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斯大林的钢铁洪流(五):T-34型坦克[11P]
--> 本頁主題: 斯大林的钢铁洪流(五):T-34型坦克[11P]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四月天7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7273
威望:350 點
金錢:46268492 USD
貢獻:10 點
註冊:2016-02-04


斯大林的钢铁洪流(五):T-34型坦克[11P]



T-34坦克在东线战场上出现让德国人大吃一惊,但他们不知道这种威力强大的坦克是苏联工程师与官僚主义斗争数年的结果。不过这结果实在“强悍而令人满意”,最重要的是终于得以投产。
苏联装甲兵管理局(ABTU)局长德米特里.巴甫洛夫(Dmitri Pavlov)根据西班牙内战装甲车辆的表现得出结论:大规模集中使用装甲力量是错误的!这个结论给1941年苏联红军装甲兵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巴甫洛夫对西班牙内战后苏联装甲兵发展走向影响很大,还算幸运的是他认为红军需要新型坦克,而这一观点催生了T-34型坦克。西班牙内战中BT坦克和T-26坦克糟糕的表现表明反坦克兵器的作战效能已经大大提高,苏联开始设计生产“防弹”坦克,对这种坦克的要求是可承受轻武器、弹片、小口径火炮和反坦克兵器打击,尤其强调可承受所有距离内37毫米火炮和1000米距离内76.2毫米火炮的直接命中。此外当时苏联坦克普遍采用汽油发动机,存在易于着火的缺陷,这促使苏联人转向低闪点柴油发动机。巴甫洛夫希望以BT-IS为基础改进设计新坦克,1937年11月他要求哈尔科夫机车车辆厂或共产国际工厂的设计团队研发一种采用轮/履带双模式和BT坦克的克里斯蒂悬挂系统的快速装甲战车,这就是装45毫米火炮、采用20毫米装甲、重量为20.2吨的A-20坦克。A-20的各项参数并没有什么特出,只是满足了巴甫洛夫将重装甲和BT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相结合的要求,但哈尔科夫厂至少完成了任务。
哈尔科夫机车车辆厂设计团队
1936年,哈尔科夫机械工业局局长是米哈伊尔.科什金(Mikhail Koshkin),他一直负责BT坦克的研制工作,领导着一个经验丰富极富才华的设计团队。他的副手和朋友亚历山大.莫洛佐夫(Alexsandr Morozov)设计了用于BT-8坦克和“伏罗希洛夫”履带式火炮牵引车的V-2柴油发动机,在该团队中负责动力传动系设计。悬挂组由尼古拉.库切连科(Nikolai Kucherenko)领导,他曾参与T-29-4坦克项目,该坦克为中型坦克,项目主要目的是测试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在比BT系列坦克要重的中型坦克上的使用效果。M塔尔西诺夫(M.Tarshinov)负责装甲设计,他曾参与科什金的前任A.菲索夫(A.Firsov)领导的BT-IS和BT-SV测试坦克项目,而BT-SV坦克在采用斜面钢板装甲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38年5月设计团队向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展示了A-20坦克的木质模型,但设计团队对轮/履带双模式表示质疑,科什金极力说明这种模式毫无必要增加了全车重量,实战也表明这一模式毫无用处。当时苏联人认为能承受现有和未来反坦克兵器打击的坦克装甲厚度至少要达到30毫米,科什金同时还认为45毫米火炮威力不足以击穿这一厚度的装甲,76.2毫米火炮才是最佳选择。某次斯大林参加的会议中他坚持这一观点,而斯大林则对这一点表达了明确的支持,之后主管的军事委员会同意哈尔科夫厂制造两台样车,一台是A-20,另一台则装甲更厚,火炮口径更大,样车型号代号A-30。但轮/履带双模式的争论仍在持续。这种双行走机构模式毫无必要的增加坦克重量,结构过于复杂,科什金和工程师们认为这会给批量生产带来许多问题,服役后还需复杂的维护保养,红军青睐的是简单高效的装备。依照科什金和莫洛佐夫的本意,他们想要的是一型基于A-30但重量更重并只采用履带行走机构的单纯的中型坦克,科什金向主管军事委员会清楚阐述了这种坦克的设计概念。1938年8月他们向军事委员会提交了设计图纸,即19.2吨的A-32(也称T-32)中型坦克,这一图纸清晰说明了他们的观点。军事委员会和斯大林同意了这一设计方案并要求以最快速度对A-32坦克样车进行测试评审并投产。可以看出A-32坦克得以投产主要归功于斯大林的干预。它最初遭到了主管军事委员会的批评,只是因为它不是轮/履带双模式。但斯大林同意科什金对后勤保养的顾虑,科什金告诉斯大林,放弃轮/履带双模式可以大大减轻坦克重量,这些重量可用于加强坦克的装甲防护,斯大林同意这一方案。而这意味着现在科什金手头上有三个正在进行的项目:A-20、A-30和A-32。
原型车
A-20原型车的设计指标严格遵循红军摩托化与装甲局的规定,性能先进。这辆18.2吨的坦克仍保留BT系列坦克的轮/履带双模式,还有BT坦克的四对行走轮。配备一台全新紧凑型500轴马力V-2柴油坦克专用发动机,沿用BT-7M坦克底盘,装一门45毫米高初速火炮。与大多数BT系列坦克一样,还装有一挺航向机枪和同轴机枪。A-20坦克的外观很新颖,具备T-34坦克某些特征。炮塔采用25毫米钢板轧制而成,车身正面为V型60度斜面装甲,车身宽度完全覆盖履带,履带上方车身装甲钢板也是斜面式,厚度达到25毫米。这种布局实际上来自另一种以防弹为最高设计原则的坦克:T-46-5(又称:Izdeliye 111),这辆32.3吨的坦克已经走到了原型车阶段但还是下马了。不过它斜面防弹装甲的设计元素得以在A-20坦克上保留。
[color=]

 

