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转载] 你为什么卸载今日头条和抖音? [5P]
本頁主題: [转载] 你为什么卸载今日头条和抖音? [5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何时尽头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454
威望:301 點
金錢:202379 USD
貢獻:76706 點
註冊:2015-05-20

[转载] 你为什么卸载今日头条和抖音? [5P]

抖音内部人都知道的潜规则



抖音创始人张一鸣有过类似的表述一“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



但其中又有一些微妙的区别。张一鸣把人划分为两类:活在现实中的少数精英和围绕着一个东西转的大部分人。


他表示:

“少数精英追求效率,实现自我认知,他们活在现实中。但大部分人是需要围绕一个东西转的,不管这些东西是宗教、小说、爱情还是今日头条。用户是需要一些沉迷的,我不认为打德州、喝红酒和看八卦、视频有多大区别。”



敏锐的他,甚至在生物和商业的千变万化之中,抓住了一些不变的规律。他曾代表自己的高中参加过生物竞赛,读大学的时候,一开始报的是生物专业,没选上。



时隔快20年,他仍然记得一本北大教授陈阅增写的教科书,叫做《普通生物学》,说影响自己很深。



“生物从细胞到生态,物种丰富多样,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雅,这对于你设计系统或者看待企业经济系统,都会有很多可类比的地方。”



张一鸣提到过,生物学对自己创业有所启发。



带着对人性的判断和对生物规律的欣赏,2012年3月,张一鸣开启了字节跳动的创业之路。这个面对现实的理性精英,创造了不少让绝大部分人围着打转的东西。



在创业最初的90天里,张一鸣先后推出“内涵段子”、“搞笑囧图”、“内涵漫画”等多款应用。直至被政府责令关停前,“内涵段子”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了2亿。



2012年8月,今日头条正式发布。2017年7月,时隔5年,今日头条日活达到了1.2亿。2016年9月上线抖音,2018年6月,不到2年时间,抖音全球日活,飙升至1.5亿。



这些拥有这无与伦比的增长速度的产品,精巧、庞大,是产品经理们口口称赞的成功案例。但却无一例外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即刻满足你的本能欲望。



某种意义上来讲,张一鸣的创业,也几乎全压在了人性的赌桌上,没法收手。皆为局中人。



二,
“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这是张一鸣曾经说过的话。


而如今,人性的弱点却成了科技精英的摇钱树。回头再看抖音的走红,从不是个意外,处处都是精心。



1、没有时间
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抖音首页隐藏了手机时间,手机顶部的所有信息都被隐去。在播放短视频时,你无法知道现在几点。抖音刻意模糊了你对时间的判断,不清楚自己究竟在这个产品上玩了多久,等你反应过来,几个小时、半天可能就过去了。



再翻翻手头上常用的几个APP,你会发现抖音这样的做法,是极其少见的。对于以用户时长为导向的APP来说,你的时间,就是他们想挣的钱。



知道还有什么地方不设时钟吗?



赌场。这个地方压根不想让你知道现在几点,目的就是让你一直赌下去。



更有甚者,连赌场外的餐厅商场,都设置了电子天幕,24小时头顶都是蓝天白云,让你不知道白天黑夜,感觉天色还早,赌场上还能再杀两盘。你留的时间越久,花出去的钱就越多。



2、全屏幕式沉入

一进抖音界面,短视频直接霸屏整个手机,取消了其他产品常见的条框,也相当于隐蔽了窗口。当短视频为横屏时,采用了黑色背景,近似于电影院的熄灯后的密闭空间。



排除其他干扰,尽可能让你沉浸。这样一来,你的世界里,只有抖音,连手机上的其他APP也不能来轻易干扰你。



类似的精心设计,还有赌场的无窗安排。在赌场,几乎看不到透明玻璃窗,甚至连磨砂玻璃窗都没有,把你和外界世界隔离开来,任何对客人赌博的心造成干扰的因素,都被排除在外。



同时,赌场四面布局和环境非常相似,装潢华丽色彩鲜艳,让人失去空间方位感,很难找到出口。



抖音这个花园迷宫,也是进去容易出来难。

3、下滑切换短视频
抖音的每个短视频内容间距非常近,你根本不需要做过多的动作,遇到不喜欢的视频,下滑换下一个。并且下一个内容,也是系统推送给你的。而其他长视频APP,看到不满意的视频,你需要做出一个关闭退出动作,以及重新选择新视频的动作。



参照赌场大厅,密密麻麻都是赌桌,每张赌桌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各个出口都摆满赌博机器。它要强化这种赌桌的吸引力,不让你轻易离开。



