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一战中国劳工:挖战壕距德军50米,2万埋骨他乡,也有人收获爱情[8P]
本頁主題: 一战中国劳工:挖战壕距德军50米,2万埋骨他乡,也有人收获爱情[8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雪狮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05
威望:1047 點
金錢:1847 USD
貢獻:3900 點
註冊:2021-04-22

一战中国劳工:挖战壕距德军50米,2万埋骨他乡,也有人收获爱情[8P]

[size=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协约国成员国的中国也是胜利国之一,但当时的北洋政府并未派遣军队前往欧洲作战,那就有人会问,中国为一战做了哪些贡献?为何也算是战胜国呢?这就不得不提中国劳工的贡献了。



一战爆发后,北洋政府曾提出派遣一批华工到欧洲去,以此来弥补协约国劳动力上的不足。起初这一建议遭到了英国拒绝,原因是英国人认为如果让中国劳工进入欧洲,那么战后就不得不考虑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欧洲战场战况日益惨烈,英、法两国上百万青壮年战死沙场,两国都出现了劳动力日益不足的状况,只能同意了中国向欧洲派遣劳工的建议。



一、英、法两国对中国劳工的选择




一战期间,前往欧洲的中国劳工多为山东人,一方面是原因山东人身高力壮,另一方面是山东气候与欧洲更为相近。所以英、法两国在选择中国劳工时,更愿意选择山东人。



 
山东劳工





当然了,英国人和法国人要选择中国劳工,我们也得愿意被选才行啊。中国人安土重迁,并不太愿意背井离乡,英、法两国为了吸引中国劳工,给他们开出了非常优厚的务工条件:第一,包吃包住;第二,保证年收入能达到2000法郎(大约相当于400银元);第三,一旦有人前往欧洲务工,他在中国的家庭每月也能领到10块银元。



晚清民国连年战乱天灾,老百姓常常食不果腹,如此优厚的待遇自然吸引了大批中国劳工。从1916年8月起,一批批年龄在18~40岁的身强力壮的中国劳工被陆续送往欧洲。



二、劳工工作的艰苦与危险




据统计,共计有14万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其中到英国的大约10万人,到法国的大约4万人。按照当时合约要求,中国人只负责一些后勤工作,不用上战场参加对德战斗。



 
负责后勤工作的中国劳工





但在英、法两国人的眼中,这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中国劳工不过是工具人罢了,他们负责修铁路,或者到工厂去上班。等到中国正式对德宣战后,中国劳工几乎都被送到了战场上。英国人直接把华人劳工安排到战争最前线,让他们挖战壕,修工事,甚至是清扫地雷。根据中国劳工幸存者的回忆,有时候他们挖的战壕距离德国人仅有50米,经常是他们将战壕挖好之后,英国士兵再进入战壕与德国人作战。



 
战场上的中国劳工





准确来讲,中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参与了对德作战,只是作战者并不是中国军队,而是身在欧洲的中国劳工。1917年,在法国皮卡的一次战斗中,由于德军突然突破了英法联军防线,正在前线挖战壕的几百名中国劳工来不及撤退,只能靠手中铁锹、锄头与德国人硬拼。等到英法联军赶过来支援时,大部分中国劳工都已阵亡。



三、聪明的中国劳工




中国人以勤劳聪明著称,这一点在远赴欧洲的中国劳工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劳工大多是出身农村的青壮年文盲,刚到欧洲时,分配给他们的都是一些工厂里出苦力的脏活累活。但不久后,他们当中有些人便学会了如何操作复杂的机器,并能够熟练生产。法国人很快发现了这一点,在他们见识到中国人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之后,法国海军后来甚至还专门提出声明,如果政府再招聘劳工的话,他们只要中国劳工。



 
在工厂工作的中国劳工





四、中国劳工遭受的歧视和压迫




英、法两国在中国招收劳工的时候,开出的条件很优厚,但等到中国劳工到了欧洲后,他们并不愿意兑现承诺,百般苛扣应该支付给中国劳工的工资,很多中国劳工最后到手的工资只有合同上的一半。



但这并不是最让中国劳工痛苦的,最令他们痛苦的是在异国他乡遭受的各类非人歧视。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被视作劣等种族,在西方人眼中毫无尊严。英国人将中国劳工集合在一起,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甚至连中国劳工误上了英国人专属的厕所,也要被抓起来毒打。后来连英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些中国劳工到达英国之后,承担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风险和义务。但是呢?他们连几枚小小的军功章也没有得到。



 
中国劳工





相比而言,法国人对中国劳工的态度要稍好一些,他们允许中国劳工自由外出,也允许他们出入商店和酒吧。但在一战结束之后,法国人还是拒绝给在法国阵亡的中国劳工树碑纪念。



不过,环境虽然残酷,但依然无法阻隔爱情的发生。一战快接近尾声之时,许多法国姑娘和中国劳工都私定了终身。原来她们在和中国劳工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中国男人勤俭善良,有责任感,再加上战争导致法国青壮年男性奇缺,而中国劳工大都处于青壮年时期,双方结成夫妻也就顺理成章了。据相关资料记载,大约有3000名中国劳工留在了法国,并娶当地姑娘为妻。



 
在法国结婚的中国劳工





但这只是少数,大多数中国劳工还是回到了中国。一战正式结束后的几年内,14万前往欧洲的中国劳工,除了有两万多人长眠欧洲之外,其他大部分都回到了国内。



 
劳工回国





最后



北洋政府虽然宣布加入协约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未直接派出军队,真正做出贡献的是14万中国劳工,他们在欧洲战场上的卓越表现,足以代表中国。但令人愤怒的是,一战胜利之后,英、法等国并不愿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还要将原本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可日本只是象征性地在中国山东和德国人打了一仗,此外对一战没有任何贡献。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之所以在世界上遭受如此不公正待遇,归根到底就是弱国无外交。一战烽烟早已离我们远去,中国劳工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却不容忘记,他们也不应该被忘记。

[size=2]参考文献
杨程屹:《一战中国劳工  被遗忘的“沉默工蚁”》,《工会博览》2015年第10期。

《一战爆发100周年一战中的中国劳工》,《齐鲁周刊》2014年第26期。


赞(6)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0-09 09:49 發表評論
雪狮 [樓主]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05
威望:1047 點
金錢:1847 USD
貢獻:3900 點
註冊:2021-04-22

引用
引用第21樓曾拍乳於2021-10-09 23:45發表的 :
共度患难里永不放手,朋友

这首歌很不错的
TOP Posted: 10-09 23:56 #1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07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