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成人文學交流區 » [現代奇幻] 寡妇村传奇(1-42章)[完]
本頁主題: [現代奇幻] 寡妇村传奇(1-42章)[完]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龙门关 [樓主]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2655
威望:600 點
金錢:4642 USD
貢獻:4404 點
註冊:2014-12-25




  (十九)

  翠花在一日之中和三个不同类型的男人都算交过锋了。总的来说,只要大方点,那个生理需求终归是好解决的。
  只是她又有些紧张了,抚着自己扁平的小腹,她心下沉思:万一真的有了孩子,那会是谁的呢?是牛二龙的,还是招财他爹有富的?是牛二龙的倒好说,要是有富的,那以后招财叫这孩子是弟弟呢,还是儿子呢?有富为了掩人耳目肯定会叫儿子为孙子的。管他呢,乱了套也不是我的错。我只管为他们家生个带把的,同时也算是为自己留下个后代。爹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我是他亲妈就行了。
  仍旧下地干活,自从有了那层关系后,有富这老东西可就更加放肆了。只要地里没有第三人,他嘴里就说开了黄话。俨然把翠花当成他的第二个老婆了。
  翠花虽说不喜欢,甚至很讨厌,可她也没有办法。谁叫自己的男人不在家呢?
  想那牛二龙身体条件比她家招财还要好,在外面呆了半年连一分钱都挣不到,而招财居然前前后后给家里寄回好几千了。要是买成谷子的话少说也顶全家三年的收成了。所以在干活儿时,不仅翠花不用心了,连有富也学会了偷懒。地简单耕一耕,然后就等下雨时,把化肥和着麦种往地里一撒,就啥都不管了,茅厕池里的粪水哪怕都漫出来了也不愿往地里挑了。以前点麦子,先是用牛耕地耙地,后来又是人用锄头细细地把没有耙细的土块再敲细,尔后再从家里的粪池里一挑一挑用木桶把粪水挑到山上麦地里来灌溉,最后才是把麦种均匀地撒下去,尔后再用锄头把种轻轻地掩盖起来。这一套工序繁琐,费时费力,别的不说光挑那一百多斤一担的粪水,若是把所有地种完,少说也要跑几百转山路,每转的距离还都在千米左右,几天下来能让挑粪的人两肩磨出老茧来,如果是才从学校回来的后生小伙,初次挑粪的,那肩膀就会被磨得又红又肿,有的甚至磨得皮开肉绽。
  每每这时,当爹的就会教育孩子说:“叫你读书不专心,现在才知道农民不好当了吧,该悖时!”
  至于命中注定你是否当农民还有一个搞笑的故事。说的是人在投胎之前,阎王会拿出两样东西供投胎之人选择,一个是有一米多长的扁担,另一个是长不过一尺的朝匾,就是官员上朝的时候拿在手中的小木片,形状和扁担很类似。结果很多贪心的家伙认为朝匾越大官也就越大,所以都选择了那个一米多长的东西,结果投胎长大以后才知道,那长而大的东西就是压迫在肩上的扁担。而选择了朝匾的人不是做官就是端上了铁饭碗。因为贪心的人多,所以在中国当农民的总是最多,吃苦受罪最多的也是农民。
  农民的最高追求便是有朝一日能够进城,当然不是打工,而是当上一辈子真正的城市主人,所以坟弯村上个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也出了不少大学生,他们大学毕业后终于实现了进城当家住主的愿望。只是近些年教育产业化后,农民们这最后的希望差不多又要给堵死了。大学是比以前容易考上了,可学费却不是随便能交上的,即使凑合着读了,可因为没有来头和背景,更拿不出多余的活动经费,那工作自是在虚无缥缈中了,进城安家落户的希望便变得渺茫。真是佩服了那个提倡教育产业化的高人,他这一招基本上让农民永远都是农民,让穷人世代都是穷人了。
  翠花娘家的弟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考起大学的。以前考上大学了,村里会放电影表示祝贺,至少方圆十里的庄户人家都知道某某家的娃考上大学了,他们还会时不时地把这娃的名字挂在嘴边,用以激励自己的娃也能早日考上大学。可现在,电影不会有人放了,祝贺羡慕的话听不到了,父母脸上的喜悦更是挤都挤不出来了。所有的亲戚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会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们知道,整个家族都会被那“惊天”的学费所拖累,至少在四年之内别想吃上一顿像样的饭食了。