图:A-20坦克,初具T-34经典外观特点,如角度科学的斜面装甲,低矮的轮廓。苏联工程师们已经想好要设计一种什么样的坦克,该坦克于1938年首次向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委员们展示。最初工程师们不得不面临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干预。讽刺的是当斯大林视察该坦克后,肯定了坦克设计,它的研发工作才得以继续。
但A-30坦克的设计出了问题:它的设计原则是以A-20坦克为平台换装大威力火炮,设计团队尝试在BTU上安装A-20的炮塔并将火炮更换为76.2毫米短管火炮,这一更换影响太大:炮塔太小,无法安装大威力火炮,炮塔内空间狭小,操作火炮非常困难,更要命的是,炮塔环无法承受76.2毫米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最终A-30项目下马。A-32项目进展则顺利的多,它以BT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来。轮/履带双模式被彻底摒弃,但仍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因为不考虑轮式行走模式,减重较多,车身装甲得以增厚到30-60毫米而整车重量仍未超标。还采用了BT坦克和A-20坦克的转向轮,行走轮数量增加到5个。最终这型坦克完整反映了科什金的设计思想:大口径火炮和厚装甲,它采用了76.2毫米口径的坦克炮。1939年7月A-20和A-32坦克样车完工,并送往库宾卡的坦克技术学院测试中心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两型坦克具有较好的机械可靠性,在不挂履带时A-32的表现不佳,但履带模式它的表现与A-20一样十分令人满意。1939年9月1日(当天德国入侵波兰)A-20、A-32、KV重型坦克、又贵又复杂的T-50和T-40水陆两栖坦克同时参加了军事委员会主持的红军新型装甲车辆检阅式。军事委员会成员对A-20和A-32意见不一,但它们能参加检阅式表明官方总体上对这两型坦克十分满意,而科什金认为A-32方案最好,认为它可以完成各类作战任务,足以作为通用坦克取代BT坦克、T-26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它的短板在于相对较贵的造价,有些委员认为该坦克造价可能会达到T-26坦克的3倍。巴甫洛夫则倾向于A-20坦克,因为它满足ABTU提出的设计指标。
[color=]

 

图:涂有迷彩和标语的T-34/76B坦克,在1942年1月的哈尔科夫战役期间驶过城镇街道。开启的大大的炮塔舱口盖给车长带来了很大风险:为了看清前方,不得不保持较高坐姿。
增厚装甲的A-32坦克
1939年9月19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给出了最终决定。1939年9月苏联入侵芬兰,实战中许多场景仿佛西班牙内战和哈勒欣河战役的再现,尽管芬兰军队的反坦克火炮数量不多,但红军坦克仍尽显颓势,45毫米火炮或短管低初速76.2毫米火炮无法摧毁芬兰军队构筑良好的防御工事。科什金趁机向国防人民委员会报告说,他的设计团队在研制A-32坦克时留有备案,可以增厚坦克的装甲厚度且对性能和机动性没有任何影响。他很快绘制出图纸并制作了模型支持自己的观点。他说服了斯大林,增厚装甲的A-32方案获得通过,并将替代BT和T-28坦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国防人民委员会下令将坦克尽快投产,但科什金认为这太不切实际,当时样车尚未完工,军代表被告知最高统帅部要求工厂在随后的一年中必须生产出200辆坦克,好吧,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坦克起个好听的型号名称了。
[color=]

 

图:乌拉尔机车车辆厂T-34型坦克生产线,生产纪律十分严格,条件也很艰苦,厂房内寒冷,尘土和噪音都很大,工人主要是老人妇女和青少年,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不分白天黑夜。虽然他们每天只有少量配给食品,但生产效率很高,仅1941年就有3000辆T-34坦克出厂。
[color=]

 

图:1941年10月克里米亚,巴拉诺夫少校指挥的坦克纵队集结待命。从外观就能看出T-34/76B坦克的装甲倾角角度优美,只是机枪和驾驶员舱盖对装甲的保护性有些影响。
首批T-34坦克
此前列宁格勒的重型坦克设计局曾经改变过苏联坦克多年的命名规则,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的名字—也即KV—命名坦克。科什金告诉伏罗希洛夫新坦克不能再以苏联英雄的名字命名,而应当回归原有命名方式,科什金建议新坦克型号名为T-34以纪念苏联政府在1934年下令大规模扩充坦克部队,也是在这一年科什金首次提出新型坦克的想法。他的建议被采纳了。不久后设计团队收到正式指令研制纯履带式坦克。通过对早期A-32坦克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团队认为应该加厚坦克装甲,换装更大威力火炮以及性能更可靠的传动系统。莫洛佐夫和传动设计小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求最好设计方案。1940年1月两台样车制造完成,科什金用这两台样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他让坦克从哈尔科夫开到莫斯科,并向红军最高层展示了样车,然后样车又被送到芬兰的曼纳海姆线进行实战检验。虽然因送晚了没能参战,但仍测试了坦克对芬兰军队堡垒的攻击能力,测试表明坦克火力足够强大。在明斯克对样车进行了更多测试,然后是基辅,最后回到哈尔科夫。这一圈路线里程达2880公里,而且是在严寒的2月和3月完成的。6月工程图纸绘制完毕,坦克投产。第一种生产型T-34 1940型1940年9月下线。在严酷的冬季测试中,科什金罹患肺炎,1940年9月26日离世,莫洛佐夫成为T-34坦克设计团队负责人。
底盘和悬挂
T-34坦克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配5对大直径行走轮,第二和第三行走轮之间空隙稍大,各轮为独立悬挂,通过垂直螺旋弹簧与车体连接,可横向摆动。驱动链轮在后,减小战斗战损概率。托带轮与BT坦克类似。驱动链轮较宽,采用宽度达483毫米的骨架式锰钢铸造履带,中央导向角位于可更换履带链接条上。T-34的行走部分最有意思也最富天才的部分是它的锁止销的固定方式。这种圆头锁止销从内侧(车身一侧)插入履带链接插孔,履带上没有固定装置,而是在车身后方每侧壁板上与上端履带等高处焊有弧形钢片,这样当松开的履带锁止销随履带经过弧形钢片处时弧形钢片会把锁止销重新顶紧进插孔。因为没有固定装置,战场更换损坏履带的速度很快,大大加快野战抢修和维护保养速度。由于履带较宽,每厘米履带对地压强不会超过0.7公斤到0.75公斤,而同时代的英国、德国、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坦克对地压强多在每厘米0.95到1公斤。履带上方的履带防护罩遮挡住了悬挂部分,前部比车体长出250毫米,后部比车体长出100毫米。这种履带构造允许坦克以很高的时速越野,虽加宽履带重量只有28.3吨,这些数据表明T-34坦克可以轻松地在泥泞地形和雪地上行驶。
车身和装甲
负责车身设计的是尼古拉.库切连科。车体挑出履带,侧面为斜面装甲。采用轧制钢板和电焊工艺制造。全车身用三种厚度钢板制成:45毫米的前面和侧面,40毫米的后面,20毫米的顶部。焊接工艺虽然不佳,但还能忍受。斜面装甲倾角为60度,45毫米厚,除了驾驶员舱口和球座车身机枪,车身无开孔。驾驶员舱口盖上装有潜望镜。斜面装甲防弹性能极佳,其抗弹性能相当于75毫米厚垂直钢板,这在1941年时是非常强悍的。
[color=]

