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b] 对于“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白寡妇”凡妮莎·柯比吗?这个“强吻”过阿汤哥,“锁喉”过巨石强森的女人,狠起来可一点也不输“黑寡妇”。集性感、美艳、硬朗于一身的凡妮莎·科比, 虽有些大器晚成,但也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星。在英国戏剧舞台摸爬滚打多年,演技也是相当地顶。去年,她就凭一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封后。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部终于得以网盘见的久违佳片—— 《女人的碎片》一听片名,便知这绝对是一部女性电影。目前豆瓣评分7.8。故事发生在波士顿。肖恩是一名蓝领工人,常驻在修一座大桥。他的妻子玛莎则是一名办公室白领,标准的都市丽人。优秀的衣品、精致的妆容,光鲜的工作,举手投足间都展示了她原生家庭的富有。 虽然职业有些悬殊,除开玛莎的母亲有一点看不上肖恩外, 两人的生活过得十分幸福美满,并即将迎来两人爱情的结晶。 在生育问题上,两人选择了较为小众的居家分娩, 因为玛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己决定何时来到世上。影片开场便是阴郁灰暗的色调,恍若被伤痛蒙上了一层阴影,像是在做着什么铺垫。果不其然,第7分钟便迎来了玛莎产女的重头戏。分娩镜头长达半小时,将女性生育的痛苦与艰难视觉化,牢牢抓住观众的视线,尤其是女性观众,共情在一开篇便达到高潮。 如果要用四个字来评价这场分娩过程,只能是惊心动魄。一开始,玛莎还能在厨房里,听着丈夫肖恩讲的笑话一边数着宫缩的频率。但当她发现羊水 已经破了,而原定的助产士依旧迟迟未到时,玛莎出现了慌张。 伴随着宫缩的疼痛加剧,玛莎的状态开始在强打精神与濒临崩溃间来回横跳。时间不等人,肖恩赶紧联系了提前约好的助产士芭芭拉。但不凑巧的是芭芭拉正在接生,那名孕妇难产,芭芭拉一时走不开。于是派来另一位中年助产士前来帮助。 最紧要的关头要和一个陌生人磨合,玛莎多少还是有点担心。好在对方及时赶到,看起来温柔且颇有经验。再加上撕心裂肺的剧痛开始袭来,玛莎也顾不上那么多,乖乖和丈夫听从助产士的安排。 为了缓解疼痛,玛莎先被转移进了浴缸里。待助产士布置好设备后,玛莎又在两人的帮助下躺到床上,进行最后的生产。 镜头一直在不远不近处游移,像一个克制又贪婪的旁观者, 不仅记录下了生产的全过程,还完整地捕捉到了每个人的每一丝情绪。 剧情的不断起伏更是让观众的心跟着起起落落, 从羊水破裂到心跳稳定,从浴缸到卧室,仰卧、侧卧,细枝末节全都关系到生命,尽管中途两次胎儿心跳检测都未能达到预期,但玛莎并没有听助产士和丈夫的建议去医院。 她并不害怕冰冷的点滴和手术刀,也并非不想面对惨白的医院病房。她只希望女儿一出生,就能从四周的一切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这样的地方,只有他们自己的小家。最终,她诞下了一个女婴。 然而,当婴儿的啼哭声响起,当夫妻二人正要为这场有惊无险、母女平安的生产庆祝时,助 产士发现婴儿的身体发青,似乎无法呼吸。 当救护车赶到时,一切已于事无补…… 影片并没有在之后展现他们的丧女之痛,黑屏之后,直接衔接了玛莎重回职场的镜头。小编不得不说,这种留白的手法很高明。这种切肤之痛,若实打实地拍出来,很容易有煽情之感。 这种痛苦的情感,拍轻了,容易流于表面,拍重了,又容易过犹不及。 所以,不如就把这种很容易共情的痛苦,留给观众去想象。 可生活还要继续。分娩带来的后遗症也在继续。一个月后,玛莎提前结束产假回到了工作岗位。 等待她的却是同事们意味深长的眼神。 以及在她的办公室里不知道坐了多久的陌生同事... 尽管她穿回了飒爽的风衣,化上了得体的妆容,看起来干净利落、光彩照人。可她干练的外衣里,却藏着笨拙的成人纸尿裤。 溢出的母乳,也会在不合适的时机,打湿她的胸膛... 而产后后遗症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摧残,这一切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玛莎,她本应是一个母亲,可她的孩子已经死了。更别提,玛莎还要面对来自家人的压力。如果说风趣纯真曾是丈夫最大的优点,那么此刻这也成了他幼稚脆弱的理由。 他会迁怒于协助调查的医生。他会像个孩子一样控制不住情绪突然哭泣。 