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從英國史料看鴉片戰爭
本頁主題: 從英國史料看鴉片戰爭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也许并不遥远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75
威望:157 點
金錢:790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5-08-02

從英國史料看鴉片戰爭


中英鸦片战争(1839-1842)是一场为了捍卫自由贸易和帝国尊严而战的正义冲突,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英国与清朝中国的关系,也为英国在东亚的贸易扩张奠定了基础。战争的根源在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的严重不平衡。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的需求激增,尤其是茶叶,根据海关记录,1800年英国从中国进口约2300万磅茶叶,到1830年增至近4000万磅,茶叶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对英国商品如羊毛制品和钟表的需求却极为有限,导致白银大量外流,东印度公司档案显示,1820年代每年流向中国的白银高达数百万两。这种贸易逆差让英国商人和政府深感不安,为扭转局面,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产自英属印度,由东印度公司控制种植,商人如威廉·贾丁和詹姆斯·马地臣通过怡和洋行将鸦片销往中国内地,1830年代初每年输入超过5000箱,每箱约120磅。1833年议会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后,更多私人商行加入,鸦片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清政府对鸦片的强硬态度直接引发冲突。鸦片在中国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吸食者倾家荡产,军队战斗力下降,1838年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要求外国商人交出鸦片并承诺不再贩运,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尔斯·义律与之交涉未果,最终林则徐没收并销毁了2万多箱鸦片,总重超230万磅,这一事件即1839年6月的虎门销烟。英国报纸《泰晤士报》评论:“中国官员以野蛮方式践踏英国商人的合法财产,这是对文明贸易的挑衅。”义律向伦敦报告,林则徐不仅没收鸦片,还将英国商人囚禁在商馆,切断食物和水源,英国舆论为之震怒。《晨报》呼吁:“若不教训这些傲慢的满清官员,大英帝国的尊严将荡然无存。”1839年10月,外交大臣巴麦尊致信清政府,要求赔偿鸦片损失并开放更多港口,他在信中写道:“贵国若阻碍自由贸易,英国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其臣民。”这封信为战争提供了法理依据。
战争的第一个战场是1839年11月3日的穿鼻之战,发生在珠江口的穿鼻湾。英国军舰“和睦号”和“风信子号”与清军水师交火,清军由关天培指挥,拥有26艘木船和70门小型青铜炮,射程仅300码,而英舰装备40门32磅和6磅炮,射程达1000码。战斗中,清军试图包围英舰,但英舰凭借风向和机动性保持距离,指挥官Henry Smith写道:“中国船只笨拙不堪,被我们的炮火打得七零八落。”两小时内,英舰发射约200发炮弹,击沉4艘清船,重创10余艘,自身仅轻伤。水手Thomas Brown记录:“敌舰燃起大火,士兵跳水逃命,他们的炮连我们船舷都摸不到。”这场小胜让英国人确信清军不堪一击。
