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从坠井的女童说起
蛟龙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2202
威望:282 點
金錢:5669 USD
貢獻:30470 點
註冊:2014-05-05

从坠井的女童说起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

1

危险时刻,紧急救援。

12月26日,陕西渭南市。

大荔县羌白镇,一名5岁女童意外坠入20米深井。

由于井口狭窄只有35厘米,成年男性无法进入,并且井下的直径比35厘米还要小,消防战士多次尝试都无法到达女童受困地点。

经过商议,救援队伍决定调派挖掘机。

可由于天气寒冷,加上挖掘时间又长,女童家属担心孩子安危,强烈要求家属亲自下井救援。

最终,经过救援组的研究,决定同意身材娇小的小姨下井救援。

15分钟的紧急培训之后,小姨三次下井,最终成功将女童嘟嘟救出。

(第一次下井,卡在了井下2米处;第二次下井,救援人员担心时间过长造成小姨缺氧和脑充血。)

看见小姨的时候,嘟嘟带着哭腔,“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的。”


2

首先,为女童和小姨的勇敢点赞,也为消防官兵的“果断救援计划决定”点赞。

孩子安全了,小姨也平安归来,这是一场完美收官的安全救援。

各路媒体的跟踪报道,网友们集体破防的,也就是嘟嘟那一句,“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的。”

小姨的勇敢,亲情的温暖,集体救助的感动人心,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东西。


“正能量”感动的背后,除去这些令人感动的东西,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感动背面那些令我们惊恐的东西。


3

在所有媒体几乎都是保持一致的“被女童和小姨的井下对话感动了”的时候,@湖南消防 这时候却站出来敲了个警钟:
别让深井变成吃人的“虎口”。

如果公众有记忆的话,就应该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孩童坠井事件了,并且应当警惕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坠井的孩童,都能像嘟嘟一样幸运的被安全救出。

2014年8月,河南卫辉市庞寨乡柳位村,一名4岁女童坠入15米深井不幸身亡;

2016年11月,河北保定,6岁男童不慎坠入40米废弃深井,持续100多个小时的救援行动,男童被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

不止是废弃深井,还有消失的窨井盖,还有断头路,还有没有安全标识牌的施工现场,还有井盖消失的下水道,都曾发生过“吃人事件”。

真掉下去了,生存的几率只有三分之一:
掉下去直接摔死了;掉下去等不及救援窒息而亡了;掉下去幸运地被成功救回来了。

今天是嘟嘟平安归来了,这算得上是年尾的“亲情大爱”人间佳话。

可如果是嘟嘟出了点事呢?

网友的义愤填膺、媒体的深究真相、一群老爷的乌纱帽只怕是在追责问责之下又得“严肃彻查深刻反思了。”



4

身材娇小的小姨,简单培训就敢于下深井救嘟嘟,整个人是倒挂着进入深井的,大脑充血呼吸困难,这并非是专业的救援人员所能做到的。

三次下井,勇敢的小姨还是成功救起了嘟嘟。

——这简直“精彩极了”。

几乎是每年发生的常态事件,不是井盖消失,就是废弃深井“吃人”,但是废井和井盖的安全管理问题,却始终得不到“万无一失”的隐患排查。

——这简直“糟糕透了”。

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自然需要救人爱人“精彩极了”的正能量故事宣传;但是社会安全和公民权益,也离不开反思警醒“糟糕透了”的假大空地斥责批判。

不能有人提出了问题,我们总是想着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能等到问题闹出人命了,我们才想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诚恳道歉深刻反思,最后又静默围观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

昨天的河北唐山,气温零下十几度,洒水车依旧勤快地在马路上“洒水成冰”。

后面录制视频的大哥无奈调侃:“这家伙,你真是怕二院的骨科大夫太闲了啊。”

真要是撞车出事故了,估计又得出一幕交警第一时间不畏严寒到达现场处理事故的“正能量宣传”。

别光顾着调高喇叭的音量了,咱干点为老百姓谋求权益的正经事吧。

——至少,你也不能糟践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啊。

安全第一,永远都需要在警钟敲响之前高度重视,而不是丧钟敲响以后高度近视...

赞(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29 00:02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03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