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b] 进入大数据时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并不是旅游旺季,机票价格却越搜越高; 聊天时随口提到某款商品,一转身就在各大平台上看到相关商品的广告推送。在网络时代,我们能很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但自己的信息数据却似乎也更容易被泄露, 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非法利用。 01大数据“杀熟” 会员配送费高于非会员不久前,一篇质疑某外卖平台运用算法进行“杀熟”的文章引发热议。 该平台的一位会员用户指出,同样的订单, 他的配送费定价时常比非会员用户的更高。肖先生:经常点同一家的外卖,忽然有一天我开了会员之后, 发现配送费价格一下较之前涨出三倍。 开了会员之后,反而比非会员价格还要高,那我开会员的意义在哪。文章引发热议后,相关外卖平台联系了肖先生, 针对他提出的质疑,平台方给出的回复是: 配送费上的价格差异是由于系统缓存而导致的误差。肖先生:我尝试了很多次,在一周之内都是这种情况。 缓存的说法肯定说不过去。 何来的位置缓存呢? 在同一个地方,差异就是存在于会员和非会员之间。据中消协介绍,消费者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投诉不断增多, 问题的核心是互联网平台对算法技术的应用问题, 集中体现在推荐算法、价格算法、评价算法、排名算法、概率算法和流量算法等方面。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 陈剑:可能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的个人数据画像。 这种画像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只推荐给了他,所以他所获取的知情权存在很大的缺陷。 02平台累积大量个人数据“算”制用户画像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能让商家摸清你更爱吃辣还是吃酸, 通过算法把更符合你口味的餐厅排序靠前。 用户数据,往往是通过一个个手机App被互联网平台采集的。在与App打交道的过程中,同样也有令大家担忧的问题不断出现, 比如“App偷听”现象,“App偷听”是否存在呢?来看技术专家做的测试。App治理工作组技术专家 何延哲:假如发一个语音,当手松开了以后,这个录音事实上还在继续。我们还可以把提示去掉,测试的过程是两分钟。两分钟后,记者看到,在测试程序中生成了一条时长为120秒的语音。 技术人员将语音数据导出后,经过核对, 证实了当测试程序置于前台运行时,“偷听”是可以实现的。此外,经过对比实验,技术人员告诉我们, 在测试程序退至后台,或者在手机处于锁屏的情况下, 录音依然可以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但都会自行终止。 只是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锁屏下持续录音的时长略有不同。在技术上可以实现的“偷听”手段,是否在市面上的App中被滥用了呢?App治理工作组技术专家 何延哲:目前还没有发现哪款App有把语音信息上传之后的偷听行为。 那么,平台对用户做出的精准个性化推荐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据专家介绍,主要是通过对我们的购买记录、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甚至是下载过的应用程序清单等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最终得以实现。 专家提示,用户可以在手机操作系统的权限设置里,找到麦克风权限, 检查目前有哪些App被授权使用麦克风。 根据自己的需要,用户是可以随时关闭对App使用麦克风的授权。 03部分App隐私政策篇幅长账户无法注销App治理工作组的专家们在对市面上的App进行检测时, 还发现很多App存在隐私政策篇幅长、用户难以读懂、账户无法注销等诸多问题。在测试的过程中,专家发现一款壁纸App,隐私政策竟然有一万多字。专家告诉记者,账号注销难,是目前用户投诉量很大的另一个问题。 如今,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正处在一个摇摆天平的两端。 专家表示,在这个天平的“配平”过程中,需要监管机构、平台和用户三方在互动中来探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梁正:有一些商业模式的迭代是很快的,这方面不能完全等到法律制定出来。 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有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应对它,不是没解的。关键是要把规则制定清楚。 对App“越界”行为要严打重罚工信部多次在官方网站上通报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其中不少App被通报的原因是违规收集 个人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技术是把“双刃剑”,互联网公司既能给用户推荐更 适宜的商品和服务,也能利用技术侵犯用户隐私、损害用户利益。对此,相关监管部门要对App的个人信息收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还要强化执法力度,让 相关的法律、法规“长出牙齿”,完善惩戒机制,对不顾用户正当权益的App运营商予以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