交通还得比较方便。
“如果天坑在喜马拉雅山,
就是再合适咱也去不了。”
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呢?
南仁东找到天文台同事聂跃平,
用遥感技术捕捉了300多个洼地,
再从300多个里筛选了100多个,
然后一个一个去做实地考察。


08

 

一抽出时间,
南仁东就会带着遥感地图,
自掏路费,
坐上绿皮火车去贵州考察。
大山里根本没有路,
他只能在悬崖丛林里爬行。
有一次,他一脚踩滑,
从山顶直接滚了下去,
幸好被半山腰两棵树挡住,
他才没有跌落谷底。
还有一次考察时,
他在山谷中遇到了泥石流,
吃了好几次救心丸,
他才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同事们跟他开玩笑,
“你的命可真大。”
南仁东哈哈大笑说,
“找不到合适的洼地呀,
我这辈子死都不会瞑目!”

 
▲大窝凼旧貌

这一找就是12年。
苍天不负有心人,
南仁东终于在贵州省平塘县,
找到了适合安装天眼的大窝凼。
“大窝凼地处喀斯特地貌群,
是一个天然的大型巨碗,
半径五公里范围内没有乡镇,
虽然不通公路,但是可以修。”


09

 

在寻找地址的同时,
南仁东也在推动另一件事:
着手天眼的规划和设计。
由于项目没立项,
所以没什么经费,
南仁东只好东奔西走,
到处去求人合作,
到处去找人化缘。
南仁东是个硬汉,
平时看不到他掉泪,
但是有一天深夜,
助理上厕所经过他办公室时,
听到了他哭泣的声音。
助理轻轻推开房门,
只见南仁东坐在地上,
正哭着打电话求人:
“我快六十岁了,
可以退休了,没关系,
可是我这些学生,他们怎么办?
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
他们却跟着我在山沟看星星……”
就是在这样的极力推销下,
他的立项申请书中,
才终于有了20多家合作单位。
就是在这样的通力合作下,
中国天眼的设计方案,
才终于一点一点成熟起来。


10

 
▲小型天线组成阵列

2006年,国际联盟再次召开大会,
讨论新一代射电望远镜落户方案。
多国竞争总算有了结果,
中国不出意外地被排除了:
大多数科学家不支持大型射电项目,
而选择了几千枚小型天线阵列项目。
而且这个项目,
被安排建在南非和澳大利亚。
这个结果,
彻底断了南仁东的退路,
“本来希望借助国际力量,
来推动中国的大设备建设,
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
但是南仁东就是不死心,
“如果就此放弃这个项目,
我对不起贵州的老百姓。”
当初找到大窝凼这个地方后,
南仁东很忧虑公路这个问题,
但当地百姓被南仁东等人感动了,
没有要一分钱,
就自发修建了一条8公里长的公路,
可以直达大窝凼。
南仁东对当地政府当地老百姓说:
“不要修,不要修,还没定啊!”
可他们根本不听,
硬是在群山之间开出了一条新路。
所以南仁东不想放弃,
“我还是想再拼一拼。”


11

 

“我们自己建。”
在随后中国科学院院长大会上,
南仁东向领导争取。
领导听完汇报很感动:
“可以考虑立项,
但立项之前,
方案必须得通过国际评审。”
南仁东带领一批专家,
很快就完善了天眼方案,
并把方案提交给国际评估会。
各国专家看完整个方案后,
将意见反馈给美国国家天文台台长鲁国镛,
鲁国镛综合评估意见后,
在方案上写了一句话:
“项目可行,建议尽快建设。”
南仁东看到这个回复,
猛一挥拳头,
立马红了眼睛。


12

 

2007年7月,
FAST工程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
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
有一次,南仁东问助理张承民: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取名FAST吗?”
张承民摇摇头。
南仁东解释说:
“FAST的英文含义就是‘快’,
中国高铁简称FAST-train,
这是中国速度的象征。
中国天眼取名为FAST-telescope,
是中国科技追赶的象征。
中国天眼的建立,
象征着中国科技的突围和崛起,
我们进入了全球化一带一路新时代。”

 

借助天眼,我们可以做很多事:
“可以将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
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
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可以发现中子星——黑洞双星,
无需依赖模型精确测定黑洞质量。”
“可用来搜寻识别星际通讯信号,
寻找太阳系之外的外星文明。”
“有希望发现奇异星和夸克星物质。”
“可以用于弹道导弹的预警。”
总之,就是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FAST工程一立项,
欧美国家立马就紧张起来,
“美国宣布阿雷西博望远镜不再对外开放,
南仁东申请去美国多次被拒签,
欧洲多国也以国家安全为借口,
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


