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驽马恋栈豆?就是劣马会留恋马厩中的豆料,拉都拉不走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相信了司马懿不动杀机的允诺?因为他就是个Loser。当时,大司农桓范乘乱到了曹爽军中,桓范直接跟曹爽挑明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不是单独针对于曹爽的兵谏,而是一场军事政变。司马氏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夺权!因此,曹爽你应该号召天下勤王。但曹爽却犹豫未定。因为司马懿的话还是很打动他的:奏疏里仅仅是说免官而已,还能“以侯归第”,不仅不会杀他,而且侯爵不会被削! 和现在比起来,两者的差别无非也就是不掌权了。能回家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富家翁,安享余年,听上去还是很不错的嘛!桓范被曹爽气得直跺脚,都到这个地步了,怎么可能还真的做得了富家翁!现在这种局面,对谁来说都是有进无退的,败了就是死路一条,司马懿怎么可能饶得过你。但不管桓范怎么好说歹说,曹爽都只是犹豫。桓范只得转身又劝曹羲,给他分析利弊得失,告诉他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最后,桓范苦口婆心的说:“典农中郎将就在附近,他既有兵又有粮。我之所以带着大司农的印绶出京,就是为了能够调动他们。我们如今奔赴许昌,不过半夜路程,到时候足以自卫。然后,再号召诸侯勤王。到了那时,击败司马懿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曹爽兄弟却只是抿着嘴不吭声。之后,又想了半夜,曹爽最终决定,放弃抵抗。桓范简直要被气哭:曹真怎么生了这么一群蠢钝如猪的儿子啊!你们就等着被灭族吧!再之后的故事,就无需多絮了:曹爽陪同皇帝回到了京城,随即便被免官。两个月后,曹爽一众人等,包括桓范,以大逆不道之罪,被“夷三族”。当时,桓范私自离京,着实吓到了司马懿。司马懿在得知桓范出城后,懊悔不已,长叹一声:智囊泄矣!从桓范后来给曹爽谋划的计策看,桓范足智多谋,完全当得起“智囊”这个称号。曹爽如果能听从他的建议,真的据许昌号召勤王,那么司马懿最终必然完败。毕竟,皇帝在曹爽军营中,天然具有正当性。而蒋济却很早就猜到了曹爽的反应。司马懿才发出那声感慨,蒋济就劝道:桓范固然智谋过人,但曹爽如“驽马恋栈豆”,肯定不会听桓范的劝。什么叫“驽马恋栈豆”?就是劣马会留恋马厩中的豆料,拉都拉不走。蒋济一早就笃定,曹爽根本就不会选桓范给他的选项。 人生在世,总要面临很多的选择。我们在成年以后最大的错觉,就是总以为自己有自由意志,那些决定人生方向的选择,都是自己做的。为什么?其实,“自己做”并不见得就代表着你有主观意愿。在大部分情况下,你自己做的选择,其实都是早就已经被选好的。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当你的面前有A、B两个选项时,你以为自己是在一番挣扎后才做出了选择。但在别人看来,你选A的可能性只有0.01%,而选B的概率则总有99.99%。你的性格、思维方式、环境条件等等,会让你自然而然地最终做出那个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期结束后,个性即已确定。接下来,不管你的人生经历多么丰富多彩,都只不过是同一条船,行驶过了不同的河流,经历了不同的风浪,停泊在不同的港湾而已。风景总在变换,可船身习惯如何倾斜,行驶速度一般保持多少,面对激流应该如何应对,你用的却总是一样的办法,很少改变。而这,就为旁人提供了窥视你的窗口,让别人可以从你的过往推知你未来的行为。隔壁工位上的长舌妇,每换一次工作,都一定会跟老板大吵一架;那位经历了好几段婚姻的女同学,几乎每次都会遭遇家暴;就包括你,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和爱人吵架,最后也都会陷入一样的逻辑之中。这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所有在无意识中做出的选择,都会决定着后来发生的事。一个八卦又嘴碎的同事,一般都是伶牙俐齿、嘴不饶人的,这种搅屎棍一旦碰到一个严厉且认真的上司,双方必然会爆发战斗,最终只能是自己灰溜溜的败走。婚姻不幸,是双方的遗憾。但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经历不幸的婚姻,那么她跟爱人、跟自己的相处方式就一定有问题。