刷抖音,看到不喜欢的内容,相当于这盘局势不好,输了,你不开心。只需要滑一下,说时迟那时快,你的眼前迅速切换了一张新的赌桌,手里的牌也好,看上去有点意思,原先感觉有点厌倦打算起身的你,被挽留了下来。你以为是自己做出了选择,但其实仍然是那个被动接受者,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



抖音强化到了这虚拟的赌桌和赌桌之间,无缝衔接。甚至不需要你起身,不需要你做出任何选择,享受快乐就行。结果显而易见,你被“绑”在了刺激又兴奋的赌桌上,下不来。



4、没有门槛,直接刺激奖励

进入抖音的首页,没有搜索键,一上来就是短视频。通过它高效的算法和标签,第一个推给你的视频,往往就能戳中你。比如:孕妇用户,看到的第一个视频,往往是育儿向的。



麻烦的注册流程,不需要的。复杂的操作方法,也用不上。一打开抖音,直接跳出你感兴趣的短视频,一上来就给你反馈刺激。



反观赌场的入口,往往摆了一排的老虎机和骰子机器。简单,直接,20港币起玩。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东西,好像也没什么杀伤力,却是赌场中非常重要的收益之一。



凭借着简单的设置,并且看上去毫无危险,玩家的警惕性被大大降低。同时不需要你思考,给你快速强烈的愉悦反馈,这种极低的门槛,极高的“奖励”,把大批量原本只打算“观光”的游客变成了无知无觉的赌客。



5、15秒“耳虫”音乐

抖音短视频的快速爆发,也催生了一批“抖音神曲”,甚至有人称之为“口水歌”。不少抖音用户肯定体验过被这些歌曲洗脑的体验,大脑不受控制地循环这些旋律,随时随地在脑海里自动播放,并且伴随着抖音里的有趣画面。



这种现象,有自己的学名-不自觉的音乐幻想,小名“耳虫”。科学研究发现,能盘踞你大脑单曲循环的音乐,往往旋律简单,回环往复,节奏轻快。


再观察抖音配乐,多为歌曲的高潮部分,极具记忆点。同时抖音上的音乐配乐有一个突出的共性一简单和重复。


这些歌曲节选出来的旋律变化简单,拥有重复的旋律,重复的音高,重复的节拍。歌词也通俗易懂,同时设置了多次词语重复。高频的重复性,使得用户对歌曲的记忆得到了强化。



同时,实验表明,耳虫现象中的音乐时长,大约在10-15秒,恰好是一个配上音乐的抖音视频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人在情绪焦虑或者低注意力的时候,大概率会出现“耳虫”现象。那么抖音的15秒配乐,就像一个隐形的开关。当你精力涣散、思考缓慢之际,悄悄打开,霸占你的大脑。而这个节点,你可能就会顺手拿起手机,下意识地刷两下抖音。



你以为是你主动做出了打开抖音的选择,但事实上,很有可能是短视频APP操控了你,正如巴甫洛夫操控了他的狗。



生物学中著名的“操控”实验一“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情况时发现,一开始狗只在看到食物时分泌唾液。后来只要投喂饲料的研究员一靠近它,狗就不受控制地流口水,尽管狗并没有看到食物。巴甫洛夫又做了进一步的实验。首先,研究员在狗的面前敲击音叉。很显然,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时,狗没有任何分泌唾液的反应。



而后,研究员先敲击音叉,随即给狗喂食。多次之后,狗一听到音叉的声音,就会联想到食物,产生期待和进食欲望,分泌大量唾液。这是一种后天的条件刺激,也是以一种人为操控。



而刷抖音的你,脑海里也许就有一把人为的隐形音叉。当抖音神曲不自觉地飘过你的大脑,你就联想到了有趣的短视频画面,以及观看视频时会心一笑的享乐感。就如同音叉发出声音,你开始无意识地期待着来自抖音的视觉刺激和感官满足。



结果就是,你可能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操控着,玩起了这个APP。



6、无法预知的内容
全屏设计,使得每次用户都只能看到当下的内容,只有下滑,才能看下一个短视频。你无法准确猜到下一个视频究竟会是什么,这是让你无法自拔的重要原因。



这个套路,谁最会玩?

老虎机。

不可预知的期待和刺激,相当于于老虎机的间歇性奖励。



相比之下,在抖音这类短视频产品出来之前,长视频产品几乎采用的是并列式的瀑布信息流。这样的设置让你通过浏览视频标题、视频头图,很快预判自己是否感兴趣。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让用户能自行选择想看的视频。


那抖音呢?