  翠花就为这事愁眉苦脸。
  招财好不容易找回来的辛苦钱,还没捂暖和哩,又得塞给“无底洞”了。
  翠花现在手头有五千块,每每想到自己家都是半个万元户时,翠花心里就会生出一种幸福感,钱这东西就是好,别说花了,想一想都是令人兴奋的。可现在娘家爹已经把她这五千块计划到了弟弟大学第一年的学费中了,就这还不够,所有亲朋都开始把积存多年的钱往外拿了,没办法,先读一年是一年,走一步是一步了。
  





  (二十)

  翠花便去镇上的银行取钱。他怕有坏人打主意,便叫公爹有富和娘家爹一人扛着一根扁担跟在身后,她这么小心是对的,现在偷钱抢钱的事不光城里多如牛毛,就农村也不太平了,几天前就有个妇女上街取款,好像也是为了交学费,当那妇女揣好六千块钱,出了银行,往家赶时,就被坏人给盯上了,结果一到人少的地方,就被坏人上去一脚踹翻,夺了装钱的口袋跑没人影了。现在镇派出所那帮大盖帽接到报案后,连个边都没摸着就别说破案了。后来听说那妇女回家就喝农药,她死后连棺材都没钱买了,她的娃现在已经到外面打工去了,那大学只有在梦中读了。
  钱取了,存时是几百几百存的,现在取时,却是一大把。翠花数钱时手都抖圆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同样她这边紧张,那两个“保镖”似乎更紧张,对进出银行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当劫匪看的,一有风吹草动,他们手中紧握着的扁担就会玩命地砸向目标。
  现在银行也不能相信了,里面尽出坏人,大的不是乱整乱贷就是卷款而逃,小的从亲友处弄些假钞来混进真钞里往外取给乡下人,蒙一个是一个,村里已经有好些人上过当了。所以翠花数完之后,还要一张一张检查看有没有浑水摸鱼的。
  这一耽搁下来,差不多相当于过了半个世纪,两位“保镖”因过分紧张,不仅手心里出汗了,连脑门子上的汗水也线也似的往地板上砸了。
  终于三人出了银行。
  哪儿也不能再去了,尽管他们肚子都饿得咕咕叫,可不能再街上多停留,赶紧把钱一分不少地拿回去才是关键。
  路上平时身上没钱时,觉得哪儿都很平静,现在却看哪儿都似乎藏着“伏兵”,充满了凶险。
  这次他们换了阵形。有富横着扁担走前头,翠花捂着内衣口袋里的五千块走中间,她离有富大概有两米的距离,这是一种战术安排,一旦前面有情况,她后面还可以快速撤退,翠花后面就是“贴身”跟着的娘家爹,他和翠花的距离不超过两尺,而且每走三步,就会回头向身后看一看,以免贼人偷袭。
  然而正是他们如此显眼的护钱行动,让没有想法的普通人也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三个人中间的那个身上肯定放着大钱,真正想抢钱的家伙,自是不用说了。
  眼看翻过这道山梁,就要到玟弯村了,三人都有些松懈的时候,忽然前面林子里一声断喝,一个披着花床单,脸上涂着黑锅烟,手中拿着火药枪的抢匪从林子里跳了出来。
  这人怪叫了一声,然后用假嗓子喊道:“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三人被抢匪这阵势惊吓得都快站不稳了。
  有富离抢匪最近,他没有想过自己的寿命会以这种方式终止。那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他,有富家里也有打猎用的火药枪,他知道里面装的是铁砂,一开枪会飞出来一大片,能把身体打成蜂窝煤。他早上走的时候,也想过扛猎枪护钱的,可终归觉得用处不大没有扛,何况让派出所那帮子看见了还会没收和罚款,可现在抢匪就用这玩意儿威胁着他们,尽管他们的扁担都是上好木料做成,打脑袋一扁担下去就能看到豆花,可这是冷兵器,除了贴身肉搏能发挥作用外,现在抢匪离他们有三米以上的距离,正是火药枪威力最大的时候,怎么办?难道就这么乖乖地把血汗钱交给他,不交就让他把三人打成尸体,那钱自然仍旧保不住。
  有富怔在那儿,一动也不敢动。
  翠花在心头狂跳了一阵后,逐渐平静下来,她不想死,也不想就这么把招财的血汗钱丢给抢匪,她在等待。
  那抢匪见三个人都被自己镇住了,只是还没有交钱的意思,便又用假嗓子威胁道:“给你们三十秒钟,如果不主动把钱拿出来放到地上,然后向后转,那么老子今天就开一回会杀戒,让你们三个要钱不要命的蠢蛋上西天。”
  抢匪说完当真数起秒来。
  “1 、2 、3 ……”
  当抢匪数到十的时候,翠花冷不丁问了句:“你这一套是不是跟电影里学的?”