 

图:从打开的炮塔舱口盖看76.2毫米L-11型火炮,右侧是炮弹。T-34携带77发炮弹,两挺DT7.62毫米机枪备弹4725发。舱口盖开启状态时车内车组人员容易被空爆弹和步兵武器杀伤。
[color=]

 

图:刚刚下线的T-34/76B坦克驶过街道。野战时坦克车身侧面和后面挂有燃油箱,也携带宿营帐篷。当战斗靠近坦克生产厂时,刚下线的坦克直接投入战斗,有些参战坦克甚至没来得及装潜望镜和电台。
坦克炮塔后方车体上表面稍微抬高,以容纳串列式发动机,这里布置有散热格栅,两侧有排气管,上面装甲和发动机盖用螺栓固定,维护修理时可拆除。
驾驶与操控
驾驶室与发动机舱相邻,由隔板隔开。驾驶员坐在车体前部左侧,舱口盖很大,向前上方开启,盖上有潜望镜。驾驶员通过离合制动器驾驶坦克,操纵离合制动器的包括2根转向操纵杆、离合操纵杆、手动离合踏板和脚刹组成。离合控制器通过沿坦克地板布置的金属杆与车身后部的变速器连接。因为这种结构,T-34坦克的驾驶需要的操作力量比西方国家坦克要大,西方国家坦克的传动系和变速箱通常在一起。这套操纵系统没有助力变速器,操纵杆卡住时驾驶员往往不得不用锤子敲击操纵杆。最后100辆T-34型1943式坦克用五挡变速箱取代了原先的四挡变速箱,操作起来轻松许多,提高了坦克行驶速度。地板上除了离合和刹车踏板还有一个油门踏板。车体底部还有一个踏板(一般称为Desantov踏板),用于将坦克固定在原地。还有两个压缩空气气瓶,用于在寒冷的冬季启动坦克。
[color=]

 

图:T-34/76D坦克手给坦克加油,拍摄时间是1942年冬季。这一型号T-34已改成两个舱盖,炮塔上有扶手,用于搭载步兵。T-34/76D坦克的炮塔呈六边形,没有早期型炮塔向后凸出部分,实战证明这种构造易于被德军步兵利用炸坏坦克:德军步兵常常将反坦克地雷塞入凸出部下方的缝隙内。射手/无线电员车身机枪射手/无线电员位于车体右前侧,前方地板上有逃生舱口。这名坦克手负责操作杰格佳廖夫DT 7.62毫米球座机枪,射界24度,射角12度到负6度。1942型坦克的机枪装有装甲套筒。
[color=]

 

图:第30近卫坦克旅“列宁格勒号”T-34/76C坦克正向红村推进,1944年1月。它的履带依然较窄,采用双筒立式潜望镜,铸造炮塔,驾驶员双潜望镜,车身装甲球座机枪、焊接式爪式双牵引钩。
战争早期部分T-34坦克没有配备无线电台,由于红军人员损失较大,许多时候这一位置不配成员,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配备电台坦克比例越来越大,这一不正常现象慢慢消失。1941年时连级指挥坦克一般都配备了71-TK-3电台,红军尽力给排级指挥坦克配备电台。战争头两年红军坦克主要车载电台是71-TK-1。到1942年下半年9-R电台大量装备。9-R电台的工作范围为24公里,移动有效通信范围为8公里。德军坦克的标配是每个坦克车组都配备电台,他们很快发现了红军在作战中因电台配备不足而存在的缺陷。由于缺少电台,红军坦克车组依靠旗语保持联络,炮塔上甚至留有特殊舱口用于主舱口盖关闭后继续向外信号,这很不实用,因为排级指挥员还要指挥自己的坦克,通常他只能发出“跟我来”的信号。随着电台生产效率提升,这个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到1943年夏季约75%-80%的坦克装备了电台,车组成员之间的联络通过TUP车内电话系统完成,车组成员均佩戴填充式坦克帽、耳机和喉头送话器。
炮塔
各型T-34坦克的炮塔都很低矮,这一特点在战斗中占有优势,但这一特点也限制了T-34武器的射角,尤其是在反斜面阵地或近距离交战时。低矮的炮塔和直径不大的炮塔环造成炮塔内部空间局促。没有炮塔架导致驾驶室与炮塔战斗室之间是联通的。T-34的后期型号都加焊了铁扶手供搭乘坦克的步兵抓握。
[color=]

 

图:T-34/76D坦克正在林间雪地前进,照片摄于1943年。与德军坦克的小行走轮相比,T-34坦克“克里斯蒂”风格的大号行走轮不容易陷入泥里,而且德军坦克的小号行走轮的侧面遭到反坦克武器攻击时很脆弱。
车长和装填手
T-34坦克最严重的缺陷是不符合人机工学的炮塔内部尺寸。德军坦克炮塔可容纳三人:炮手、装填手和车长,车长负责观察、指挥车组、与其他坦克协同作战,而在T-34坦克狭小的炮塔内情形完全不同。T-34坦克车长的职能与德军坦克车长有类似之处,但红军车长还负责瞄准和开炮,这任务本身就够重了,大大分散了车长指挥坦克的精力。装弹的工作强度很大,曾经尝试让车长负责装弹而不是开炮,但很快就证明这并不可行。由于没有炮塔架,炮塔内的成员都坐在与炮塔环连接的悬空椅子上,车长位于火炮左侧,装填手的位置在火炮右侧,炮手还要负责操作同轴机枪。T-34坦克配备的光学观察设备不如德军坦克上的。早期型T-34坦克配备2.5倍放大倍率的TOD-6瞄准具,后被TMFD瞄准具所取代。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生产的T-34常常刚离开生产线的T-34就投入战斗,坦克根本来不及装瞄准具,只能靠装填手通过炮管进行直接瞄准。车长和装填手进行一般观察时用PT-6潜望镜,后期型号更换为PT-4-7和PT-5潜望镜。战时物资短缺导致工厂取消了装填手潜望镜。这造成观察不足。虽然后来为装填手和车长在齐肩位置加装了装甲观察孔,但改善不大。在这两个观察孔下方和后方加设手枪射口,不过后期型号有时会取消这两个射口。
[color=]