我们可以说这是性格决定命运。而对于旁观者而言,通过一个人的过往经历,确实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这个人在未来的选择。因此蒋济才会说,曹爽不是那块料。曹爽陪着皇帝出京扫墓,不过几天功夫。虽说被司马懿把握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但他曹爽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只可惜,此人生性懦弱,生平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大风大浪,在重压面前,意志终于崩溃。一把好牌,就这么打输了。司马懿为什么会在知道桓范出京后懊悔长叹,是因为他把自己代入了其中——如果他是曹爽,一定会听从桓范的建议。司马懿一生经历风浪无数,无论是早先的千里奔袭孟达,和诸葛亮对峙,还是后来的远征辽东,与曹爽在朝堂上明争暗斗,这些事情都在铸炼他坚毅的品格,隐忍的个性,如果他是曹爽,他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听从桓范的建议。但蒋济却提醒了他:曹爽就是匹劣马,你真的是太高看他了。果然,曹爽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最终做出的决定竟然是放弃抵抗。故事里的成功人士可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咬着牙,做出了一个艰难无比的决定,然后继续咬着牙,忍受成功到来之前那漫无边际的煎熬。曹爽是反着的,被压力痛苦地折磨了一晚上,然后坚持不住,还是放弃了。自甲夜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一个loser的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节选自:(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帝谒高平陵,大将军爽与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皆从。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资治通鉴?卷七十五?魏纪七》什么样的死法最搞笑?答曰:扫墓的时候,把自己也给扫进坟里去了。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魏国皇帝曹芳带着大将军曹爽等重臣出城拜谒高平陵。同行的,还有曹爽的弟弟们。 这并不是曹爽带着家属们公款旅游。相反,他的弟弟们也是各有司职的:曹羲任中领军,曹训任武卫将军。基本上,曹魏的禁军全都掌握在他们兄弟手中。但是,并不是说你占据了职位,就一定掌握了兵权的。因此,还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司农桓范就曾经劝诫过曹爽,说你们三兄弟喜欢一起玩,尤其喜欢一起出城玩,这个习惯很不好。三人手握军职,不应该同时离京,万一被人关了城门,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曹爽没把这些话往心里去,依然和弟弟们同出同入。此次出京谒陵也是一样,照旧如此。但这次,城里的人却开始行动了。已经在家装病两年,71岁高龄的太傅司马懿在御驾出城后,带兵觐见郭太后。同一时刻,宫城的正门——司马门,已被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所控制。司马懿带兵觐见郭太后,兵从何来?很可能,这也是司马师的杰作。司马师在晋朝被追封为景帝,在《晋书·景帝纪》中,有这样的明确记载:“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在得到了郭太后的诏书后,司马懿就算是师出有名了。他派司徒高柔代理大将军职权,进驻军营,然后,关闭洛阳城门。一切安置妥当后,司马懿给身在城外的少帝曹芳写了一封奏疏。这封奏折写得很有意思,里面一共说了三层意思,全都是单独针对曹爽的: 首先 ,司马懿强调了自己此次行动的合理性。魏明帝当年在临终前曾特意托孤于司马懿,一旦有变,要确保少帝安全。 然后 ,司马懿笔锋一转,开始数落曹爽种种不是:排挤大臣,重用亲信,浮华之士充斥于朝堂之上,甚至于连禁中侍卫也都是曹爽的私人。