  抢匪想也没想说:“是又怎么样?抢钱也不是哪个生下来就会的。难道你这小娘子认为老子不会抢钱?”
  翠花忽然一声冷笑,颇有女侠的味道:“这位公子,莫非你想钱想疯了,也不看看太岁头上的土你也敢动吗?”
  “小娘子长得倒有几分姿色,可惜本公子只劫财不劫色,你还是乖乖地把钱交出来吧,省得公子当催花辣手。”
  “牛二龙!别演戏了,还不快给老娘滚一边去。”翠花忽然反客为主,一家伙揭了抢匪的老底。“你以为脸上涂了锅灰,再披块破床单老娘就认不出来你了吗?你以为你用假嗓子说话我就听不出来了吗?哈哈,笑话!”
  这下轮到抢匪发怔了,与此同时有富也吃惊不小,这小子,真是人心隔肚皮呀!翠花娘家爹没有见过牛二龙,所以还处于惊恐之中。
  抢匪终于没有再怔下去,他一把扔下火药枪,然后三两下扯掉身上的床单,接着用手往脸上一抹,哈哈一笑说:“不愧是村花,几句话就把我牛二龙的底儿揪出来了。其实我是跟你们开一个玩笑,要不信,你们来检验一下这条猎枪,里面是空的,别说铁砂了,连火药都没有哩。”牛二龙满脸堆着讨好的笑。
  有富松了口气。翠花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娘家爹更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虚脱一般。
  其实翠花也不敢肯定真是牛二龙,而且就算真的是牛二龙,如果他安心抢钱,揭穿了他反而容易把他逼上绝路,那才真要杀人灭口了。好在这臭小子还不至于变得那么坏。他主动讨好,就说明他对我翠花有点情分,至于他是不是真想抢钱,还是真的开玩笑,恐怕只有天知地知他知了。如果我们一开头就把钱交出来,那他就真的得手了。
  二龙赶紧上前把翠花的亲爹搀扶起来,一迭连声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惊着老人家了。”
  有富心里便有些想发火,大骂二龙道:“你个臭小子,信不信老子砍你狗日的几扁担,龟儿子找不到事做,回去给你婆娘洗月经带嘛。你把老子们吓出病来,还要找你狗日的给汤药钱。”
  牛二龙哪敢造次,除了说对不起还说出了一个诱人的讨好条件:“不是翠花的弟弟考上大学了吗?我这个当哥子的帮不上啥忙,干脆借两千块钱给你们消消气,不过这钱不是我的,是我那老婆桂花娘家哥哥的。我去借保证能借到。怎么样,不会还要打我了吧?”
  翠花一听说:“两千块钱太少了,不过我们可以不打你,但是呢可以把你交给派出所,让他们去收拾你个持抢抢匪吧。除非——”
  “除非啥?”二龙问。
  “除非你能跟你舅子多借两千块钱,一共四千三天之内拿来,我打借条给你,保证两年之内还上,如何?”
  “哎呀,还是翠花妹妹聪明,你说了算,要多少我借多少,保证完成,只是今天这事就到此止,可不要给别人乱讲哟。”
  





TOP Posted: 01-26 23:36 #15樓 引用 | 點評
龙门关 [樓主]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2655
威望:600 點
金錢:4642 USD
貢獻:4404 點
註冊:2014-12-25




  (二十一)

  牛二龙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被翠花识破了。他本来想顺便赚一笔的,见硬的不行,他只好以开玩笑的方式,收了手。好在翠花和他有一腿,投鼠忌器,也不能真的就把他交给派出所。虽说有富并不想放过牛二龙,但有富也不敢得罪翠花,那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弄过手的嫩豆腐哩!
