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元宇宙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頁主題: 元宇宙是个什么玩意儿……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哥哥好污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788
威望:257 點
金錢:10540 USD
貢獻:1460 點
註冊:2020-09-23

元宇宙是个什么玩意儿……

1







元宇宙,其实特别好理解,只要你不去追逐资本和商业媒体为你营造的概念。





对于人类的未来,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有两个共识:
一个是移民火星;
一个是元宇宙。


移民火星,以马斯克为代表;
元宇宙,以扎克伯格为代表。


更直接点说,这两者甚至并不矛盾,有可能同时存在。



达则移民火星,
穷则宅于元宇宙。




有脑子的人都可以看到,世界来到了一个拐点,第四次技术革命已经接近尾声,第五次技术革命还虚无缥缈,而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要过更好的生活,资源不够了。





过去的几十年,世界一直处于增量的时代,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红利,让世界一直处于增长中。





技术革命停滞了,我们看科技新闻和诺贝尔学奖的科学奖项,会发现含金量越来越低,这就是,大师以降,余者修修补补。大师们已经把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大厦建成了,现在科学界能做的,无非是精细化。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革命性的科技涌现了,技术革命的停滞,让我们的时代开始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也就是我们最喜欢说的内卷。





历史上的存量竞争时代,无一例外是马尔萨斯陷阱,随之而来的是天启四骑士,瘟疫、战争、饥荒、死亡。



如果不想跟天启四骑士玩,有什么办法?



无非就是这两个思路。





移民火星,很好理解,这就是新时代的大航海,发现新的处女地,探索外太空,也是马斯克一直在吹的,死也要移民火星。
那么元宇宙呢?






2







元宇宙是个啥?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小说《雪崩》中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如果你看过《头号玩家》和《无敌破坏王2》,可能更好理解元宇宙,《头号玩家》里的快递小哥,在游戏里是号令一方的游戏王者。

在虚拟世界里,你玩游戏就是生产,游戏币可以消费,而且不只是那种购买游戏道具的消费,甚至可以购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商品,当然前提是,那时候的人们还对现实生活感兴趣的话。





元宇宙,就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再造一个虚拟空间,更直接点说,你唯一需要在现实中买的,是豆腐干。





为什么是豆腐干?记得《流浪地球》里地球人吃什么吗?蚯蚓干,蚯蚓干还是太过奢侈了,豆腐干换一个名词,就是现在正在热炒的概念「植物肉」,连李嘉诚都投资。





植物肉的好处,就是产生同样的蛋白质,效率要比动物肉高很多,所以吃植物肉,干净又卫生、低碳又环保。联合国粮农组织有过研究,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大概效率是4:1,就是产生同样的能量,生产动物肉需要4倍的资源。





元宇宙时代,虚拟空间取代现实,普通人在现实中需要的,就是维持生命体征的营养剂和豆腐干,哦植物肉。



而在虚拟世界,人们将能获得千倍百倍的快乐。





元宇宙有点像修仙,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你在游戏中的一天,要比现实中一千年的体验更丰富。





如果元宇宙实现,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会选择元宇宙,这将是一个超级游戏。





元宇宙的时代,普通人生活在元宇宙,那么很多人来问,都去游戏里打金,谁来生产?很简单,AI来生产。普通人将不再工作,工作将是少数人的专利。







3







元宇宙面临的一个质疑就是:那么多的人在「玩」,这世界还能好吗?

那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谁在供养世界?





吴晓波有一个观点,大部分人都是无用的,世界不需要很多人同时思考很多问题。



吴晓波的原话是从思考角度说的,其实没有那么冲击力。





但,世界的真相是,以大多数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根本无法覆盖社会为他的支出。

我指的是那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

如果再是美国人那种生活方式,再来4个地球都不够。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保体系,平均每50-60年崩溃一次。





这世界上的一小部分国家,一小部分人,能够享受红利,并不是完全因为发展,同样也是因为,人类一直在开垦「处女地」。
全球化,就是一个不断开垦处女地的过程。







4







1620年,大明司礼监太监,向病重的明光宗进泻药,堂堂大明皇帝朱常洛秒变喷射战士,一夜之间,起夜三四十次,至此沉疴不起,鸿胪寺又进红丸,结果大明皇帝立刻一命呜呼。朱常洛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同样是这一年,努尔哈赤攻陷沈阳,一举扫清大明在山海关外的主力,自此辽东不复大明所有。明清展开了长达40年的鏖战,人口锐减一半。





1620年,欧洲因为宗教改革,新教徒和天主教水火不容,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役,当时的欧洲人还不知道,这只是三十年战争的开始,德意志各邦国为此损失了25%-40%的人口。





同样是在1620年,一艘船从朴茨茅斯港出发,载着102名船员,其中35名为清教徒,准备前往弗吉尼亚北部开发殖民地,这就是五月花号,被认为是美国立国的开端。





旧大陆的人们,只能困于红丸案这种宫斗戏,还有一次次来自天启四骑士的洗礼,在内卷中崩溃,而新大陆的美国,成为无数人梦想中流着蜜与牛奶之地,并完成美国梦的叙事,只是因为那里,有无穷的处女地。





大航海时代,每一块处女地的发现,都会给率先发现的母国,带来惊人的红利。





当年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之所以一定要发动鸦片战争,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当时的大清人人买一尺布,就够全不列颠的纺纱工昼夜不停踩一年的纺织机。