1840年4月,英国议会以271对262票通过对华战争提案,尽管托利党领袖罗伯特·皮尔警告战争可能损害道德声誉,巴麦尊仍强调:“自由贸易是大英帝国的基石,中国必须赔偿每一箱鸦片。”5月,远征军从朴茨茅斯出发,由乔治·懿律指挥,包括16艘战舰、4艘蒸汽船和4000名士兵,装备榴弹炮和恩菲尔德步枪,其中“复仇女神号”蒸汽舰由利物浦建造,长184英尺,能在浅水作战。军官Henry Keppel写道:“复仇女神号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怪物,其炮火所向披靡。”6月,舰队抵达中国沿海,7月5日攻占定海。定海守军约800人,由张朝发指挥,依托12座土木炮台防御。英舰在1000码外炮击,榴弹炮摧毁东侧炮台,登陆部队用梯形阵型推进,清军以弓箭反击却被步枪击溃,张朝发自杀,定海于下午3时陷落。士兵John Smith记录:“敌军四散逃亡,街上满是丢弃的武器。”英军伤亡不到20人,显示出压倒性优势。
1841年1月7日的虎门战役是战争转折点,英军由查尔斯·懿律指挥,动用8艘战舰和1500名陆军,对抗关天培的3000人和40座炮台。虎门分南北防线,南岸大角、沙角炮台有60门炮,北岸主炮台有80门。英军侦察发现清军火炮瞄准能力不足,战斗清晨开始,英舰横队排列,用32磅炮和榴弹炮轰击,“复仇女神号”的火箭弹击中沙角弹药库引发爆炸,清军数十人丧生。军官Edward Belcher写道:“爆炸声震耳欲聋,中国守军弃炮而逃。”英军登陆大角岛,用刺刀肃清残敌,北岸主炮台遭持续炮击,关天培旗舰沉没,他本人阵亡。士兵William Turner记录:“炮台上满是残肢,中国将领的尸体漂在水面。”战斗历时6小时,英军损失约30人,清军伤亡超500人,虎门防线崩溃。2月,英军围困广州,占领横档岛和乌涌炮台,切断粮食供应,迫使知府余保纯于5月签订《广州和约》,支付600万银元赎城。Hugh Gough将军评论:“这笔钱不足以赔偿,但证明了中国人的软弱。”巴麦尊却认为义律未争取更多港口,撤其职,由亨利·璞鼎查接任。
1841年8月,璞鼎查推行强硬政策,目标转向长江流域。1842年6月16日,英军攻占吴淞口,由William Parker指挥,动用12艘战舰和2000名陆军,对抗陈化成的3000人和20座炮台。英舰纵队航行,用重炮轰击西炮台,“复仇女神号”榴弹炮击中火药库引发爆炸,清军数十人丧生。Parker写道:“中国炮台如纸糊一般。”登陆部队突袭东岸,清军火绳枪无还手之力,陈化成被炮弹击毙,士气崩溃。士兵John Murray记录:“兵营内敌军丢盔弃甲,河边满是逃兵尸体。”战斗4小时,英军伤亡约30人,清军损失约400人,吴淞口失守。7月21日,英军进攻镇江,Parker指挥15艘战舰和3000人,清军5000人由海龄防守。英舰炮击南门,榴弹炮轰开缺口,陆军分两路进攻,东路用火箭筒摧毁木栅,西路刺刀突破城门。八旗兵以长矛反攻,被火枪击溃,海龄自杀,镇江陷落。士兵Charles Napier写道:“满洲兵如飞蛾扑火,我们的子弹让他们成片倒下。”英军伤亡约50人,清军损失超1000人,大运河瘫痪。
镇江失守后,清廷无力再战,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在“康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赔偿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璞鼎查写道:“此条约为英国在东方的伟大胜利。”士兵Thomas Reed记录:“中国官员签字时手颤抖,我们的军官满脸笑容。”《泰晤士报》评论:“中国向文明敞开大门,这是自由贸易的胜利。”国内欢庆胜利,伦敦举行阅兵,璞鼎查获爵位,但贵格会批评:“鸦片贸易是对基督教的背叛。”战后贸易激增,1843年出口额达200万英镑,茶叶进口至5000万磅,香港成为贸易枢纽, Matheson预测:“它将无可限量。”
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的胜利,蒸汽船、榴弹炮和步枪碾压清军的木船和火绳枪。士兵日记充满自信,如Edward Elphinstone称:“中国炮台是摆设。”议会辩论中,巴麦尊力主战争,皮尔反对未果。战场细节——穿鼻之战的机动性、虎门战役的火箭弹、镇江的全面突破——无不展示英国优势。然而,这种叙述掩盖了鸦片的道德争议和中国的苦难,英国人视此为文明征服,历史的复杂性远超其单线视角。


赞(26)
免费上门,穴痒,水都流出来了!
ws84x1.cc
御姐,网红,模特,萝莉,少女 少妇任君挑选
ws84x1.cc
AD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31 06:2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4-09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