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今年最好的爱情片来了,真不是吹的
本頁主題: 今年最好的爱情片来了,真不是吹的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日日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539
威望:382 點
金錢:117133 USD
貢獻:20707 點
註冊:2007-07-07

今年最好的爱情片来了,真不是吹的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暑期档,接近尾声。
国产电影大爆,超过200亿的票房创造历史。
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话题电影,似乎正成为大势。
 
直到最近,一部新上线的电影却选择「去话题」。
不猎奇,不追话题,而是温柔隽永地讲述着当代人的情感故事。
放在当下,恰如一股清流。
并且,口碑坚挺。
曾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拿下了3.6分的最高场刊分数(满分4.0)。
被外界盛赞为,2023年的第一部好电影。
 
最近,更是入选美国权威杂志《综艺》的展望名单。
被视为明年第9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十大有力竞争者之一。
将与《芭比》《奥本海默》等热门大片,一争高下。
 
到底是怎样一部神仙片?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过往人生》
Past Lives
 
 
出品《过往人生》的是好莱坞新贵,A24。
从《月光男孩》到《瞬息全宇宙》,可谓硕果累累,杀疯奥斯卡。
既有天马行空的奇观轰炸,又有娓娓道来的隽永诗意。
「A24出品,必属精品」,俨然深入影迷心中。
而本片一经上映也获得如潮好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8%。
 
一开场,就是三人行。
纽约一家酒吧,两男一女并排坐。
韩国男子、韩国女子、白人男子,形成有趣的组合,引发了旁人的猜测。
韩国男女操着韩语相谈甚欢,仿佛另一男人根本就不存在。
可女人一转头,看向白人男子的眼神却更显亲昵。
究竟谁和谁才是一对呢?
 
酒局临近尾声,女人起身离席。
只剩下两个男人面面相觑。
韩国男子率先开口,不住地道歉。
白人男子倒是显得很淡然,引用了一个词形容三人的关系,因缘。
「你我相遇也是因缘」
 
因缘,来自佛家的观念,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要线索。
沿着这条线索的指引,展开的是一段横跨24年的故事。
女主诺拉,12岁时跟随父母从韩国移民至加拿大。
告别故国,最牵挂的是自己的青梅竹马海盛。
 
十二年后,二人奇迹般在网络上再续前缘。
虽然都有了不少变化,却很快恢复了往日的亲密。
两人都每天都要打视频电话,回忆儿时时光、分享近况。
 
然而,空间的距离使这段感情止步于暧昧。
重逢被无限期地延后,两人再次走上分叉路。
海盛一直留在首尔,上大学、服兵役、投身职场,俨然过着标准的普通韩国人生活。
并在偶然的邂逅中,结识了一位女友。
 
诺拉则追求自己的创作梦想。
报名参加艺术夏令营,并在那里认识了美国作家亚瑟。
两人志趣相投,并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诺拉也因此获得了美国绿卡,得以定居在向往的纽约。
 
直至又一个12年后,海盛突然造访纽约。
一对青梅竹马的重逢,给三个人的生活激起涟漪。
诺拉陪同海盛漫步于布鲁克林大桥下,行至自由女神像前。
这曾是她与丈夫约会的路线,如今走来却有全然不同的心境。
「你从我生命中消失了,而我突然一下又找到你了」
 
导演用几个特写,展现了二人的暧昧。
他们在地铁里四目相对,这么近那么远。
身体随着车厢晃荡而摇摆,你靠近,我后退。
手一上一下握着扶手杆,几度想要靠近,却始终没能接触。
 
丈夫亚瑟,无疑是横在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
诺拉坦诚地向丈夫交代了这段过去,希望分享这段奇妙的重逢。
不料,丈夫醋意大发,冷不丁地抛来质问。
「你会私奔吗?」
 
海盛的出现,显然给亚瑟造成了莫大的危机感。
他脑补出一段破镜重圆的故事,担心妻子为这段旧恋抛弃自己。
甚至,怀疑起诺拉与自己结婚的动机。
 
诺拉决定将事情挑明。
极力张罗,促成了开头那场三人聚会。
但她没料到,当三人见面后,气氛直接降至冰点。
 
 
在过往爱情片中,总有默认的男女设定。
男人总是追求宏大的事业,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女人则被描绘为「望夫石」,对感情不舍、迟疑。
而在《过往人生》中,情况发生了反转。
透过层层因缘,看到的是一名女性的自主选择。
 
海盛的爱意,雀跃于他的每一抹笑容。
可他自认为隐藏得很深,克制得甚至有些木讷。
其实,他本有机会牵起心上人的手。
表白的话语,在对话框中码了一行又一行,又默默删掉。
横亘在二人间的大洋,他终究没有勇气飞跃。
 