  转眼又是一年春节。男人们在外头辛苦了又是整整一年,在春节这个最浓重的节日里,回家看老婆父母和孩子便是很多打工仔的选择。
  而运输部门便打着调济运力的招牌,大大方方地提高票价,让农民工兄弟们辛苦一年的血汗钱,多多益善地往外拿。没办法,其它时间,要么工地不放假,要么回去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票价再贵,春节也得回。
  很多人都回来了,包括贺万恩,包括招财。可有一个人没有回来。他是王大军。王大军最初也是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儿,后来搞建筑的活儿越来越不好赚钱了。
  王大军便和一些村人转移去了山西,听说那儿的大小煤矿多如牛毛,挖煤工虽说辛苦,但一天能挣到一两百元,差不多是干建筑活儿的五六倍,而且工资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按时结算,也不用担心煤矿老板把工钱卷了去,毕竟跑得脱和尚跑不脱庙。他们也不会愚蠢到扔了煤矿往外跑这种地步。因此,赚钱心切的王大军便和邻村的一些人去了山西。
  开头还和本村继续留在建筑工地的人有些书信来往,后来大家都不大爱写信,也就逐渐断了音信。
  所以村里人都回去的时候,树芬便眼巴巴地盼着大军也能早日回去。她还想着和大军在一起时那激情四溢的鱼水之欢哩。
  可是春节都快过完了,村里的男人们已经准备再次出门的时候,大军仍旧没有回来,不仅不回来,那每月至少一封报平安的家信也忽然中断了。
  树芬很担心,便扭着屁股去邻村那些和大军在一个煤矿的打工他家里打听,结果说的是和大军在一起的十五个打工仔都没有回家,也没有写信,这到底是咋啦,难道有了钱后,就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吗?
  这么一等,时间就到了元宵节。挖煤打工仔的家属们便在焦急的等待中过了一天又一天。树芬也有些担心了,他想喊留守村里的牛二龙去山西按信封上的地址找找看大军他们。至于路费由家属平摊。
  可牛二龙整天和小媳妇翠花缠得很紧,哪儿也不想去,树芬又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也不敢去,何况家里的两个孩子也离不开她。
  可就在她们不行如何是好,一天到晚最爱看电视的翠花忽然告诉了她们一条恐怖的消息,说新闻里播了,山西一老板私开小煤窑,春节前他的煤窑发生了瓦斯爆炸,正在里面挖煤的四十三名矿工无一生还,事故发生后,小煤窑老板开头想瞒而不报,后来见纸包不住火,逃跑了。新闻的最后说,尸体已经挖出来了,这些打工仔几乎全部来自四川,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三十八岁,最小的十七岁,平均年龄二十五岁。不过具体名单尚未出来,目前希望有家属在这个小煤窑打工的,赶紧派人前去认尸。
  这个消息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树芬几乎昏倒。与坟弯村邻近的马背梁村更是整个村都在哭泣,因为他们村里刚好有四十二名青壮年男子在那个小煤窑挖煤。
  由于马背梁村的人都姓马,是一个大家族,非常团结,所以不管搞建筑也好,还是干别的什么活儿,他们都喜欢以集团的方式出动。因为团结就是力量,他们抱成一团,不管到那儿打工都没人敢欺负,也没人敢拖欠他们的工资。王大军也是看中了他们这一点,不像自己村里的人,一出门就是各自为阵一盘散沙,有的打到了赚大钱的行当了,还生怕被村人知道了,偷偷摸摸地去干。审时度势王大军知道互相帮助的重要性,便只好舍近求远,加入了马背梁村的打工群体,好在出了省,别说一个镇的,就是一个县的人遇到了也是老乡,很亲切的样子。所以他和马背梁村的人相处得很融洽,而且因为他是高中生,有头脑和文化,无形中他还成了马背梁村打工仔的领导。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往往要靠他来一锤定音。
  可是真的就这么巧吗?王大军他们真的“全军覆没”了吗?