由此,司马懿得出结论,皇帝的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最后 ,司马懿又解释了此次行动的缘由。曹爽离间二宫,使得皇帝与太后母子不得相见。如今我司马懿禀奏太后曹爽的种种不是,是太后命我执行懿旨,罢黜曹爽兄弟的官职。这封奏折,简直就是公文界的典范。它从事实出发,有着明确合理的行动依据;火力聚集,既精准打击了曹爽,又没有扩大打击面;至于最终的行动目标,也仅仅限定在将曹爽兄弟免官上,是一种“刮骨剜毒”式的治病救人,且不会威胁到曹爽的人生安全。我们作为后来人,通过复盘司马氏前期的准备以及后事的发展,不难看出司马懿当时要搞的,是一场针对整个魏国皇室的夺权行动。但在当时,从司马懿的这封奏疏中,却完全看不出他有一丝这种倾向。整个文本所有的矛头,指向的都只是曹爽,而且通篇不过是据实奏事,毫无夸大。这封奏疏虽然说是给皇帝看的,但事实上,要先过曹爽的手。曹爽在看了以后,十分尴尬,进退维谷,不知所措。因为司马懿仅仅单独针对于他,很容易就能吸引到别人的认同。曹爽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人缘之差,不是一星半点。这十年来,他到处败人品,现在终于到了要偿债的时候。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人支持曹爽。这档口,还是有人站了出来的:大司农 桓范 。司马懿在发动政变以后,曾经给桓范下过一个任命,命他担任中领军。但桓范并没有理会这个任命,他深知,司马懿并不是如何的信任他,只不过是想用这个职位牵制他,不让他走而已。但趁着兵荒马乱,桓范还是怀揣着他的大司农印出了城,去找曹爽。范这是不识时务吗?并不。恰恰相反,他是仅有的少数几个看清了事情严重性的人。到了军中后,桓范直接跟曹爽挑明了这种严重性:这不是单独针对于曹爽的兵谏,而是一场军事政变。司马氏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夺权!因此,曹爽你应该号召天下勤王。但曹爽却犹豫未定。因为司马懿的话还是很打动他的:奏疏里仅仅是说免官而已,还能“以侯归第”,不仅不会杀他,而且侯爵不会被削! 和现在比起来,两者的差别无非也就是不掌权了。能回家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富家翁,安享余年,听上去还是很不错的嘛! 桓范被曹爽气得直跺脚,都到这个地步了,怎么可能还真的做得了富家翁!现在这种局面,对谁来说都是有进无退的,败了就是死路一条,司马懿怎么可能饶得过你。但不管桓范怎么好说歹说,曹爽都只是犹豫。 桓范只得转身又劝曹羲,给他分析利弊得失,告诉他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最后,桓范苦口婆心的说:“典农中郎将就在附近,他既有兵又有粮。我之所以带着大司农的印绶出京,就是为了能够调动他们。我们如今奔赴许昌,不过半夜路程,到时候足以自卫。然后,再号召诸侯勤王。到了那时,击败司马懿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曹爽兄弟却只是抿着嘴不吭声。 之后,又想了半夜, 曹爽最终决定, 放弃抵抗。 桓范简直要被气哭:曹真怎么生了这么一群蠢钝如猪的儿子啊!你们就等着被灭族吧!再之后的故事,就无需多絮了:曹爽陪同皇帝回到了京城,随即便被免官。两个月后,曹爽一众人等,包括桓范,以大逆不道之罪,被“夷三族”。回顾司马懿在整个高平陵之变中的表现,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军事政变的教科书级别演出。 这次政变的基本班底,是司马氏——最主要的是司马懿、司马孚兄弟,以及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司马懿所调集的资源,却远多于此。当时位居三公及上公者,共五人,分别是太傅司马懿、大将军曹爽、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司空王凌。这些人除了王凌当时身在寿春,未参与政变外,其他人全都被卷了进来。 而且,他们大都是支持司马懿的:司徒高柔的任务,是“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军营;太尉蒋济,则负责把曹爽叫回来。当时蒋济拍着胸脯给曹爽保证,只是免官,不会加害!连哄带骗才把曹爽给叫回了洛阳。 至于其他重臣,也几乎也都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代表性的人物,有陈群之子陈泰。陈泰当时任尚书,是第一批劝曹爽放弃抵抗的大臣。