他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社交圈,一度满足于一段恋情。
在浪漫的爱情冒险与稳妥的生活之间,他不甘地选择了后者。
直到分手之后,才终于鼓足勇气奔赴纽约。
 
诺拉的丈夫亚瑟,也总是敏感多疑。
在得知海盛的存在后,立马竖起戒备。
脑中上演小剧场,变得极不自信。
认为自己仅仅是妻子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可以被随意替代。
「要是你遇到另一个人,会不会和他在一起?」
 
反观诺拉,始终冷静。
她坚定地活在当下。
面对海盛请她回韩国的邀请,她一口回绝。
的确,那是她怀念的故国,有她喜欢的男孩。
可除此之外,什么也给不了她。
 
她最在意的,始终是自己的梦想与事业。
正如当初离开韩国前,向朋友们立下的豪言壮志。
「你为什么想移民?」
「因为韩国人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
 
与海盛再度取得联系后,诺拉的心绪有着明显的起伏。
起初,她感受到了熟悉的温暖。
可随之而来的,是被情愫所困扰,被乡愁所裹挟的困境。
为了及时抽身,她暂停了与海盛的联系。
「我想在这里过好我的人生」
 
多年后,面对海盛的告白,她依旧清醒。
无论是地理距离还是文化差异,他们都已步入截然不同的轨道。
她温和地拒绝,将这段24年的牵绊留在了过去。
与其说是因缘使然,不如说她主导了自己的因缘。
 
导演并没有制造两性对立的情绪,而是赋予影片更多的温柔。
舒缓的台词与冷色调的画面,营造出了「前生今世」的忧郁感。
在被拒绝后,海盛反而释然了。
他自始至终都明白,诺拉就是注定会离开的那种人。
他所爱慕的,也正是她不断追求更好人生的勇气。
「我喜欢你的原因,就是你坚持自我」
 
 
近几年,亚裔题材影视作品很多。
仅A24出品的,就有不少口碑之作。
剥开形式的外衣,似乎都蕴含一个共同的话题,身份认同。
《瞬息全宇宙》中,极具想象力的镜头语言,打造出平行宇宙的绮丽多彩。
隐喻的,是亚裔女性对于人生可能性的无限畅想。
 
《怒呛人生》中,释放着令人难以消受的愤怒与暴躁。
暗藏的,是亚裔移民多年来隐忍的压抑与憋屈。
 
相比之下,《过往人生》更具有东方的含蓄之美。
电影的灵感,来自导演席琳·宋的亲身经历。
作为加拿大韩裔,她也曾有过一场「三人聚会」。
她捕捉到,很多人都对这种青梅竹马或过去的感情念念不忘。
于是,她下定决心以此为题材,创作更贴近普通人的电影叙事。
 
没有炫技的视听语言,也没有不可收拾的抓马桥段。
大量中景全景镜头,恰如片中的人物关系,保持着令人舒适的分寸感。
 
但在舒缓的镜头语言下,其实埋藏着锋利的生活碎片。
移民二十多年后,诺拉过得并不光鲜。
生活上,远谈不上富裕。
她与丈夫挤在小小的公寓里,客厅只能摆放一张单人沙发。
 
事业上,也不能顺遂。
从诺贝尔奖到普利策奖,她的梦想不断变化,却始终遥不可及。
她没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甚至只能给丈夫打下手。
 
即使她12岁就移民到了英语环境,但仍然很难触及其中的文化内核。
每每发梦,她仍会说着韩语。
这是根深蒂固的,也是她与丈夫无法填补的隔阂。
 
韩国那边呢,却也回不去了。
东亚特色,内卷盛行,员工甚至没有加班费。
海盛而立之年甚至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几乎是多数韩国人的缩影。
 
无数藏在角落中的细节,揭示着亚裔移民的进退维谷。
片中涉及的议题,无论哪个都是妥妥的「流量密码」。
单拎出来,便可大做文章。
然而,导演没有因此自乱阵脚。
由生活琐碎生发出来的创意,或许少了猎奇的噱头,却为观众提供了洞见生活的视角。
 
反观国内近期盛行的话题电影,可谓无所不包。
性别、反腐、诈骗,无不带有目的性,奔着说教或取悦观众。
看似涉及到了我们日常的话题,却缺少令人信服的细节。
不仅让人生疑,更重要的究竟是话题还是电影本身?
电影,不该成为议程设置的喇叭。
那不是电影,而是工具。
 


==========
转网侵删
==========






赞(3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30 11:5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3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