  要知道四川的打工仔差不多是全国最多的,在山西挖煤的听说就有十万左右,不可能这该死的灭顶之灾会降临到马背梁村和王大军的头上吧。
  怀着这份侥幸,马背梁村近百名家属和树芬一起专程前往镇上打长途电话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级打听遇难都情况。
  当树芬用浓重的方言问道:“同志,你说打工仔的尸体已经找到,那么有没有见到一个右脚脚板心里长了三颗字的男人,如果有的话那多办就是我们这儿的人了。”接电话的人把这个特征记了下来,然后叫先把电话搁了,不过不要走开,他们马上派人去停尸房查查看。
  一百多人围在电话机的周围,更多的人围在电话房外面的大街上,他们都在窃窃私语,有心软的早已悄悄抹开了眼泪。树芬只觉自己支撑体重的双腿越来越软,好像没有力了一样。终于电话铃声再次响起,仿佛下了口令,四周的喧嚣立时停止,数千人的大街上瞬间静得跟没人一样。
  树芬小心翼翼地喂了一声,树芬的心也紧张得几乎停止了跳动。电话那边是一个男人低沉的声音:“同志节哀吧,你说的特征我们已经在一具尸体身上验证了,赶快来人处理后事吧。”
  “咚”的一声,对芬惨呼一声后一下跌到了放电话的桌子下面去了,四周的一百多个男女也跟着呼天抢地大哭起来,接着外面围观的沾点亲不沾亲的都再也把持不住,或大哭或呜咽,连一些一两岁的孩子,尽管啥也不懂,但看到大人都在哭他们也就哇哇地哭了起来。
  草木同悲,天地失色。任你铁石心肠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想不流泪比登天都难。王大军他们连这个春节都没有过成,就永远离开了他们的父母亲人、妻儿老小,四十三人中有十七人还没有结婚,有的才刚刚初中毕业……
  树芬没有出过远门,她们连四十公里以外的县城都没有去过,马背梁村的老弱病残们也是如此,可这次,他们必须出去了。
  一路上,四十三名代表不知眼泪哭干了多少回,连陪同他们的镇政府代表也受不了了,干脆把自己长时间关进火车上的厕所里。
  终于到了,终于见到了好久没有见到过的亲人。树芬看到了王大军,经过化妆的王大军看上去是那么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树芬用手抚摸着王大军干瘦的脸庞,嘴里喃喃地说:“呜……大军,我的男人……我来看你了……我写过多少回信,呜……呜……叫你出门在外要注意点,危险的工作不要干,呜……呜…生活要开好点,不要太过于节约了,呜……呜……你不听,你看才一年多时间不见,你就瘦成这样儿了,大军,你知道我是多么想你吗?呜……呜……你知道我们的宝贝儿子每天都盼着爸爸能够早日回家给他买玩具手枪吗?大军,你说话呀!你真的忍心抛下我们孤儿寡母,再不要我们了吗?大军……我的大军,你睁开眼看看我吧,我是你的树芬呀,我专门穿上了你最喜欢看的衣服,这衣服还是你陪我一起买的呀,你说过,你回家的时候叫我穿着它们来接你,呜……呜……我的大军呀!”
  “同志节哀吧,人死不能复生,别伤心过度伤了身子。”一旁的工作人员不忍心树芬这样悲痛下去,赶紧过来劝阻。而树芬又一次站立不稳,昏了过去。
  




TOP Posted: 01-26 23:36 #16樓 引用 | 點評
龙门关 [樓主]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2655
威望:600 點
金錢:4642 USD
貢獻:4404 點
註冊:2014-12-25





  (二十二)

  后事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处理完毕。有说有笑出门的后生小伙状年男子们,现在全都把自己的音笑貌和着年轻的身体一起化成什么都不能说明的点点白灰,龟缩在一个一尺见方的小匣子里,重量不过千余克。树芬就这么抱着这个匣子和马背梁村的人一起回到了家乡。
  下葬那天,树芬再也没有哭了,她已经知道,一点白灰是无论如何代表了不身高一米七五的王大军的,她对白灰没有兴趣,她的心已经随着王五军身体的消失而消失了。她已经麻木,她的泪腺似乎已经失去了功能。总之,她看到大军的父母把儿子的骨灰盒放进一巨大的棺材时,她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一点骨灰犯得着再去弄一个大棺材装着吗?村里人见树芬不哭,都有些奇怪,以为她和大军分开久了,没有啥感情了,便在背后指指点点,可她们哪里知道,当一个人悲伤到极点的时候,她反而哭不出来了。