这当然也要感谢曹爽的神助攻,如果不是他这些年来的倒行逆施,也不至于几乎所有的元老重臣都会反向倒戈。但不管怎么说,司马懿在这场政变中,确实是团结到了几乎所有他能团结的人。 只不过,在政变成功后, 司马懿马上开始对这些人区别对待。曹爽回洛阳后不久即被处死,并“夷三族”。这个处理受到了太尉蒋济的激烈反对,但司马懿并没有因此改变决定。 司马懿对于蒋济,更多的像是一场利用——他借助蒋济的名声,取信于曹爽。一旦把曹爽骗回了城,司马懿立马就不认账,毫不犹豫地处死了曹爽,斩草除根。蒋济一气之下,竟然卧床不起,并在几个月之后病逝。蒋济走后,他空出的太尉一职很快由司空王凌升任;司空,则由孙礼递补。这位接任司空的孙礼,很值得一说。 曹叡在临终前,指定由曹爽与司马懿辅政,但又担心曹爽能力不足,于是便指派孙礼任大将军长史,辅佐曹爽。不难看出,曹叡对于孙礼的能力和忠诚都是很信任的。 但曹爽却很反感曹叡派给他的这个秘书长。孙礼在长史的任上还没干满一年,就被曹爽赶到了淮南,任扬州刺史。 之后孙礼的官运一直起伏不定,他先后出任过四五个职位,还被免职过——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得罪了曹爽。后来还是经过众人的推荐,才又重新出仕。特别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就在司马懿装病骗过探病的李胜前夕,孙礼与司马懿曾经有过对话。可见,司马懿在装病一事上,根本就不避孙礼。果然,曹爽在下狱以后,由孙礼出任司隶校尉,负责审理曹爽一案。这位曹叡临终前安排给曹爽的副手,硬生生被曹爽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 ——另一个有相似经历的人,是卢毓。前篇我们也介绍过,卢毓本来在吏部尚书的职位上干得好好的,硬是被曹爽一伙欺负到抓狂。先是把他给挤走,逼着他给何晏腾位子;然后没不多久,又免了他的官。 如孙礼一样,卢毓也被曹爽逼成了对手。 在曹爽不断扔装备的一路上,司马懿最大可能地把这些人都拉拢、集中到了自己的阵营中。再然后,是对王凌的处理。 高平陵之变时,王凌任司空,但身在寿春,没有参与其中。政变之后,蒋济病死,司马懿顺势将身在寿春的王凌升任为太尉。一来,以官爵暂时安抚王凌;二来,太尉府掌握着武将的铨选,王凌既然无法回京视事,那么自然也就插不上手了。 一顶太尉的帽子,司马懿既送了王凌实惠,又自己收了实利。 两年以后,王凌被人告发谋反。司马懿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亲自出征,设计将王凌捉拿。 最终,王凌自尽。这位当年被司马懿暂时稳住了的大臣,到了最后也没能避免被清理的命运。 从高平陵之变发生前的时间节点来看,曹爽的实力,是完全碾压司马懿的。 司马懿除了自身名望,以及自己儿子养的那见不得人的三千死士外,其他一无所有。 曹爽则不同。他手上握着的,是当时天下最强的实力;身边,还有皇帝以及整个朝廷。 如果单靠实力硬碰硬, 司马懿根本就不是曹爽的对手。 这也就是曹爽之前做事那么肆无忌惮的原因。即便桓范已经提醒,兄弟不可同时出京,曹爽也不以为意。他单纯的认为,你就算关了城门又能如何,困守一座孤城,难道就能成事了? 但后事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司马懿把打击范围限定在曹爽兄弟身上,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几乎是所有朝臣的支持。一场军事政变,几乎没有出现过战斗,就被司马懿给牢牢控制在了政治斗争的范围内。 而就政治立场而言,所有的朝臣又几乎都站在曹爽的对立面上——这成了司马懿在政变之中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事后,司马懿依然戒骄戒躁,拒绝了朝廷给他的加封,前后多达十几次。他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不要让自己的立场显得太过极端。毕竟以他此时的实力,还只能是以辅政大臣的身份主持朝政。至于控制整个国家,那远远不是他此时的实力所能达到的。 此后,司马懿步步为营。 他先以朝廷的名义,通过正常的人事调动,将西线的军力控制在自己手中。 然后,面对东吴前线的王凌,他在确认拉拢无效后,迅速出兵,连哄带骗,兵不血刃地削平了叛乱。王凌几乎是在司马懿的智商碾压下,前后反复被骗,最终自尽。 至此,几乎所有的反对力量都被消灭殆尽。剩下的人,虽然绝对支持司马氏的人数还相对较少,但这已经不是他司马懿自己能搞定的了。要走的路还很长,只能留给后人了。 两年后,司马懿病死,时年73岁。以上,就是对高平陵之变的全部回顾。