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小雅·鹿鸣]货拉拉女孩去世36天后,第二次死于网暴
本頁主題: [小雅·鹿鸣]货拉拉女孩去世36天后,第二次死于网暴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雨中愁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24
威望:277 點
金錢:-420000 USD
貢獻:1679 點
註冊:2018-05-29

[小雅·鹿鸣]货拉拉女孩去世36天后,第二次死于网暴

  “

 


  一个人要有多完美,才“配”做一个不被指摘的受害者?
  前段时间,长沙女孩莎莎晚上叫货拉拉搬家,货物运上车后女孩在行进途中跳车,被司机送进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
  官方的案情通报,解释了司机的行进路线、两人的矛盾点、女孩有没有受到侵犯等等后续问题。一场悲伤的误会,夺走了女孩的生命,让司机面临牢狱之灾,令人唏嘘惋惜。
  没想到,事情还是出现了新的“反转”。

 


  “之前觉得逝者为大,现在觉得她活该去死”一切源于某位“大神”的“火眼金睛”。这名网友,从莎莎弟弟发出的聊天记录里,发现他们提到的“私奔到月球”的特效来源于某个交友App。

 


  在这个“真人在线、发现心动、专属陪伴”的App里,聊天室的头像都是身材好看穿着清凉的女孩,男性用户主动发起搭讪需要付费,说两句话就需要继续充值。这个据说很好看的“私奔到月球”特效,是可以送给主播的礼物,价值5999金币,按照网站金币价格算,合人民币599.9元。

 


  打着交友App的旗号,用好看的美女图吸引用户,但是背后是虚与委蛇的匿名主播,步步为营地算计你的钱包。这不就是低配版的“杀猪盘”?据家人透露,莎莎在这家公司担任招聘工作。网友发现,莎莎仅大专毕业,工作的这家公司,法人就是她的舅舅。而她的职责也不是一般HR,而是一个叫“高级经纪人”的职位,主要负责招募“聊天人员”。作为每个月的“销售冠军”,莎莎招到了许多“聊天人员”,曝光的聊天群里有59个人,意味着除了她本人,莎莎拉到了58个下线。

 


  盘桓在很多人心头“年纪轻轻月入两万准备在长沙买房”的疑惑,瞬间“迎刃而解”:难怪赚得多,原来根本不是干正经职业的。

 


  在“福尔摩斯”的带领下,大家脑补出了更多细节。说是HR,实际上就是“色情主播”的上线;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话术和肢体语言骗人,从可怜男人手里赚钱变现;

 


  说好听点叫“高级经纪人”,说难听点简称鸡头,根本没有良心!

 


  既然是“拉皮条”的,那一切就仿佛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只住四个月就搬走,是因为她骗了钱玩大了,被人盯上了,有人说要找她算账;

 


  连夜搬家而且没有朋友帮忙,是因为她心虚神经过敏,不敢出现在别人视野里,何况她这样的人,根本没有朋友;

 


  在车上和司机发生不愉快,是因为她平常干的不是正经活,接触的都是老色鬼,她对男人极度不信任,不把人当人。

 


  发现司机偏航宁愿跳车,是因为她骗的人多了,有大仇家,以为司机是蓄意报复她的“老板打手”;

 


  至于不报警就更好解释了,她本身就是做违法勾当的,怎么还敢报警?当“应该”、“我猜”、“有人说”、“有可能”成为强逻辑,聊天记录成为证据,论坛成为法院,评论区的每一个人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正义的化身。他们站在新的道德高地上,开始对女孩进行无情审判:说什么死者为大,我看她就是活该!

 


  而这条评论,获得了1518个赞。

 


  那个死去的女孩,真的是个“坏人”吗?似乎人们总是无法接受“一个人,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就是意外死了”这件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不论他们如何作出防范,都无法避免危机。于是,丢失了孩子的父母一定是自己没有照看好;被骚扰的女性一定是举止或者穿着不得体;而跳车丧命的女孩也一定是自己内心有鬼,草木皆兵…… 只要在受害人身上找到“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一切都成了情理之中,情绪就有了发泄口。实际上,女孩像他们所说,在做“特殊”的HR工作吗?不知道,而且不重要。不过凭目前仅有的信息,依旧可以看出“福尔摩斯”们并不专业。有人发现,莎莎工作群中发布的特效,跟交友App里的造型并不一样;

 


  而根据可查询到的企业信息,曝光的交友App软件开发公司,并不是传说“莎莎舅舅”担任法人的公司;莎莎同事所谓的“月入两万”也有另一种说法:两万是一月份工资加上年终奖的最终数目。而根据社保缴纳情况推测,她应该到手4000多,和长沙基本工资大概持平。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空口咬定女孩“做鸡头骗老实男人赚高薪”的判断,显得有几分苍白。但对于一个女性而言,无论生死,桃色新闻永远是最惹人眼球的。即使证据都是聊天记录截图,细节都是猜测,但是在公众舆论私刑里,去世的莎莎仍然逃不过一轮又一轮的肮脏猜测和口诛笔伐。说到底,活人尚且还能解释辩驳,而在别人离开后挖掘隐私、不负责地猜测拼凑,就是认准了无人问责、可以随意践踏尊严。

 


 


  不完美的受害者,都有罪?但退一步讲,即使莎莎真的是发展下线的“高级经纪人”,她的意外死亡就是不值得惋惜的“活该”吗?很难想象,在2021年的法治社会,舆论的声浪还在追求“完美受害者”。但凡受害者有一点瑕疵,即使官方已经给出事实调查,那也是反转、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就完全不值得同情。有一种特别常见的诡辩逻辑,叫“人身攻击”,意思是在论证过程中,回避现有问题,对对方的身份、历史进行攻击。只要能找到对方的身份有瑕疵、历史有错处,就能论证对方“不是个好人”,因此所有言论都不值得采信、所有选择都是错误的,一切悲剧都是罪有应得。

 


  可是谁的隐私能经得起这样深扒?谁能保证自己是一个360°的完人?抛开了事情本身,只基于一处瑕疵来给一个人的人生断罪,只会让鲜活生命沦为“受害者有罪论”的注脚,并再一次竖起男女对立的靶子:她咎由自取。她孽力回馈。她死不足惜。这样简单粗暴的指责显然对真相无益,于法律无关,只是无能者的发泄罢了。而这样的声音在网上进一步扩散,压缩则是其他女性的生存空间。莎莎离开后遭到飓风般的揣测,她生前的每一个细节被放大,所以为了更安全的生态位,那以后会不会就有大教育家告诫女生,为了自证清白,你不可以半夜搬家,不可以一个人搬家,不可以短期租房?乃至,你的人生、你的每一个行为都不可以有任何瑕疵,否则你连死亡都不配得到同情?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完美受害人”。说到底,莎莎是做什么的不重要,她为什么搬家不重要,她到底收入如何更不重要。货拉拉这件事情留给我们最大的思考应当是,在这个互信度很低的社会中,如何才能不再出现下一个莎莎,也不再因为误会和摩擦,发生这种双向的悲剧。而如果真的涉及诈骗,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详细调查——但这,显然已经和货拉拉事件本身毫无关系。而拿猜测当真相,用恶意去审视,带着受害者有罪的论调去攻击逝者,才是这个社会中,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恶。
  

赞(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14 23:2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9 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