显然,它从始至终,就没想着为你节约时间。

说说老虎机吧,不论摆在赌场还是街边小店,都“生吞活剥”了不少人,骨头都不剩。非常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一个玩意,却让人难以自拔。学界也迟迟无法找到科学的解释。


20世纪中期,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以老鼠为研究对象,研究奖励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意外地发现了老虎机以及赌博使人着迷的核心机制。他在一个透明箱子里放置一只老鼠和一个取食杠杆,如果杠杆被触碰,就会有食物进入箱中。数次之后,老鼠学会了操纵杠杆,合理取食。


之后斯金纳做了个意外的改动,奖励策略变为:一分钟内只给一次食物,并且投食时间随机。出乎意料的是,箱内的老鼠更为开始高频地触碰杠杆,陷入一种着迷状态。


这也成了生物学中鼎鼎有名更进一步的“操控”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


实验发现,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奖励,最为刺激。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易察觉的兴奋笼罩着你,大量多巴胺充斥大脑。


不少文章提到了一个观点,“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快乐”,这是对多巴胺研究成果的片面误读。多巴胺真正的效用在于,期待奖赏。当你对一件事充满期待和渴望的时候,你的大脑产生的大量多巴胺,使你拥有兴奋刺激的感觉。


刷抖音上瘾的人,往往会觉得,明明已经很累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看下一条,下一条,再看一条。多巴胺的副作用导致你疯狂地期待奖励,寻找奖励。过多的多巴胺让你保持在非理性的饥渴状态,没办法感觉到满足,没办法停下来,哪怕精疲力尽。


当人们通过各种超出正常水平的活动刺激多巴胺的活性时,负责奖赏、决策、控制冲动的前部纹状区活性降低,负责认知的脑前叶下腹中轴皮层活性降低,负责行动的个体边缘系统活性增强,更愿意尝试冒险行为。


长期下来,你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自制能力都会持续下降,同时,你的冲动性在逐渐加强。


事实上,你失控了,甚至被控制了。


三,

局里局外,玩的全是人性。


如今这些人性弱点,正在成了少数精英牟利的手段。信息流开发者阿萨·拉斯金说:


“在你的手机屏幕背后,有上千名工程师正试图使软件最大限度地让你上瘾。’


那些让人停不下来的快乐,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低成本地、大范围地复制传播。他们制造大量的迷局,没打算让你下赌桌。而当你被榨干掏空身上的每一分钱走出赌场时,你几乎不会说,这赌场的用户体验太好了。



因为从你一上赌桌的那一秒开始,就注定了不公平交易的开始。谨慎而又盲目是绝大多数人会犯的错,逃避不应该逃避的,却又冒不应该冒的险。十赌九输。



人生本来就是场不对等的游戏,而科技权力的过度集中,正在加速着这种不对等,并且更为隐蔽。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不是电脑会被入侵的时代,而是人类会被入侵的时代。”



未来,多数人可能都难以逃避着被入侵、被控制的风险。科技精英手握权力,他们的影响力超乎以往的任何一个世界,善得以彰显,同时恶也次方扩大。


技术可以中立,但拥有技术的人,不一定。科技的暗箱之中,选择是否会逐渐成为权力者为弱者编织的一个谎言?


有时候,我们甚至没办法意识到,这是一场不对等的交易。在科技权力者的面前,我们赤身裸体。而对于他们,我们一无所知。



究竟是我们在使用科技,还是科技在操控着我们?


这一界限越发模糊。

4月份的Facebook泄露事件,爆料人威利称,分析公司拿到了8700万Facebook用户的数据,操控这些用户能接收到哪些推送看到哪些信息,最终操控美国大选。最终,创始人扎克伯格不得不连续两天坐在美国国会大厦的证人席上,接受44位参议员的调查提问,并一一解释。


在4月11日长达5个小时的听证会上,扎克伯格说了一次“对不起”,数次“我有责任”,甚至说他感到后悔。现场仍有议员,对这位为了保护自己隐私,把自己房子周边的地产都买下的 Facebook创始人,发出了尖锐的质疑。



“这可能是你第一次在国会作证,但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面对隐私相关的问题了,你有14年的道歉史。”


有议员冲他大声发问:“你不觉得自己的权力过于强大了吗?”


1931年,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先知一般地揭示了“权力者对于人的控制,可以通过爱与幸福的感受实现,而非通过暴力与恐惧。”


如今,预言已经进入百年倒计时,自由的荒野正在逼近。



有人选择成为巴甫洛夫的快乐狗,有人选择成为斯金纳寻求刺激的小鼠,有人选择做归属于自己的人,受苦受难,要真实的幸福,求自由的快乐。有的人,选择做第三种人,又希望其他人都是前两类。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技术对人的控制,将会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不易察觉。这些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可能会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资源,但我们仍应该当心,认识自己,看清它们,使用它们,避免被捕捉,乃至被控制。



而对于这些力量的拥有者,警惕永远不能少。



防水图



 

 

 

 

 


赞(15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18 08:3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1 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