13

 

“我们必须进行自主创新。”
面对欧美的技术封锁,
南仁东带领团队就干了起来。
FAST工程一开工建设,
就遇到巨型球面无法整体移动难题,
要解决这个难题,
需要6根钢索来拖动30吨的馈源舱。
南仁东试验了市面上所有的钢索,
但都达不到抗疲劳要求:
“钢索的抗疲劳要求是500兆帕,
国内外的钢索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很好的钢索也只能承受250兆帕。”
怎么办?
南仁东带着技术人员,
开始寻找各种新材料,
然后一项一项进行试验,
经过两年的筛选和试验,
南仁东团队终于研究出了能够承受500兆帕抗疲劳要求的索网结构。
这个高精尖的索网结构,
获得了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后来还被用于修建港珠澳大桥。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地死磕,
南仁东团队终于攻克了所有技术难关。
天眼圈梁合龙的那一天,
南仁东第一个爬了上去,
他在圈梁上奔跑,
开心得像个孩子。


14

 

在天眼建设过程中,
为了赶工期,
南仁东真是太拼了。
他在食堂打饭时,
从来不会吃鱼,
他嫌吃鱼耽搁时间,
因为吃鱼要挑刺。
他也常常顾不上吃饭,
饿得不行了,就吃几块饼干。
有时饼干在兜里碎成了末儿,
他就把末儿往杯里一倒,
用白开水一冲,
两口就喝光了。
他睡得很晚起得很早,
助理张承民回忆说:
“我常常在天未亮接到他的电话,
所以我特意把他的电话,
设置成了鸡叫声,
我们是在闻鸡起舞。”


 

在长年超负荷运转之下,
南仁东终于病了。
他经常右胸剧痛,
说话喘不过气来。
大家都劝他去医院检查病情,
可他总是说:
“等忙完了这阵再说。”
就这样一拖再拖,
拖到了2015年。
2015年2月,
在FAST工程装完最后一根钢索后,
南仁东终于病倒了。
他被大家送到医院做检查:
肺癌,晚期。


15

 

2016年9月25日,
FAST项目终于完工。
这一天,习总书记发来贺信:
“天眼的落成启用,
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大射电望远镜SKA计划总干事戴蒙德,
第一眼看到天眼后,
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设计,
非常非常精妙的系统,
全部自动化控制,令人叹服。”
听到全球科学家们的评价,
南仁东笑了,
但泪水却流了一脸。
他终于可以安心了,
终于可以安心地走了。
2017年9月15日,
他闭上了眼睛。


16

 

中国天眼甫一启动
就发现了两颗新的脉冲星,
一个脉冲星距离地球1.6万光年,
自转周期为1.83秒。
另一颗距离地球约0.41万光年,
自转周期为0.50秒。
真是太牛了。
所以美国积极呼吁:
“FAST成果应该尽快分享给全世界。”
欧洲多国也不断要求:
“中国不应该独占FAST,它属于全人类。”
真是够不要脸的,
你们这么快就忘了当初是怎么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吗?
但中国毕竟是中国,
2021年3月31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
从3月31日零点开始,
中国天眼将正式向全世界开放。

 

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向世界开放的中国天眼,
是那句承诺的再次兑现: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
只会越开越大。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
“包容普惠、互利共赢,
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高筑藩篱、对立对抗,
只会带来无尽的灾难,
开放包容、互尊互谅,
才能共同开拓浩瀚的未来。
开放的中国天眼,
象征着开放的中国的态度,
中国将敞开怀抱,
带着世界望向全人类未来的高度。


17

 

2007年,天眼正式立项那天,
南仁东叫来学生和团队成员。
然后他问助理张承民:
“麦哲伦出发时是怎么跟船员说的?”
张承民回答:
“我们将开始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航行。
我们中间有些人会葬身大海,
不可能所有人都回来,
但是我们将会证明,地球是圆的。”
张承民回答完之后
南仁东说了这么一句话:
“FAST立项,
不意味着胜利,
我们只是刚刚出发,
就像麦哲伦刚刚出发那样,
前面还会有想象不到的风浪。
但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远航,
我们将去证明,
人类的探索,
可以到达一百多亿光年以外。”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
却为祖国为全人类,
打开了另一只天眼。


作者 | 我是拾遗君


赞(13)
------------------------
A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4-06 10:31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5-01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