 

图:1944年冬季,一队T-34/85坦克,炮塔转向后方。早期型要么没有“蘑菇顶”,要么只有一个,也就是T-34/85/1型。加大的炮塔多容纳1人。搭载坦克的步兵尽量靠近发动机舱上方的散热窗口,可以享受暖气
许多德军坦克车长喜欢探头到炮塔外进行360度观察,但T-34车长做不到,T-34巨大的单体舱口盖是向前打开的,车长不得不坐在炮塔顶部观察周围环境,风险极大,容易被敌军射手和靠近坦克的爆炸所伤,而且这个舱口盖实在很大,打开时装填手也处于暴露状态。1943年开始生产的T-34分别为车长和装填手开设舱口盖。T-34最终型号的炮塔才可供车长进行360观察。
T-34的炮塔由钢板轧制而成,炮盾为铸造。1941年型T-34铸造炮盾改为规则的螺栓形炮盾。1942年生产的T-34坦克是第二种采用52毫米铸造钢炮塔的型号,其他与上一种轧制钢板炮塔类似。
新六边形炮塔
副国防人民委员兼中央炮兵总局(GAU)局长G.I.库利克不喜欢T-34,常常要求进行各种改动,这造成了生产频繁中断,副国防人民委员干脆下令对T-34进行全面改进,型号更名为T-34M,采用KV坦克和T-50坦克的扭力杆悬挂系统,车体和炮塔重新设计,装甲增厚。不过很快就发现,改型工作会严重破坏T-34坦克的生产,项目终止。莫罗佐夫为T-34M设计了一个新炮塔,消除了早期型号炮塔在战斗中暴露出的缺陷。德国反坦克步兵可以爬到T-34坦克的后面,在炮塔突出部下方塞入反坦克雷。不过突出部也提供了一处可供搭乘坦克的步兵观察地形、指挥坦克乘员和与其他坦克协同行动的保护壳。
[color=]

 

图: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乌拉努斯作战中,T-34/76D车组和第21集团军的士兵挤在坦克的炮塔上。尼古拉·瓦杜丁将军率领的西南方面军一部——第21集团军,在北部顿河沿岸与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展开苦斗并最终突破罗军防线,从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后方向南包抄前进。宽履带的T-34可以在雪地上快速移动,红军装甲兵采用了德国军队在1941-42年对红军采用过的快速向纵深渗透的闪电战战术。
武器系统
早期的T-34 1940型装76.2毫米30.5倍口径身管L-11型1938线膛炮,1941年极少量T -34装57毫米Zis-4长身管高速炮,可从远距离打击轻型车辆。这种武器的高初速弥补了口径的不足,L-11并不满足当时红军寻求的制式坦克炮的标准,但仍是1940型的标准配备,T-34的设计团队对该型火炮也并不满意。尽管苏联的官僚主义和GAU(中央炮兵总局)局长库利克的干涉造成了一定干扰,但性能更为优良的火炮仍然研制成功。格利宾和他在扎沃德92工厂设计团队研制出了76.2毫米炮,即F-32坦克炮,主要装备新型KV重型坦克,它炮管更长,其反装甲性能优于T-34 1940型上的L-11火炮。
[color=]

 

图:当T-34坦克靠近伏罗希洛夫区共产主义工人村时红军步兵跳离拥挤的坦克,照片摄于1942年。照片可能是摆拍,因为很明显实战中不可能有这么多士兵搭乘一辆坦克,这会阻挡坦克手视野。一般搭乘坦克的步兵都在车身后部,也有在侧面的,需要抓紧炮塔扶手。坦克发起攻击前或接近敌方堑壕或工事时步兵要跳车散开。
1940年年底,格利宾团队工程师P.穆拉维对F-32火炮进行了改进,研制出性能远超L-11的42倍口径的F-34火炮。格利宾和扎沃德92工厂主管A.伊利安富有勇气的将该炮投入生产,并将该炮交付给制造T-34坦克的哈尔科夫工厂。首批F-34于1941年1月下线,第一批装备F-34火炮的T-34坦克即T-341941型,1941年2月该型首批坦克下线。T-34 1941型坦克主要作为排级和连级指挥坦克使用,由于性能出色深受部队欢迎。斯大林通过红军的战地报道注意到这种坦克。前线部队强烈要求用F-34火炮取代L-11火炮,国防人民委员会于1941年夏天批准F-34正式装备部队,76.2毫米的F-34 1940型42倍口径身管火炮全面装备T-34,并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此时德军坦克装甲防护力的增强迫使红军坦克开始使用85毫米火炮,但装有F-34火炮的T-34坦克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F-34采用传统的降下式炮膛,车长手动或脚踏射击,射角-3度到30度,L-11最低可到-5度。车长手动或电动方式旋转炮塔,电动旋转时转速达到每秒26度。战争初期红军坦克配备的制式穿甲弹为BR-350A,弹重6.3公斤,炮口初速655米/秒。F-34发射该种穿甲弹可以穿透三号和四号坦克的50毫米正面装甲。
[color=]

 