  这边的葬礼终归比较简单一些,马背梁村才是一片江河失色的样子,那呼天抢地的惨嚎声,几乎十里外都能听到。当然她们的哭声中,大多是充满遗憾的,因为他们连尸体也没有见到,更因为马背梁村以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寡妇村、绝户村。其中有一家三兄弟的,老大叫马摇,老二叫马钱,老三叫马树,都没结婚有结婚,最大的二十六岁,最小的十九岁,这次“摇钱树”三兄弟一起变成三个骨灰盒,他们的骨灰盒分别由三个名叫马夜、马明、马珠的姐姐端回来的。“夜明珠”都已成家,她们都非常喜爱自己三个勤劳懂事的弟弟。摇钱树三兄弟打工五年来已经赚下了一份不错的家业。除了大部分用于修建三兄弟今后结婚用的楼房外,其它钱财则接济了三个姐姐。这三兄弟可真正称得是马家的摇钱树,因此三个姐姐想着他们的好来心里就阵阵绞痛。摇钱树的父母更是想不通,怎么会三兄弟一起没了呢?怎么会三保险都靠不住要让马家绝后呢?如今摇钱树的父母都已年过七十岁,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惨痛怎么想象都不过份。
  就在马背梁这边惨痛不已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在暗暗高兴。这个人就是牛二龙。
  他清楚马背梁作为真正的寡妇村,虽说那些死了男人的小媳妇们将选择重新结婚,但多半都不会离开马背梁,因为她们如果要外嫁的话,那孩子将是一个问题,因为公公婆失去儿子后拼死也不愿再失去孙子。所以这时的小媳妇大多变成了公公婆婆的女儿,只能在婆家招赘上门,而且这就样也要等到两三年后,表面上是让孩子长得再大些,实际上是因为男人尸骨未寒,至少也得守个两三年的孝吧,虽说新时代了,不再有人会为了立个牌坊而不选择再婚,但这种事终归急不得的,何况哪能说找就能找到像亡夫这么合适的呢?
  时间是一切伤痛的清洗剂。
  时间过去两个月了,树芬已经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了。同样走出悲痛的还有马背梁的村民,他们终归还要继续活下去,虽说汉子们用生命换回了几万块的抚恤金,但终归没有了一次次收到汇款单时那样的喜悦。
  就连刘强也基本上不用再去马背梁村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往马背梁村写信寄钱了。
  牛二龙除了和翠花继续鬼混外,暂时也没敢去惹那些寡妇。他知道好事情不再忙上。这种事情要慢慢来,就像酒一样,放得越久越醇香。
  坟弯村里打工的男人们,虽说没有亲眼见到马背梁村的悲惨,但兔死狐悲,他们也通过信件和电话了解到了这一悲惨的事件,除了在打工时更加小心一点外,他们有时为了多挣一些钱,也难免不从事钱些危险的工作,何况每年都有不少四川打工仔死于种种事故。有的甚至产生了,死就死吧,死到我头上就再也不用受累了的想法。打工的日子终归是一场人生的磨难,如果在农村老家能够挣大钱,没有谁愿意跑到城里来吃苦受累讨下贱呀。
  



  (二十三)

  又过了一个月。牛二龙知道他该出动了。现在不出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可是就在牛二龙将要出手的时候,村里忽然又回来了一个小白脸曾俊,这个人今年才二十一岁,比牛二龙还小一岁,但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曾俊是村里有名的美男子,用城里流行的话说叫帅哥,一米八0 的身高,体格健壮的身板,国字脸、薄嘴唇,再配上浓眉大眼,啧啧,真的有些帅呆了,完全完全的影视明星坯子,听村里打工仔传言说他打工时,总有女人向他暗送秋波,还有一些女大款不惜重金想要他做“包二爷”,可是他没有就犯,女大款给他的高工资他倒是乐意接受。这不,才两年多时间,他就拿着六位数的存款回村了,没办法,谁叫市场经济漂亮脸蛋也可以赚大钱呢?