全球化,就是殖民化,全球插管,每一个被卷入全球化的地区,都陷入内卷,然后卷完继续寻找下一个处女地。







5







美国人的大牛排大豪斯,说是蛀虫都不为过。
一边享受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人无法享受的福利,一边又用美国梦诱惑全球精英前往。





然而,人们想要的又何止是大牛排大豪斯,人们还想要一人一个迪丽热巴,一人一个杨洋。



我没有说这种想法不对的意思。



但是必须认清,在目前科技阶段,靠人的生产,永远无法过上一人一个迪丽热巴的好日子,何况有人还想既要杨洋,又要迪丽热巴。



而且,当美国的人口达到3亿多,连这一个超级大国的福利都撑不住了。





实现这个目标,要么,科技突破,第五次技术革命。
要么,梦里啥都有。





第五次技术革命,囿于技术瓶颈,还远远没有到来。
但是,造梦,却未尝不可。





元宇宙,就是一个梦。
在未来的虚拟空间,物质极大丰富,可以尽你想象得到你想要的。
当然,只是在元宇宙。
如果说,移民火星是一个开源的思路,那么元宇宙,说穿了,就是一个节流的思路。





通过虚拟现实,人类可以在虚拟空间工作,在虚拟空间消费,用虚拟的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6







很多人会问,一个虚拟的东西就那么好玩吗?



那么不如问,为什么现实世界这么不好玩。





存量时代的现实世界,不好玩的点在于,当年轻人开始进入这个叫世界online的「游戏」时,发现世界已经被瓜分殆尽了。





所以,世界online这个游戏,对大多数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年轻人而言,体验非常差,因为奖励非常不及时。
辛苦工作五十年,都在大城市买不起一套小房。
但是你不买房子,你的人生就算失败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游戏你都不能玩。
一个年轻人,要用三代人的时间和积累,用五六十年的奋斗和焦虑,才能解锁一个游戏。



这个游戏的游戏体验是多少?是0。





什么叫对人的异化?这就是对人的异化。人不是为自己而活,人是为了那些物质在活,而且这些物质还得不到。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世界的大多数人而言,一个永远赢不了的游戏,是真实的,还是一个永远能赢的游戏,是真实的?



或者说,人们更愿意相信哪个世界是真实的?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故事来回答。



波斯的少年,喝下一种迷药,就会被带到一处秘密花园,这里的喷泉喷出来的是美酒,随处是任意取用的美食,花园里是体态婀娜肌肤吹弹可破的妙龄少女,少年们可以任意与之交配。
他们在这里可以待上三天,三天之后,就会被带到花园的主人面前,他会告诉少年们,你们去的是天堂,只要你们效忠我,你们还是随时可以去天堂。
这些少年,全部都匍匐在地,宣誓效忠,这就是山中老人,他用这种手法,建立了中世纪最庞大的暗杀组织,这些去过天国的少年,为他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黑客帝国》里,同样有两个世界,一个叫矩阵,一个叫锡安,矩阵是现实世界,尼奥在现实世界里活了20多年,忽然有人告诉他,那个循规蹈矩的现实,从来不是现实,那才是虚拟的。







7







有一个段子,记者采访马斯克。



记者:马斯克先生,您会尝试移民火星吗?
马斯克:当然,天空不是我的极限。
记者:那您会移民沙漠吗?
马斯克:当然不会。
记者:为什么呢?连火星都不怕,怎么不愿意移民沙漠呢?

马斯克:因为我真的能去沙漠。





毕竟,大航海,你至少还需要一条船,移民火星,更是一个看不到边际的消耗。





且不说移民火星技术是否可行,移民之后呢?





其实看起来荒谬的元宇宙,并不比移民火星有更多不合理之处。





移民火星的梦想当然非常美好,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构想过于粗糙,也不过就是大航海时代的故技重施。





而且,你首先需要把资源投入到火星项目这个无底洞中去,那么就必然要降低其他成本。





元宇宙的意义在于,低成本。





今年以来,很多人一直在讨论人口的问题,很多人煞有介事地如临大敌,好像人口一旦停止增长,天就会塌下来。





但是,世界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口?世界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劳动?





元宇宙的时代,「工作」将会成为一个奢侈品,这里的工作指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现实中的工作,而更多的人,选择在虚拟空间工作,或者直接说,「游戏打金」。





底层打金,中产工作,而真正的天龙人,玩火箭探索火星,或者别的宇宙。





至于小札这个商人,为什么这么积极参与元宇宙,其实也可以理解。





扎克伯格最近几年,频繁被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质询,世界各国的政府,把手伸到互联网上,已经是一个必然的事实。





而facebook这种基于屏幕的社交媒体,其实已经饱和,在几个主要的互联网大国,用一句话说,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而且不止是基建完成,连社区建设也已完成,业务量已经停滞。





而元宇宙如果建立,对小札来说,这是一个完全未开垦的处女地,他将成为《头号玩家》中《绿洲》游戏的发明者,诺兰·索伦托这样的终极BOSS,或者说,他将是发现美洲的哥伦布,facebook将是五月花。





这才是他急着要改名的意义,他们不想当旧大陆的王,他想做新大陆的神。

赞(1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03 23:3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0 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