图: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3坦克集团军所属的T-34/76D坦克在基辅郊区森林边缘地带集结。摄于1943年11月5日。第3坦克集团军从第聂伯河的布克林向北推进,突破德军防线后锋芒指向基辅北部并合围了德军第88“黑森(Hessian)”步兵师。
T-34配备F-34火炮后射程和威力大增,德国人为对抗该型号T-34也拿出了自己的新武器:1943年春德军正面装甲厚度达到80毫米的四号H型坦克开始投入作战,但T-34坦克的弹丸重量3公斤的脱壳穿甲弹性能占优,它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92毫米装甲。不过德国人还是想出了对付T-34坦克的办法,那就是“虎”式和“黑豹”坦克。这两种1943年投入使用的坦克可以说是专为对抗T-34而设计的,在常规交战距离上F-34火炮无法穿透它们的正面装甲。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大会战中T-34不得不采取近距离接战并通过机动攻击“虎”式和“黑豹”坦克侧面或后面的方法才能击败德国坦克,这一局面直到1943年末T-34装上85毫米火炮才得以改观。
[color=]

 

图:1943年夏季,一座乌克兰村子中幸存的村民—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孩子—正在路边向一支经过的红军T-34/76D坦克致意。苏联红军在二战中伤亡惨重,以至于在随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许多重体力劳动,如建筑、重工业、田间劳作主要由妇女而老人完成。
早期T-34主炮备弹77发,1943年的T-34增加到100发。标准战斗弹药比例是19发BR-350A穿甲弹,53发F-354或350高爆弹,5发发烟弹。炮膛旁装填手脚边位置可存放3发炮弹,车长旁存储6发,其余均存放在车体地板上,覆盖氟丁橡胶垫,装填手掀起垫子就可打开弹药舱,只是装填手操作起来有些不便,需要车身机枪手帮忙。战斗中地板上堆着打开的弹药箱和垫子,某种程度上妨碍操作。
辅助武器
首批115辆1940型炮塔带有后装DT机枪,导气型DP 1928机枪的有效射程为800米,射速600发每分钟,但不得不减低到125发每分钟以免枪管过热。DT机枪带有折叠金属枪托、木制握把和独立光学瞄准具,两挺机枪带两个总容弹量60发的弹鼓,其中一个35发弹鼓位于炮塔后方的支架上,另一个在车身前方。
发动机
发动机安置于车身后部,两侧是散热器,中间是冷却风扇,这台V型4冲程1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原为BT-7M坦克研制,用于T-34坦克的排量为3.8升,转速1800转时输出功率达500马力,最大公路时速可达54公里,最大越野时速10-11.25公里,平均油耗1.84升每公里,相比传统的坦克用汽油发动机,作战距离增加了464公里,除了设于车身内部的主燃油箱外,侧面还加挂辅助圆筒油箱,后部装甲钢板上还有两个较小的油箱。
[color=]

 

图:一名红军摄影师站在击毁的德军四号坦克上拍摄。1944年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SU-85满载步兵驶过利沃夫附近村庄。相反方向是一辆美国援助的4×4轻型卡车。依靠强大的苏制坦克和各类卡车,苏联红军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机动能力的作战力量,可以实施自己的闪电战。
传动系统和变速器布置在坦克后部,前部战斗舱室不会被传动系统干扰。战争早期红军坦克兵深受困扰,许多坦克手用钢缆将传动系统零部件捆扎在发动机舱盖板上。
[color=]

 

图:T-34/76D坦克连连长穿着羊皮大衣,手持信号枪,准备发出攻击信号。照片摄于1943年-1944年冬季。指挥型坦克的特征是车身前部的电台天线。红军坦克缺乏电台严重制约了苏联坦克的战术灵活性。
苏联工业东迁
1942年到1943年苏联红军逐渐扳回劣势,T-34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但也与遭受重创的苏联经济和工业的复苏有关系。德军发起进攻前后苏联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人员东迁,这对苏联工业运行有很大影响。苏联领导层在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行动两天后就成立了负责东迁行动的委员会,这一举动十分富有先见之明。委员会制订的行动将主要工业设施迁往乌拉尔、伏尔加河、东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其中优先考虑的是军工企业。这可是件千头万绪的工程,工程师和工人将工厂拆除,把机器运往火车站,装上火车,有时人到了缺乏机器设备,有时设备到了却没有人。尽管如此,共有约150万节车皮的工业设备和1600万人东迁。从1941年7月到12月,1523家企业—大部分是钢铁厂和制造厂—搬离了可能会被德国人占领的地区。人们采取一切措施将东迁的工厂和原有工厂合并,但无论如何许多工厂重新建立在工业不甚发达地区,其中许多是苏联最荒凉的地区。在气温最低达到零下40度的环境里成就此番事业不需要宣传,记录这一过程的许多新闻影片是真实的。
T-34坦克转移至东部继续生产
1941年8月哈尔科夫机车车辆厂开始向下塔吉尔搬迁,与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联手接受了从列宁格勒搬来的基洛夫工厂的全部设备,重新命名为第183乌拉尔重型机车车辆厂。工人主要是妇女、老人和青少年,工作12到16个小时,食品定量是英国人的五分之一,大约为0.45公斤面包、碎肉,还有少量自己种植的蔬菜。尽管工厂工人付出了令人钦佩的努力,但其实生产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莫洛佐夫和T-34设计团队的才华,他们随哈尔科夫工厂一起搬到了下塔吉尔。设计团队的主要目标是要降低成本,让非熟练工人也能毫不费力地制造坦克。V.卜斯洛夫和V.尼森科夫研究出了铸造炮塔的方法,但外观与焊接炮塔毫无区别,而生产工艺比焊接炮塔简单。1940型和1941型都采用了这种工艺制造的炮塔,既有铸造也有焊接,依生产厂家而定。随着哈尔科夫工厂东移,为填补产能不足,位于莫斯科附近高尔基的克拉斯诺耶·索尔莫沃(Krasnoye Sormovo)工厂开始负责制造配铸造炮塔的T-34坦克,而斯大林格勒的STZ工厂继续生产焊接炮塔坦克。1941年末投产的1942型与此前的早期型号相比变化不大,但许多零部件经过简化。例如1941型T-34使用的F-34型火炮有861个零部件,而1942型火炮零部件数量减少到614个。工程师们想尽办法降低生产成本,从1941型的26万9500卢布降低到1942型的19万3000卢布。
[color=]

 