  曾俊的忽然回村几乎打乱了牛二龙的全盘计划。而且曾俊作为村里的另一个高中生,具有非同一般的经济头脑和敏锐观察力,牛二龙想在他眼皮子底下玩花样很难。何况,曾俊如今这一回来就算是村里的有钱人了,说出的话来就显得更加有分量。用曾俊的话说,他已经完成了资金的原始集累,接下来,他将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进行真正的创业。他就不信,守着黑土地,就不能够找到一条在坟弯村也能够发家致富的出路。
  曾俊先是想办厂,他着重考察了一下周围村民的需要,是办饲料厂呢还是砖瓦厂,后来,发现办厂要厂房和机器设备,投资大,市场上同类产品差不多已经饱和。最后他经过再三论证,终于决定搞养殖,养美国青蛙,个大斤头足,城里人又特别爱吃,销路不成问题,而且因为养美蛙有一定难度,所以农村能养出来的并不多,正因为这点,可以吓阻不少跟风对手。只有不容易跟风的东西才有可能赚到大钱。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这可是做生意做产品的法宝。曾俊打工这几年没少逛图书馆,他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觉得新鲜,一有他不知道的新知识,他还要记录到本子上去,如今这些知识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使他更加聪明起来,使他的人格魅力更加完美,无形中也就更加吸引那些村里村外守寡的女人们。
  说干就干,有钱人就是有胆量和气魄。
  同样,说干就干,村里那些从事媒婆职业的,电视看多了,思想新潮和大方起来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也都按捺不住了,全都跃跃欲试,哪怕不能嫁给曾俊,但能和曾俊走得近也是一件好事。何况曾俊二天要是生意做大了,说不定也需要人手,若是能帮上工打上杂,就既能挣几个工钱补贴家用,又能和美男子曾俊在一起忙碌,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但曾俊招的第一个工居然是牛二龙。
  这一点全村几乎所有的人都很吃惊,有些不敢相信。牛二龙本来不想去的,他准备继续做鸭子赚钱,可是曾俊的话他又不敢不听,何况家里也确实需要钱,当鸭子终归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虽说马背梁村的寡妇们都存着一大笔抚恤金,但不见得她们就舍得扔给牛二龙,何况现在村里有了曾俊,她们追不到就是看也能看个半饱,无形中影响了牛二龙一枝独秀的生意。他也只好先去帮曾俊,然后等待时机,能有寡妇出钱的,他也乐意效劳。
  曾俊将村里一些差不多撂荒了的田地转包过来,和牛二龙一起按照养殖规定全都做成有一些浅水的美蛙池,一切准备停当后,曾俊一次性去外地引种了一万多元的美蛙苗回来。其实就是几对能生数千尾小蝌蚪种蛙。
  经过精心侍候,种蛙长得好,产的仔儿也多,先因为个小全都挤在一个小池里生长,后来全都变成了青蛙,而且越长越大,每天要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曾俊便和牛二龙用网兜将他们分了家,按照每亩投放多少只为标准,很快近十池子里都是蛙声阵阵了,待这些美国青蛙长到能跳动的时候,池子周围还围起了建筑工地那种防护栏一样的网,目的主要还是防止青蛙跳出来跑了,顺便也防止那些顺手牵羊想尝尝鲜的七大姑八大姨下手。这时候两个人也忙不过来了,美蛙每天要消耗大量的配方饲料,所以曾俊又请了几个帮工的人,这回他请了也从悲痛中走出来的树芬嫂,还有大嗓门秀枝,树芬主要负责白天的投食和看护,而秀枝则和牛二龙负责夜间十点至次日早上七点钟的投食与守护,二人各自负责五个池子,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主要是防止某些心术不正的人前来偷窃。因为秀枝嗓门大,平地一声吼都有如响了一声炸雷,即使不能吓阻小偷,至少也能起到报信的作用。
  而牛二龙虽说瘦点,但好歹也是一条年轻汉子,精力还是比较充沛的。
  由于曾俊一心直扑到养殖上,所以并不了解村里“行情”,更不知道牛二龙和秀枝早已是暗渡陈仓,这二人守夜开头还图个新鲜干起来也算认真,后来时间一长,二人就不当一回事了。本来守夜的窝棚是两个,距离在五百米左右,一有什么情况,可以互相呼应,甚至可以对小偷形成前后夹击。可是如今二人已经缩短了那五百米距离,不仅后半夜合到一个窝棚里相互搂着睡大觉,还时常擅离职守,怕村人发觉,他们居然跑到附近的山林里去做那种见不得人的事了。