在整场政变中,司马懿最为成功的策略,并不见得是对曹爽的哄骗,而其实是争取到了中间派的支持。 己方力量和敌方力量的对比, 未必就是决定成败的最终力量。 对于中间派的争取, 可能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对比曹爽和司马懿双方的实力,根本就看不到司马懿有成功的可能。但司马懿在首战告捷后,巧妙地拉拢盟友,壮大己方实力,最终将手握重兵的曹爽压制得无法动弹。 曹爽当时如果愿意听桓范的劝,带着皇帝到许昌,号召天下勤王,那么他们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彼时曹爽具有正统性,那些立场未定的中间派,更有可能会因此而投向他那一边。但可惜,曹爽最终却选择了调头回走,去奔一条不归路。 唯智者能以小博大,以弱胜强。这些中间派,才是曹爽失败而司马懿成功的关键。 纵观历史,这种争取中间力量的策略,并不是只有司马懿会用。以在下愚见,我们历史上运用这种手段更为炉火纯青的,另有其人。 他创造的办法,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各种场合中见到: 统一战线 。 番外我们的说书时间壹桓范的私自离京,着实吓到了司马懿。 本来桓范并不想走,郭太后任命他为中领军,他是打算就任的。但他的儿子劝说他,如今皇帝在外,不如出城。桓范于是仔细做了一番考虑,然后才决定出城。 从这个细节上不难看出,桓范从来没有犹豫过该站队哪边,而是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制止司马懿的叛乱。 而司马懿在得知桓范出城后,懊悔不已,长叹一声:智囊泄矣! 从桓范后来给曹爽谋划的计策看,桓范足智多谋,完全当得起“智囊”这个称号。曹爽如果能听从他的建议,真的据许昌号召勤王,那么司马懿最终必然完败。毕竟,皇帝在曹爽军营中,天然具有正当性。 然而曹爽却没听劝,这事儿很遗憾。 而蒋济却很早就猜到了曹爽的反应。司马懿才发出那声感慨,蒋济就劝道:桓范固然智谋过人,但曹爽如“驽马恋栈豆”,肯定不会听桓范的劝。 什么叫“驽马恋栈豆”?就是劣马会留恋客栈中的豆料,拉都拉不走。蒋济一早就笃定,曹爽根本就不会选桓范给他的选项。 人生在世,总要面临很多的选择。我们在成年以后最大的错觉,就是总以为自己有自由意志,那些决定人生方向的选择,都是自己做的。 为什么? 其实,“自己做”并不见得就代表着你有主观意愿。在大部分情况下,你自己做的选择,其实都是早就已经被选好的。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当你的面前有A、B两个选项时,你以为自己是在一番挣扎后才做出了选择。但在别人看来,你选A的可能性只有0.01%,而选B的概率则总有99.99%。你的性格、思维方式、环境条件等等,会让你自然而然地最终做出那个选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期结束后,个性即已确定。接下来,不管你的人生经历多么丰富多彩,都只不过是同一条船,行驶过了不同的河流,经历了不同的风浪,停泊在不同的港湾而已。 风景总在变换,可船身习惯如何倾斜,行驶速度一般保持多少,面对激流应该如何应对,你用的却总是一样的办法,很少改变。 而这,就为旁人提供了窥视你的窗口,让别人可以从你的过往推知你未来的行为。 隔壁工位上的长舌妇,每换一次工作,都一定会跟老板大吵一架;那位经历了好几段婚姻的女同学,几乎每次都会遭遇家暴;就包括你,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和爱人吵架,最后也都会陷入一样的逻辑之中。 这并不是什么巧合, 而是所有在无意识中做出的选择, 都会决定着后来发生的事。 一个八卦又嘴碎的同事,一般都是伶牙俐齿、嘴不饶人的,这种搅屎棍一旦碰到一个严厉且认真的上司,双方必然会爆发战斗,最终只能是自己灰溜溜的败走。 婚姻不幸,是双方的遗憾。但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经历不幸的婚姻,那么她跟爱人、跟自己的相处方式就一定有问题。 我们可以说这是性格决定命运。而对于旁观者而言,通过一个人的过往经历,确实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这个人在未来的选择。 因此蒋济才会说,曹爽不是那块料。 曹爽陪着皇帝出京扫墓,不过几天功夫。虽说被司马懿把握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但他曹爽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只可惜,此人生性懦弱,生平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大风大浪,在重压面前,意志终于崩溃。 