图:一辆T-34/85坦克,车体和炮塔上有供搭乘步兵抓握的扶手。T-34/85的装甲厚度从60毫米到18毫米不等,85毫米ZiS S-53型火炮右侧是同轴机枪。T-34/85型坦克于1943年12月15日正式进入红军服役。
比这些节省材料措施更重要的是,T-34的生产工时从8000小时减少到3700小时,当然工艺水准有所下降,但没关系,既没影响装甲防护性能也不影响坦克性能。1942年秋,由于市内战斗激烈,斯大林格勒工厂生产停顿,但乌拉尔重型机器厂改而生产T-34坦克。此后苏联终于在产生上超过德国,与德国打起了消耗战。
苏联高水平的生产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经济产出超越德国是以薄弱的资源基础为出发点的,而且工人的技能也不熟练。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归功于生产目的单纯以及工作的专心致志。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只有两个产量较大的坦克型号,直到战争结束才开始生产新型号坦克:IS(约瑟夫.斯大林型),但该型坦克也是以KV坦克为基础重新设计的。T-34坦克结构简单,利于在资源有限、专用生产设备不足、熟练工人短缺的条件下大规模生产,许多零部件和总成可与KV坦克互换,如发动机、火炮、传动系统和观察设备。
[color=]

 

图:搭乘坦克的步兵迅速跳下T-34/85坦克攻击前进。红军步兵主要配备PPSh 41冲锋枪,射程较近,要想发扬火力必须尽量靠近德军,红军步兵常常搭乘坦克突入德军阵地,战斗往往以肉搏战结束。
T-34坦克的生产
东线战争实际上是坦克战,但仍有大批步兵参战,斯大林格勒等战役则是巷战。在这些战役中坦克作用有限,东线战场见证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仅在1941年,苏联就生产T-34坦克3000辆,数量惊人。最初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坦克手,德军“巴巴罗萨”作战初期,苏联红军损失惨重,阵亡和被俘人数众多。工厂的搬迁带走了大批工人也意味着红军很难征召到坦克兵。
[color=]

 

图:安装了姆佳列夫扫雷滚筒(也可能是拖网)的T-34/85坦克搭载着红军步兵。1942年5月开始使用扫雷滚筒,最终有5个坦克团装备PT-34扫雷坦克,这些坦克配备了扫雷拖网,每具扫雷拖网可以清除8到10枚5-10公斤的地雷,之后需要维护。
与其对手德国坦克不同,T-34并不精密,但早期的T-34坦克展现了出了高水准的生产工艺。由于局势危急,后来生产的T-34坦克变得粗糙。随着生产的增加,车体更为简化,有些设备如装填手车顶潜望镜取消。T-34简单而牢固,而这成了苏联战时精神的象征性符号。T-34之所以致命,在于它的三大特色:火力、装甲、机动性。
[color=]

 

图: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隶属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其编成内的这辆T-34/85/1正在森林中的进攻出发地等待发起进攻,照片摄于1945年3月的柏林战役期间。T-34/85装85毫米ZiS-53型火炮,该炮原为高炮,备弹55发。虽然自T-34/76以来车体变化不大,但装甲最厚处从45毫米增加到60毫米,最大公路时速也降低到50公里。
T-34坦克的改进
对于武器系统来说,战斗性能是系统效能的终极指标。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表明,T-34需要改进。随着战争的进行,T-34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外观差异,每家生产坦克的工厂都根据战场需要对T-34进行改进。坦克炮塔上的凸出部分消失了,改善了供油系统和变速箱,改进了驾驶员舱盖,后部舱内隔板的矩形传动系通过舱口改为圆形,简化了发动机防护网,履带宽度增加到500毫米,履带爪变更为(华夫饼干)网状,改型型号称为T-34 1942型。而令坦克手们高兴的是部分型号焊上了更厚的附加装甲(将履带部件挂在车体上也是有效方式之一)。后期型号则干脆将装甲厚度增加到90毫米。
[color=]

 

图:T-34/85坦克纵队,1945年春。履带部件挂在车体斜面装甲上,这种做法有两个功能:首先履带增强了装甲的防护能力,其次当履带被地雷炸坏或火炮打坏时可及时更换。
1942年由于橡胶短缺,一些工厂为T-34配备了全钢行走轮,坦克兵们很不喜欢全钢行走轮,高速行驶时震动和噪音太大,舒适性严重降低,坦克零部件容易松动和损坏。T-34在第5和第6行走轮外缘包裹橡胶。1943年橡胶供应逐渐充足,全钢行走轮淘汰,1942年T-34的产量达到5000辆,鉴于德军陆续将新型坦克投入东线战场,T-34也做出了许多重大修改。到1943年T-34更为强大,重新设计的炮塔可容纳3名坦克手,增加了新的顶部观察设备,视野大大改善,还加装了标准军用电台。这种改型就是大名鼎鼎的T-34/85坦克。
T-34/85型坦克
T-34/85坦克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杰出的坦克之一。T-34/76坦克炮塔可容纳2名坦克手,拥挤而效率低下。工程师们对T-34底盘进行了优化,采用3人制铸造炮塔和更大威力火炮。三人制炮塔减轻了车长负担,之前他还负责操作主炮。T-34/85配备的新主炮发射9.8公斤弹丸,炮口初速780米/秒,这与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火炮性能相似,“虎”式坦克的88毫米火炮弹丸重量10.1公斤,炮口初速797米/秒。德军“黑豹”坦克的75毫米火炮威力要小些,弹丸重量6.8公斤,但穿甲能力因炮口初速达到920米/秒而较强。炮塔空间增大、加装附加装甲以及威力更大的火炮使得T-34/85的重量大大增加。不仅如此,有些工厂还希望为T-34配置长身管85毫米火炮,同时不降低T-34的整体作战效能。但此时T-34/85的整车质量已从27.3吨增加到32.3吨,作战范围从448公里急剧减少到304公里。1943年末T-34/85投产时是盟国一方最具威力的武器装备之一,野战中其防护性仅稍弱于德军的“黑豹”。T-34/85的生产利用的是现有的流水线,生产既快又多,1943年T-34的产量为6000辆,只有很小部分是T-34/85,1944年乌拉尔坦克工厂中下线的坦克中65%为配备85毫米火炮的新型T-34坦克,这些坦克成为当时对付德军重型坦克的主力。到1944年年底,T-34/85的生产数量远超T-34/76型坦克,整个二战期间这两种型号坦克产量都超过40000辆,是苏联战时产量最大的两种坦克型号。
[color=]

 