  曾俊开头还是不放心,悄悄去查过几次他们的房,发现二人在各自的窝棚里尽心尽责,没有睡觉,也没有东跑西跑找不着人,也就放心了。后来没有再去查,没想到还真出事了。
  那是美蛙已经长到七八两重的时候,几乎看到这些美蛙的人不是心里流口水,就是嘴巴流口水,心里流口水是羡慕,知道这些东西一出手就是大把大把的钞票,而嘴巴流口水则是听说美蛙味道鲜美,吃起来既营养又舒服。所以想偷几只去品尝的,甚至想偷上几十斤去卖的也大有人在。
  尽管曾俊一再告诫他们,说现在美蛙长大了,更不能大意失荆州了,否则二人的工钱将被扣除不说,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夫,可是二人嘴上答应得爽快好听,一到后半夜照样我行我素。该偷情的时候偷情,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结果当又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树芬去接班时,她吃惊地发现,由牛二龙负责的五个池子中至少有三个池子的数千斤美蛙被盗窃一空,按批发价每斤十二元,此举让曾俊一夜之间损失了数万元。而浑然不知的牛二龙竟然在秀枝的窝棚里和秀枝搂着睡大觉。
  树芬当即把二人摇醒,叫他们赶紧回村通知曾俊,这下不光秀枝魂都快吓没了,连牛二龙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他还在嘀咕,我们明明是鸡都叫了才合在一块睡的吗?怎么会就偷得这么凶呢?莫非那些盗贼一直在暗处观察着他们,直到他们睡下了才开始疯狂地盗窃的?
  曾俊昨晚上一直没有睡好,他在研究销售问题。半年的心血没有白费,马上就要看到成果了,他已经开始着手联系大卡车了,准备将这些美蛙拉到南充、绵阳或者成都这些大城市去卖,但又一想这样的风险大了些,要是风尘仆仆拉过去不能及时脱手,岂不造成美蛙的大量死亡,因此这种方案很快被他推翻,后来他想到,送出去不如请过来。与其拉到城里的农贸市场叫卖,不如直接把那些有意批发的农产品经销商请到村里来,价格上优惠些,就能实现快速出货的双赢局面。
  主意打定,曾俊俊就准备次日一早出门去这些大城市联系一些经销商,没想到他还没起床呢,秀枝的大嗓门却在不该炸响的地方炸响了。曾俊听闻被盗,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一骨碌爬起身,向美蛙池冲去。损失是异常令人痛心的。曾俊除了把牛二龙指名道姓地大骂了一通外,还冷静地分析了一下案情。接着他掏出手机要通了镇派出所汪所长的电话。半个小时后,汪所长带着几个警察拿着照相机等物驱车下乡来办案了。
  经过一番观察,汪所长单独把曾俊叫到车上说:“这个案子不复杂,听了你的案情汇报后,我们已经作出了布布署,第一,来之前,我们已经派联防队员在去各乡镇市的路口上埋了伏兵,只要盗贼敢销赃,我们就能人赃俱获;第二,从现场情况看不排除有人监守自盗;第三,即使不是监守自盗,但也可以肯定是你们这儿的人下的手。”
  汪所长正跟曾俊分析着呢,他的的手机就叫了,是负责在路上拦截的人打来的,正如汪所长所料,两男一女用板车拖着六麻袋的美蛙欲去邻近草坝场乡而被挡获。现在下往坟弯村押送途中。
  会是谁呢?
  曾俊既喜又惊。喜的是案子这么快就破了,他的损失将减少到最低限度。惊的是,他也意识到谁是案子的主谋了。
  村里村外很多人都闻讯围到了曾俊的养殖场。他们也听说了偷东西的人被抓的消息。现在全都眼巴巴地向唯一能进村的机耕道张望,想知道窃贼是谁的心态使他们一个个都把脖子伸成了“曲项向天歌”的鹅了。
  终于村口来了一群人。渐渐地这群人走得近了,有眼尖的终于发现头里拉着板车的盗贼是谁了。
  是谁呢?
  





TOP Posted: 01-26 23:36 #17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成人文學交流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8(s) x2 s.4, 06-13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