他会开不合时宜的玩笑,试图用这种无力又可怜的方式,把生活拉回正轨。他温柔不再,粗暴地求欢,完全不顾及玛莎的感受。甚至,他开始对玛莎恶言相向,拳脚相加…… 至于独断专横的母亲,更是把玛莎的遭遇告诉了所有七大姑八大姨。随便在路上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亲戚,都会强行拉住玛莎,自以为是地安慰她。 肖恩与玛莎的母亲还要坚持起诉助产士,他们认为孩子的死必须有人承担责任... 全家人都悲天悯人,出离愤怒, 好像所有人都比玛莎在乎这件事,又似乎所有人都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评判婴儿夭折的对错。 可他们都忘了,女儿夭折这一结果,最难接受,最受打击的明明是玛莎。直到玛莎给女儿定墓碑时,她发现丈夫居然没有和自己商量,临时篡改了女儿名字中的一个字母。可肖恩、母亲…所有人都不以为意。一个没有用过的名字而已,有什么重要的呢?可这个名字,是玛莎为女儿起的名字,它就和女儿一样重要,哪怕她只降临于世间短短数秒钟。玛莎第一次爆发了。她隐忍已久的爆发,却被家人们认为是不可理喻、不近人情。 她大概自己也不会想到,承受丧子之痛后,她连一个简单的名字,都需要和家人对抗才能获得话语权。之后,玛莎便下定决心,取消葬礼,把女儿的尸体捐给研究机构。 为了让孩子“入土为安”,昔日并不待见肖恩的母亲,破天荒地和肖恩结盟,软硬兼施地劝玛莎。当然,两人要求的远不止于一次体面的葬礼。他们还需要为这一切找一个完美的罪人。助产士便是那个完美的罪人。母亲找来了玛莎的堂姐,苏珊,一位优秀的律师,打算对助产士提起刑事诉讼。 肖恩则背着玛莎卖掉了丈母娘送给他们的车,筹够了诉讼费,并私下把所有资料交给了苏珊。不仅如此,他还和苏珊睡到了一起... 当玛莎终于得知丈夫和母亲在盘算些什么时,她勃然大怒,拒绝出庭。在一次尴尬的家庭聚会上,玛莎第二次爆发了。母亲认为玛莎一直都在逃避,她明明应该站出来,为自己,为女儿寻求正义。玛莎彻底被激怒了,她从来没有逃避,从来没有退缩,她明明比谁都坚强。 她只不过没有用母亲期望的方式去面对。这不是软弱,更不是错误。最后,反倒是肖恩逃避了。他从玛莎母亲那里拿了一大笔钱,离开了玛莎,去了他心心念念的西雅图,重新开始。母亲则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寻求着“正义”。她把助产士告上了法庭。让这个女人成了媒体和公众口诛笔伐的众矢之的只是计划的第一步。 她还想让她把牢底坐穿,倾家荡产。她要让她为孙女的死,付出一辈子的代价。半年后,这起案件终于开庭。玛莎也还是顺了母亲的心愿,出席了庭审。 但在庭审上,玛莎并没有指控那位助产士。 在这场庭审中,玛莎展现出了她的强大与柔情。 在别人眼中,这个助产士是过失杀人的罪犯,是造成婴儿死亡的凶手。 但玛莎却说,这位助产士,并没有故意伤害她的女儿。 玛莎保持着理性与同理心,她相信助产士也想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玛莎不但没有怪罪她,甚至还对她表示了感谢。 在玛莎看来,如果站在这里要求金钱赔偿,那就意味着失去女儿这件事是可以补偿的,但事实是,它是弥补不了的。 法律的制裁也好,金钱的赔偿也罢,都不能让女儿复活。 因此,她也不想将这种痛苦再施加给别人。 影片结尾处,玛莎收集的苹果核发芽了。 自从女儿死后,玛莎就喜欢上了吃苹果, 因为当她生产后抱着女儿的时候,她仿佛闻到了苹果的香味。片中,导演也多次拍摄了玛莎吃苹果的镜头。影片用这种前后对照的手法,表达了新生的意味。最终,玛莎戴着丈夫留给她的帽子,将女儿的骨灰撒向了大海。在学会与“失去”共存之后,一切也都释怀了。这部影片由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和他的妻子根据两人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果然尝试过所有失败道路,又死里逃生的创作者,才能拍出这样怀着温情和希望的电影。《女人的碎片》与黑寡妇的《婚姻故事》有着相似的基调。婚姻从美好到破裂,其中的转折点,皆是因小孩而起。 如果说《婚姻故事》是对“婚姻”更多的探讨, 那么本片则是在女主面临悲剧之后,重整人生,重新出发的心路旅程。观看这部电影本身,就有一种疗愈作用。爱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总会让我们为之动容。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爱,却不必经受这样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