图:T-34/85/1坦克喷出黑烟废气,照片中的这辆坦克隶属于乌克兰第1方面军,此时它正驶过易北河上的桥梁,背后是残破的德国德勒斯登市。1945年2月13日到15日,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航的轰炸机轰炸了德勒斯登,该市东部实际上是避难所,轰炸致30000人到60000人死亡。
各型号T-34坦克汇总
T-34由不同的工厂制造,型号总在变化。1939年8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采用T-34作为红军中型主战坦克,1939年12月完成设计,并确定型号名称为T-34(1940型)。1939年12月19日,新型T-34坦克的模型和图纸提交最高统帅部并投产,此时原型车甚至还没完成。
柴油引擎
第一种量产型T-34配备V-2柴油发动机,但这种型号发动机供应并不充足,有些T-34只好装上更老的M-17汽油发动机。由于传动系统存在问题,投入战斗的T-34/7(40型)6坦克常常在发动机舱盖上用钢缆捆扎着备用传动总成零部件。40型采用轧制钢板炮塔和短身管76.2毫米L/30.3(L-11)1938型坦克炮,这一改型是T-34系列坦克中重要改型之一,采用了大量可互换的零部件,如发动机、武器系统、传动系统和潜望镜,最大特点是机械结构简单,车体为焊接结构,仅采用3种厚度轧制钢板。
[color=]

 

图:T-44由莫罗佐夫设计团队研制,保留了T-34/85的炮塔和行走轮、履带、发动机,不过车体和发动机布置完全重新设计,采用全新的扭力杆悬挂系统,炮塔前部装甲厚度增加到120毫米。少量T-44参加了二战最后阶段的战斗。
“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每侧有5个大型双行走轮,第2个和第3个行走轮之间间隙较大,驱动轮与BT系列坦克相同,位于履带后方,十分安全,驱动锰钢履带,导向角在履带中间,由可更换履带链接销连接。它是T-34系列坦克第一种型号,仍有炮塔突出部,整个炮塔后部都是炮塔舱口盖,左前侧装有潜望镜。到1941年末,少量换装长身管高速57毫米ZiS-4火炮,能在较远距离(比76.2毫米L-11火炮射程远)击毁轻型装甲车辆。
[color=]

 

图:渡河时装有通气管的T-34/85坦克。与战后北约标准两栖登陆坦克不同,苏制坦克安装通气管以保证潜渡时坦克乘员和发动机能获得足够空气,但排气口不够大,如果坦克在水下出现状况车组成员可能无法顺利逃脱。
T-34(1941型)
这是T-34坦克的第二种改型,出现于1941年,它实质上是T-34 40型坦克的指挥型,采用轧制钢板炮塔,装一门大威力1940型76.2毫米L/41.5火炮,保留了前型笨拙的舱口盖,但有些坦克改为双潜望镜,车体布局不变。这些指挥型坦克在右侧履带护板上加装了储物箱,值得注意的是1941型用带角度的螺栓形炮盾取代了原来的形状特别的铸造炮盾,1942年,有些换装铸造炮塔,换装加宽履带,部分坦克装上了火焰喷射器,在车体后方加装装甲油箱。
T-34(1942型)
1942年铸造炮塔(相较于轧制钢板炮塔)已成为1942型的标配。新炮塔重4.4吨,炮塔环直径1.38米。根据红军提交的战斗报告1942型进行了较多改进。车长和炮手有独立舱口盖,车体加装7.62毫米DT机枪,增强了近战自卫能力。1942年早期又设计了新改型,称为T-34M,底盘与KV坦克相似(行走轮稍小),炮塔和车体布局为全新。但该型坦克没有投产,但它的六边形炮塔保留到新型坦克,也就是T-34/76 1943型。如前文所述,T-34 1943型是根据战场报告改进而来,报告指出炮塔后部的突出部在遭到德军反坦克兵的反坦克手雷攻击时十分脆弱。新的六边形铸造炮塔取消了突出部,还有其他一些改进,如油箱容量增大,采用焊接钢板零部件。
T-34/76E型
T-34/76最为人所知的是它的英语型号编号,E型和F型都产于1943年,T-34/76E的车体和炮塔结构不变,但空气净化器和润滑系统更好。车体采用自动焊接工艺和新材料,更结实,质量更好。
T-34/76F型
F型外观特征明显,没有车长圆顶,前面和侧面几乎垂直。F型的变化在内部。F型有全新的高效率的自动化总成。原来的四速变速箱更换成五速变速箱,换挡方便提速快。改进了空气过滤器,设计师更关注机械结构,其设计与早期型号不同,但F型刚开始生产不久就转产其他更需要的坦克,所以产量不大。到1943年76.2毫米火炮威力不足愈发明显,为此坦克的设计改动很多,增强了装甲防护性,但火炮一直不能满足要求。德国坦克的长身管高初速75毫米(L/48)和88毫米坦克炮迫使T-34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火炮,催生了T-34/85坦克。
T-34/85-I型
配备85毫米火炮的T-34/85-I型拥有全新的炮塔,该炮塔原本为KV-85坦克设计的,炮塔环直径达到1.56米,这为车组成员提供了宽敞的空间,减轻了车长负担,这之前车长还要帮助操作火炮。T-34/85-I首先装备精锐的近卫军部队,它的全新火炮大发神威。这门由战前设计的M-193985毫米高炮改进而来的火炮有效射程达到1000米,号称可以击穿德军“虎”式和“黑豹”坦克的正面装甲。
[color=]

 

图:一辆被击毁的SU-85自行反坦克火炮。该自行火炮发射高爆弹、高爆穿甲弹、高速穿甲弹,炮口初速达到795米/秒,主要用来对付德军“虎”式和“黑豹”坦克。配备同款火炮的T-34/85投产后,SU-85就停产了,但一直在前线服役到战争结束。
T-44坦克
该坦克1944年服役,成员4人,是以T-34/85为基础全新设计,它更长更低矮,炮塔更大,装甲更厚,达120毫米,采用扭力杆悬挂系统,没有车体机枪,横置V-12 512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初配备85毫米火炮,后更换为100毫米火炮。但对于这么大的火炮来说炮塔显得太小,坦克重量34545公斤(34吨),车长6.5米,车宽3.28米,高2.49米,最大公路时速50公里,最大行驶距离250公里。T-44坦克是战后T-54、T-55和T-62坦克的鼻祖。
SU-85反坦克自行火炮
该自行火炮是专门设计用来对付德军“虎”式和“黑豹”坦克的,于1943年开始服役。它基于T-34坦克底盘,换装V-12 500马力发动机,上部结构更简单,配备85毫米D-5S火炮。原型车很快试制成功,1943年中在乌拉什扎沃德和基洛夫工厂投产。车长6.58米,宽2.99米,高2.54米,车重29600公斤,车组成员4人,最大公路时速48公里,最大行驶距离320公里。当T-34/85换装D-5S火炮后该炮停产。
[color=]