一把好牌,就这么打输了。 司马懿为什么会在知道桓范出京后懊悔长叹,是因为他把自己代入了其中——如果他是曹爽,一定会听从桓范的建议。 司马懿一生经历风浪无数,无论是早先的千里奔袭孟达,和诸葛亮对峙,还是后来的远征辽东,与曹爽在朝堂上明争暗斗,这些事情都在铸炼他坚毅的品格,隐忍的个性, 如果他是曹爽,他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听从桓范的建议。 但蒋济却提醒了他:曹爽就是匹劣马,你真的是太高看他了。 果然,曹爽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最终做出的决定竟然是放弃抵抗。 故事里的成功人士可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咬着牙,做出了一个艰难无比的决定,然后继续咬着牙,忍受成功到来之前那漫无边际的煎熬。 曹爽是反着的,被压力痛苦地折磨了一晚上,然后坚持不住,还是放弃了。 “自甲夜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一个loser的形象,跃然纸上。 贰高平陵之变后,有两位魏国宗室的事情,值得多说两句。 诸葛亮死后,西线无战事。司马懿回朝之后,魏国派到西线负责军事的将领中,有两位宗室成员,征西将军夏侯玄全面负责,以及他麾下的征蜀护军夏侯霸。 曹爽被杀以后,司马懿以朝廷的名义,征召两人入朝——实际上,就是要剥夺曹魏宗室的军权。 对此,两人的应对截然不同。 夏侯玄选择了应征入朝。站在夏侯玄的角度上,面对着诏书,他没有办法拒绝。这是朝廷正当的人事调动,即便深知这只是司马懿要夺他的兵权,但他也只能奉召,否则就只有反叛一途。 但反叛的话,一无合适理由借口,二无以一州抗衡全国的实力。因此,夏侯玄即便心中有百般不乐意,也只能听从。 此外,夏侯玄还有另一层考虑,就是他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曹爽的内弟;另一方面,他在司马氏那里也并不受排斥。作为长辈,司马懿一直很看重他。而且,他自己的妹妹也嫁给了司马师。回到朝廷,并不见得会被加害等等。 但夏侯霸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他跟夏侯玄类似,既不愿意顺从,又没有能力反对。除此之外,他的顾虑还比夏侯玄多一条:跟候任的上级郭淮不对付。之前,他还能仗着自己是宗室的身份,不惧郭淮。可如今时移世易,郭淮会如何对待他,比如是否会找借口杀了他,实在是无从猜测。 百般权衡之下,夏侯霸决定降蜀。 夏侯霸的父亲,正是当年死于蜀军之手的夏侯渊。可如今,夏侯霸除了奔蜀之外,别无他法。留在魏国,是不可能有活路的。 到了蜀国之后,夏侯霸颇受礼遇,官至车骑将军。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复杂的关系在:夏侯渊的侄女,是张飞的妻子;所生的女儿,又嫁给刘禅为皇后。这样算下来,夏侯霸比刘禅还要高一辈。 夏侯玄在洛阳则郁郁寡欢。当时的曹魏宗室,以夏侯玄为第一人。他不仅是天下名士,更是宗室内唯一有过方面之任的领军将领,势必成为司马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到司马懿死时,有人向夏侯玄祝贺。夏侯玄并不高兴,而是叹息道,这哪里是什么好事!司马懿尚且能以通家子侄的身份对我,可司马师、司马昭之流,却是容不得我的。(“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 嘉平六年,夏侯玄卷入一桩谋反案,最终被夷三族。叁番外二中提到了夏侯玄的妹妹,这里再展开补充一句:这位女性,最后也死在了司马师的手里。 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徽,是司马师的第一任妻子,为司马师生了五个女儿。 然而作为曹魏皇室成员,她因为发现了丈夫背地里做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不忠之事,被司马师毒死,时年二十四岁。 这一年是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距离高平陵之变,还有十五年。 喻以流年
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