 

图:德军缴获的一辆SU-85即将投入战斗。前方斜面装甲上挂上了履带,侧面油箱已卸下,只能看见油箱架 。SU-85后面是一辆T-34坦克。苏联绝大多数道路在冬季和春季都很泥泞,冬天冻结,夏天则尘土飞扬。
SU-100自行火炮
T-34/85服役后,工厂在SU-85底盘上换装M1944型100毫米D-10S海军炮,该炮炮口初速达到895米每秒,发射15.88公斤弹丸,最大射程21公里。这就是SU-100自行火炮。该炮携带34发炮弹,可摧毁德军重型坦克,总重达到33吨,车长5.92米,宽3米,高2.54米,配备500马力横置V-12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时速56公里,最大行驶距离300公里,车体正面装甲厚75毫米,炮盾厚度110毫米。
[color=]

 

图:1945年5月,胜利即将到来,一支SU-100纵队进入柏林市中心。由于SU-100缺乏自卫机枪,火炮横向射界只有几度,主要依靠步兵保护。尽管战争即将结束,零散的德军狙击手和少数狂热分子仍可能攻击红军。


赞(3)
TOP Posted:2021-06-11 22:07 樓主 引用 | 發表評論
奶奶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645
威望:206 點
金錢: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2-29


感谢分享
------------------------
2
TOP Posted:2021-06-11 22:30 #1樓 引用 | 點評
可乐杀手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3839
威望:387 點
金錢:199 USD
貢獻:1110 點
註冊:2015-06-27

这么长,一次看不完了
TOP Posted:2021-06-11 22:38 #2樓 引用 | 點評
百岁弥勒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1983
威望:1199 點
金錢:5994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7-09-28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2:46 #3樓 引用 | 點評
老友粉酸嘢仔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5929
威望:594 點
金錢:4819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8-02-01

感谢你的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5:26 #4樓 引用 | 點評
胡斐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41
威望:15 點
金錢:11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4-07

有个电影叫这个T-34


點評

    TOP Posted:2021-06-12 05:30 #5樓 引用 | 點評
    狂暴小钢炮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601
    威望:61 點
    金錢:60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4-20

    感谢你的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6:07 #6樓 引用 | 點評
    lovecan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971
    威望:406 點
    金錢:5755 USD
    貢獻:4 點
    註冊:2011-10-03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6:20 #7樓 引用 | 點評
    拐子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464
    威望:247 點
    金錢:562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7-06-04

    多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7:47 #8樓 引用 | 點評
    归空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372
    威望:238 點
    金錢:9006 USD
    貢獻:37 點
    註冊:2017-08-26

    谢谢坛友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8:16 #9樓 引用 | 點評
    暴躁鸭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4276
    威望:433 點
    金錢:359791 USD
    貢獻:200 點
    註冊:2020-12-02

    多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8:40 #10樓 引用 | 點評
    感谢六道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3283
    威望:501 點
    金錢:10375137 USD
    貢獻:15000 點
    註冊:2021-02-23


    毛子的坦克,还挺厉害
    TOP Posted:2021-06-12 08:51 #11樓 引用 | 點評
    Z字city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806
    威望:82 點
    金錢:370 USD
    貢獻:89 點
    註冊:2012-12-11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9:17 #12樓 引用 | 點評
    棒入蚌中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6109
    威望:621 點
    金錢:12947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12-14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9:25 #13樓 引用 | 點評
    康熙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11104
    威望:34374 點
    金錢:18000628 USD
    貢獻:597639 點
    註冊:2009-04-27

    感谢分享
    ------------------------
    K
    TOP Posted:2021-06-12 09:31 #14樓 引用 | 點評
    江湖有鱼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8050
    威望:1592 點
    金錢:970991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3-29

    学习学习新知识,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09:39 #15樓 引用 | 點評
    太极天皇大帝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4332
    威望:1050 點
    金錢:9782364 USD
    貢獻:20000 點
    註冊:2021-04-24

    多谢分享坦克知识
    TOP Posted:2021-06-12 09:54 #16樓 引用 | 點評
    不识人间美人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447
    威望:379 點
    金錢:3371821 USD
    貢獻:684 點
    註冊:2021-02-14


    涨知识了
    TOP Posted:2021-06-12 13:52 #17樓 引用 | 點評
    qqq0623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128
    威望:1736 點
    金錢:1922684 USD
    貢獻:1137 點
    註冊:2011-06-0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14:35 #18樓 引用 | 點評
    疾风之子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3189
    威望:346 點
    金錢:370 USD
    貢獻:29900 點
    註冊:2014-10-22

    1024
    TOP Posted:2021-06-12 14:36 #19樓 引用 | 點評
    流氓阿柒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951
    威望:396 點
    金錢:395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5-07

    谢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15:07 #20樓 引用 | 點評
    仲夏夜初雪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490
    威望:306 點
    金錢:66047710 USD
    貢獻:10648 點
    註冊:2015-02-1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15:47 #21樓 引用 | 點評
    不再潜水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9487
    威望:949 點
    金錢:86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8-11-21

    量产了——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2 16:56 #22樓 引用 | 點評
    龙狼蝶影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7525
    威望:757 點
    金錢:1675140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5-05-12


    感谢分享
    TOP Posted:2021-06-13 01:11 #23樓 引用 | 點評
    莎是B亚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311
    威望:306 點
    金錢:0 USD
    貢獻:11 點
    註冊:2020-09-04

    谢谢分享知识
    TOP Posted:2021-06-13 20:03 #24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快速回帖 頂端
    內容
    HTML 代碼不可用

    使用簽名
    Wind Code自動轉換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